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明忽暗
作者:王俊地理课本里说,上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国家政策引起的人口迁移现象。“知识青年”这事儿年代已久,下面坐着的高中生已知之甚少,表情默然。于是我随口说道,有些小说、电影描述过这段历史,这类作品还被称为“伤痕文学”,大家有空可以去了解一下。学生们往往对课本里的文字无动于衷,可一旦举起例子来,他们倒是兴趣满满。下面便嚷嚷着叫我推荐几本书。我也没多想,便脱口而出——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说到知青,我的第一反应总是他。可话音刚落,我就后悔了。
试想,一个正处于高考备考状态的孩子,偷偷摸摸地买了本《黄金时代》,放在书包里,或者在自己书房里看时,恰巧被他的父母发现了。当他们看到里面有那么多关于王二和陈清扬“伟大友谊”的描写时,一定会怒不可遏。我的学生我很了解,在父母的质问下他们一定会供出我,毕竟老师的话是最好的挡箭牌。他们会义正词严地跟爸妈说,是地理老师推荐的。接下来,家长投诉、校长谈话,那我就麻烦了。所以快下课的时候,我补充说:“同学们,刚刚说的那本书,也没啥好看的。”
回到办公室,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喝了一杯水让自己镇定一下。很快,我得到了一丝宽慰。前几日期中考试,监考语文考试时,闲来无事,便翻开学生扔在讲台上的语文书看了起来。看了一下目录,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依然在列。我读高中那会儿,这篇文章可是背得滚瓜烂熟。现在20多年过去了,再次读起或许有新的体会。“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读到最后一句“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时,我迟疑了,我确信我读高中那会儿,课文里是没有这句话的。我很了解自己,如果当时有这句话,这么极富想象力和画面感的比喻我绝对不会忘怀。将叶子比作裙,将白花比作明珠和星星,写出了花之色、花之形。而刚出浴的美人刚好将“袅娜”“羞涩”接住,使得白花更加形象化、拟人化。这样的佳句怎么能删呢?所以保留这句话证明,社会越来越包容了,好的就是好的,美的就是美的,好坏美丑是可以讨论的,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想到此,我心里感觉好多了。
我把“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把尚方宝剑提在心里很久,没人和我提起王小波,更没人找我谈话,日子还是平静如流水,天空中总有几朵忽明忽暗的云。
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一期的优秀学员 凤凰(王露羲)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
凤凰是训练营一期的优秀学员。她音色明亮、吐字干净,而且非常认真。本次录音中,她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优点,不过语句见的内在逻辑关系、词语里的轻重格式、句尾的拖腔都是可以继续提升的部分。 文学生活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