

世纪末的小情歌
作者:薛芃1999年,有一回姚谦去欧洲出差。开完几天会后,他想偷个闲休息两天,便去阿姆斯特丹找当地的朋友小住几日。
姚谦写歌,大多是被动型地“接单”,在写歌之前,他总能收到一些明确的诉求,比如为谁写、定位如何、什么情感路线;是写给某张专辑还是电影;在专辑中会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主打,非主打;前卫,传统……在这个框架之下,他写的很多歌都是命题作文。用他自己的话说:“都是很有逻辑性地去写。我很少是突然好有感觉,即兴地、任性地要写首歌。”可那几天的阿姆斯特丹,有不同的记忆。
音乐之外,姚谦热爱艺术。最近他开始着迷荷兰小画派的古典艺术,可90年代他还没有专门开始做艺术收藏,不过一有机会,就会扎到博物馆去。断断续续地,那次他在荷兰国立美术馆里泡了一天半,逛完之后,出来坐在馆外偌大的广场边上,准备歇会儿,再接着逛旁边的凡·高博物馆。
那段时间,他失恋了,状态很低靡。他买了个三明治,坐在广场边,看着草坪上姿态优雅的青年们踢球,还有些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给球场上的爸爸加油。那时台湾踢足球的人不多,在这么开阔的广场上踢球的场面更是少见。姚谦觉得这一幕美好极了,“为什么别人可以那么快乐?天这么阴沉沉的怎么还那么快乐?”他想着若是不分手,另一半还在身边,自己大概也能快乐。他便写下了《盼你在此》这首歌,歌词写得简单又直白:“我还是忘不了你/多盼望你在这里/当我忍不住又想起你/只能在原地静静闭上眼睛。”
这是他说的“突然有感觉,难得即兴写首歌”的其中一次。
1998年到1999年,是姚谦音乐唱片事业的一个转折期,他离开了唱片行业的巨头索尼,转而负责台湾维京音乐。事实上,整个90年代中后期也是整个港台地区唱片行业的转折期。
当时的经济势头很好,亚洲地区的唱片市场一片蓬勃之势。就在这时,全球的几大唱片公司开始大举并购,兼并本地的独立唱片公司,形成几大唱片公司争鸣的局面。华纳收购台湾飞碟,BMG收购台湾巨石、香港艺能和日本FUNHOUSE,宝丽金收购台湾福茂,直到1999年环球唱片又将宝丽金收购,这场世纪末的唱片业动荡才几近告一段落,形成了由环球、索尼、百代、BMG、华纳等这五大顶级唱片公司主导的新格局,曾经的很多独立厂牌都不复存在。就这样,迎来了千禧年。
在阿姆斯特丹休假的几日,姚谦不仅心情不好,工作压力也很大。维京唱片70年代成立于英国,1992年被百代收购,但仍保留这个独立品牌。1998年,维京授权姚谦在台湾成立华人地区第一家维京分公司,正式命名为“台湾维京音乐”,姚谦便成为台湾维京的掌门人。
上任第一件事,他要签歌手,在当时蓬勃的音乐市场打造这个品牌的音乐特色。1999年初,林忆莲发行了个人第6张普通话专辑《铿锵玫瑰》,之后在香港生下女儿。产后复出时,她同时收到了好几份邀约,唱片公司纷纷向她抛出橄榄枝,最终她选择加入维京。虽然林忆莲当时已是华语乐坛顶级歌手,但签新东家、产后复出这两件事,让她承载着歌迷和市场对她更高的期待,她的音乐需要变化。如何变,是姚谦的难题。
在写《盼你在此》的歌词时,这首歌已有了陶喆的作曲,是陶喆擅长的R&B曲风。填完了词,姚谦决定把这首歌给林忆莲,放在她维京时期的第一张唱片里。在此之前,林忆莲与R&B似乎没有太大关系。从《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开始,林忆莲就被市场贴上了“都市女性”的标签,甚至有几张专辑在名称上就体现得很明确——《都市触觉》《都市心》,再到与李宗盛合作之后,李宗盛为她写的歌,每一首几乎都是90年代情歌的经典,有自怨自艾、心有不甘,也有邪魅狂狷或情欲暗涌。林忆莲都唱得收放自如,她的风格更加清晰。
林忆莲也唱R&B,但极少,都收录在英文专辑中,这似乎是她更自我和自由的表达。到了维京时代,姚谦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控一张R&B风格的华语专辑。这是一个R&B开始在华语乐坛兴起的年代,或许也是从90年代早期“大情歌”转向末期“小情歌”的契机之一,总之,风格开始变得更多元。
在维京之前的索尼时期,姚谦打造了李玟的《Didadi》和王力宏的《公转自转》,都是R&B曲风,在90年代末是非常新潮和前卫的尝试。“因为李玟和王力宏都是ABC,都有很深的西方文化背景,所以在他们的音乐放进灵魂乐的东西,用转音的唱腔是非常自然的。”姚谦说。再加上,索尼是美国的唱片公司,对于R&B曲风在华语乐坛的开拓也更持包容和推动的态度。就这样,R&B风格逐渐开始在华语乐坛扩散,被年轻人追捧,直到千禧年之后,缔造出一个新的流行时代。
到了林忆莲这里,姚谦做了一些R&B的尝试,但不是全部。维京时代的第一张专辑《林忆莲’s》里,没有哪首歌的影响力能超越《至少还有你》,当这首歌出现后,直到现在,如果只挑一首在大众心中的林忆莲代表作,大概就是这首。
这首歌是林夕写的,姚谦挑中它为主打歌时,林忆莲一度还觉得有点土气,可这首歌温暖,词曲中相拥缠绵的温度是每个人都抵挡不了的。这仍是一首传统的情歌,但不是苦情歌。“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这样的歌词,带着人们对爱的孤注一掷,无论是在恋爱状态中还是孤身一人的听者,都会被打动。林忆莲最终被说服。
在姚谦的定位下,这张专辑并没有完全抹去林忆莲的都市女性痕迹,而是增加了几分台湾女性的文艺感,她曾经朴素、坚定、理性、不容爱情里犯错的港式唱腔,在这里变得更复杂而丰满了,多了几分柔软、柔媚和神秘。姚谦把《盼你在此》放在了专辑第一首的位置,作为一个引子,婉转迂回的失恋小情歌之后,像是进入苏州园林中走过一段回廊,转过假山;第二首,世纪末的传统大情歌《至少还有你》出现,视野豁然开朗,一池清水占据园子的中心,其他歌曲如同亭台楼阁散落在园中,错落地,或隐或现。
一个可以在市场上站住脚的唱片公司,需要梯队式的歌手资源,对于当时的维京来说,林忆莲是金字塔尖的顶级歌手,而姚谦先打造的,其实是金字塔的中段。1998年,MTV音乐台举办了一个唱歌选秀比赛,《新声卡位战》。这次比赛,蔡依林是第一名,江美琪第四,侯湘婷第七。当时环球唱片的制作人吴大卫签下了蔡依林,姚谦签下了江美琪和侯湘婷。
维京音乐正在酝酿着推出即将走入唱片市场的新人歌手群体。
几天前见到江美琪时,她正在湖南卫视参与《谁是宝藏歌手》节目的录制。如今已当母亲的江美琪,起初有些犹豫是否要来参加歌唱比赛:一来因为疫情,她必须在大陆待三个月录节目,其间无法回台湾,她担心家里的“小朋友”过于想念妈妈;二来她有些害怕比赛的“竞争感”,她担心自己已经无法适应高节奏、高强度、高压力的唱歌比赛,因为上一次参加音乐比赛,还是那次《新声卡位战》,那一年她只有18岁。不过还好,《谁是宝藏歌手》没有她想象中的“竞争感”,反而与其他歌手合作成了更有意思的事。
“她性格特别好,跟谁都聊得来,大家都喜欢她。她是一个先天没有敌我意识的人,非常的善良。”姚谦回忆起初见时的爱徒说。由于疫情,姚谦也在大陆无法回台湾,他平时生活在北京,江美琪远在长沙比赛,他有时会给出鼓励和建议。直到现在,舞台上江美琪的声音一出来,他还是一下子就能感受到直穿内心的清澈。
发现江美琪,是通过那个卡位战。当时比赛声势挺浩大的,整个台湾地区分为北、中、南三个区报名,有两万多人参加了海选。江美琪还记得,她在台北参加的海选,那场海选把她紧张坏了。海选室外,年轻人们乌泱泱地排队等着,目送每一个参赛者进去。“当时就听到屋子里一直发出‘叮叮叮’的按铃声,‘叮’就是淘汰出局。那房间隔音不好,我们在外面都能听得见里面人唱。我心想唱得挺好啊,结果才一两句就‘叮’,有的刚开口两个字就‘叮’。我在外面等着,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叮叮叮’。”想起那次比赛,江美琪一直清清楚楚地记得每个细节和当时自己的心情。
江美琪从小爱唱歌,但从未接受过科班训练,她唱歌算是“野路子”出身。排到她了,她选了一首《剪爱》——张惠妹1996年首张专辑《姐妹》里的抒情歌,这首歌在当时的台湾算得上是“街歌”,张惠妹一夜之间风靡大街小巷。
“人变了心/言而无信”,江美琪唱了一句,没人按铃,就唱下去。两句三句,她有点儿纳闷,“我要一直唱吗?”直到把副歌最后一句“让浓情转眼间变成了伤害”唱完,她唱了一分钟多,唱完了主歌和副歌一整个段落,她觉得不可思议。毫无疑问,她晋级了。
到了复选的时候,是在一个livehouse里。因为有电视直播,江美琪有些兴奋,“要在电视里看到自己了,觉得好酷。虽然紧张,但还是蛮陶醉在自己的表演里的”。现在回看当时的画面,江美琪觉得特好笑,那时候年纪小,又小男孩性格,她就刻意把自己打扮得很成熟,化了个30多岁的妆容,头发也弄得很高,生怕别人看不到她,还要穿上造型夺目的衣服。复选的时候,江美琪唱了王菲的《誓言》。青春期的江美琪喜欢王菲喜欢得不得了,“一个女孩剃了平头,穿着透视装,站在台上唱出这么空灵的歌声,太酷了”。因为选了这首歌,江美琪的人生发生了新的转折。
姚谦虽不是评委,但他是幕后负责人之一,在比赛期间,他两次偷偷到幕后看现场,寻觅乐坛上的新人。当他听到江美琪唱《誓言》时,被打动了,他觉得“一个女生唱王菲的歌,却又不是模仿,跟王菲唱得不一样”。决赛的时候,在朋友的建议下,江美琪觉得,“都到了决赛,是不是得飙个高音?”于是她选择了那英的《征服》。不过让姚谦记住且回味的仍是那首《誓言》,她的声音中有一种温暖、直接、清澈,还有点倔强的气质。
当时港台地区的歌唱比赛很多,不少千禧年之后出道的歌手都是从歌唱比赛出来的。1998年,地球的另一端,萧亚轩在加拿大温哥华留学,参加了加拿大新时代电视举办的“新秀歌唱大赛温哥华选拔赛”,也被姚谦相中。起初是想以女子组合的形式打造萧亚轩,但后来同团的两名成员无法适应台湾地区的音乐宣传方式,这个还没出炉的“Phenomenon”三人组就夭折了。于是,姚谦单独签下萧亚轩。自此,世纪末维京时代的三位新人诞生——走Hip-hop路线的酷女孩萧亚轩,走英伦摇滚和温暖情歌路线的江美琪,以及走甜美民谣路线、像阁楼中的少女一样的侯湘婷。
1999年的华语乐坛,该如何形容它的绚烂呢?《谁是宝藏歌手》节目中,江美琪与金海心合唱的《静止》,是15岁的大张伟给花儿乐队写的歌,也是1999年发行,江美琪和金海心都是1999年出道,推出各自的第一张专辑。小情歌的时代即将到来,倒不是说人们不再嘶吼着唱爱情,林志炫的《单身情歌》、谢霆锋的《谢谢你的爱1999》、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张宇的《雨一直下》、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仍是那一年最火的流行音乐。人们在音乐中宣泄情感的同时,也在反思,也在自省——自我呢?在爱情中我把自己放在了什么位置?这个问题,女性歌手思考得更多。
在发行专辑之前,制作人会要求新人歌手试歌,几乎把市面上流行的、前沿的每一种风格都试一遍,寻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姚谦在这个环节做得非常细致,一个歌手的声音特质、律感、音准、节奏感,以及咬字的习惯、语感产生的情绪风格,这种种因素都是他需要考量和把控的。
在维京唱片,姚谦既是总经理、制作人,又是作词人,他坦言很难平衡这两种非常不同的角色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马修(Matthew Allison)成了帮助他平衡两者的重要人物。马修是索尼台湾的创办人,后来加入百代,再后来,自己开瑜伽馆,如今在北京也有了自己的瑜伽馆。从来到台湾开始,马修就是姚谦工作中的好伙伴,在此之前,索尼在亚洲只有日本市场,马修的到来,帮助索尼签下了李玟、王力宏、庾澄庆、张信哲等一批歌手。音乐制作的方面,主要由姚谦负责,而公司经营与管理,马修功不可没。
就这样,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姚谦的担子轻了一些,可以更专注在音乐本身上。打造江美琪的第一张专辑,姚谦很重视,这是台湾维京成立后的第一张唱片。他想避开主流风格,不做大情歌,而是依着江美琪活泼的性格,又有点小叛逆,将音乐风格偏向英式独立摇滚,还有一点点朋克元素。第一首歌,就是《对我好一点》,当时的情歌不这么直白地喊“对我好一点”,但一个19岁的女孩是可爱的、倔强的,是在意自己内心感受的。
江美琪印象最深的一首歌是《镜子联想曲》,她觉得“谦哥太可怕了,能看透到我的内心,把我想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的话都写进歌词里”。这是一首慢歌,但不是情歌,是自己审视自己的哲学思考。姚谦说:“在一张摇滚专辑里,总得有一两首抒情摇滚,往往这一两首是传唱度最高的。我写《镜子联想曲》放在这张专辑里,就是这个意思。你别看小美大大咧咧的,她有心思很细腻、很有哲思的内敛面。”他在歌词里写道:“我站在镜子的前面/看着自己的脸/眼睛流露出一点点/我不清楚的改变/永远整不乖的头发/说着心不安全/我想若是嘴甜一点/人生就更完美。”一个19岁的女孩,参加一场歌唱比赛,突然从普通人摇身一变要当歌手,江美琪内心的不安和紧张,都写在了里面。
江美琪聊起刚出道时,最害怕回答记者的提问。他们新人要提前上媒体课,看每天的娱乐新闻、八卦,对着新闻上的案例,学习如果主人公是自己、被八卦的人是自己该如何应对。刚出道时,江美琪不太会回答问题,她怕出错,其实她性格大大咧咧的,很爱说,但面对媒体,只能“嗯,嗯,对,是的,好的”这样应付,生怕说错什么被乱写。直到第二、第三张专辑之后,她能从容应对这些事儿了。
这张专辑,全盘由姚谦操刀,江美琪只有一个诉求,就是专辑的名字叫《我爱王菲》,没有任何理由,只是因为单纯地喜欢王菲,姚谦答应了。
专辑一出,在台湾地区反响很好,江美琪开始全台湾地跑校园演出。那时候,台湾的校园演出是流行音乐集散地,有时甚至一天要跑两三个校园,就坐着喷气式的小飞机穿梭在台湾岛上空,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音乐被人喜欢。不过她真正迎来音乐事业的巅峰,是姚谦为她争取到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片尾曲。片头曲是林忆莲演唱的《飞的理由》,跟《至少还有你》在同张专辑里,江美琪演唱了《我多么羡慕你》,作为片尾曲,收录在1999年12月27日发行的个人第二张专辑里。就这样,她用这首歌结束了自己完美的1999年。
唱《我多么羡慕你》时,江美琪没什么恋爱经验,也不太熟悉徐志摩与林徽因、陆小曼、张幼仪之间的故事,她恶补了一下历史,又看了电视剧片段,她记得有一幕徐志摩坐在台阶上,张幼仪在后面看着他,“我就觉得自己很爱的人在他的幸福里面,你却无法拥有他的那种感觉很复杂,很心痛又只能释然,好像一下懂了点”。于是唱起了“我多么想念你/当时间都失去了意义/穿越思念后等成信箱/让你需要的时候可以投递/告诉我沿途中想与我分享的心情”,姚谦的词。
姚谦写词很高产,据不完全统计有500多首,他觉得这个产量还好,他打趣说林夕才是高产,“林夕一天能写三首,上个厕所就能出一首歌,还写得那么好,我不行”。姚谦也说,作词也是有模式的,比如写情歌,市场永远缺好情歌,这首歌是要什么情绪,喜悦、甜蜜、悲伤、心酸、无奈、释然?什么年龄段的歌手唱?成熟女性还是年轻少女,又或是都市女性?都是有一定方法的。
他还记得1994年给辛晓琪写《味道》这首歌。此前,辛晓琪的《领悟》大火,是李宗盛写的,姚谦也刚给王菲写完《我愿意》。制作人找来姚谦,邀他写歌。但是姚谦觉得《领悟》太好了,这怎么可能超越?味道总能引发人的回忆,某个特定的环境和熟悉的人,而且这种回忆只能独自回味,姚谦抓住了这一点。
辛晓琪在同时期当红女歌手里是成熟女性的代表,代表的不是少女群体,而是成熟女性,她的歌迷也多是如此,有过很深刻的男女之间肉体体验的,“但我们在写歌词的时候又不能太露骨,我需要让歌词更多地具象到物件和事件里。不像少女的歌,可以是捕风捉影的、抒情的、有浪漫幻想的,但成熟女性不是这样,她的感伤更具象,不能写得赤裸裸,但歌词中每一个提到的具体物件都是有所指的,比如‘白色袜子’,当时制作人说要改,我坚决不同意,不能改。这首歌就是现在这样了”。
《最熟悉的陌生人》是姚谦给萧亚轩量身定做的,当时萧亚轩回国发展,要与男友分开,很不舍,姚谦就写了这首歌。在曾经的随笔集中他写道:“大部分的爱情结束后,双方都成不了朋友,两人关系一下子从最熟悉的人变成了陌生人,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连我自己都是一样的。”这种遗憾的感情总能得到共鸣。这首歌收录在萧亚轩1999年的首张专辑中,让她爆红,迅速成为维京在音乐市场上与林忆莲并置的“双top”。
姚谦也有失手的时候。黄立行的第一张个人唱片是在维京发行的,叫《你身边》,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太“黄立行”。姚谦觉得如果黄立行一改冷酷的形象,唱慢情歌或许不错,但最终市场表现,歌迷还是对那个唱摇滚和Rap、嗓音有些硬核的酷黄立行更买账。之后,姚谦调整了路线,便好了。
在如火如荼的1999年之后,带着乐观主义的千禧年来了。随着互联网和数字音乐的发展,传统唱片行业在21世纪初的几年经历了最后的“黄金时期”之后彻底萎靡,音乐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0年代远去,新的时代必须迎来新的音乐,没有对与错。 小情歌姚谦至少还有你江美琪林忆莲萧亚轩专辑发行女歌手流行音乐唱片制作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