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114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巴西受百年一遇的干旱影响,其农产品、食品、电力的价格全部飙升,5月CPI年率激增8.06%,巴西央行不得不上调基准贷款利率75个基点至4.25%。农业约占巴西GDP的30%,它是全球糖、咖啡、大豆、橙子的最大供应国。据推测,只有不到一半的巴西国民能获得充足的食物,有9%的人口将面临饥饿。保险巨头
中国平安大股东之一卜蜂集团突然抛出减持计划。踩雷华夏幸福,风险敞口540亿元,投资的陆金所涉及P2P不得不转型,这些年平安的投资颇为不顺利。平安人寿今年4月底宣布参与方正集团重整,以370.5亿~507.5亿元对价受让新方正集团51.1%~70.0%的股权,市场也信心不足。不只平安,今年Wind保险指数也跌超20%。
素来被称为“药中茅台”的片仔癀,购买也和买茅台一样了,线下买需提前排队且限购,线上拼手速看运气。医疗保健行业消费升级,作为医药“奢侈品”,590元一颗的片仔癀被炒到900元至1600元不等,“一药难求”。2020年初,片仔癀股价还在每股100元出头,今年6月,其股价已经突破420元/股。
广东疫情持续,世界第四繁忙港口深圳盐田港局部停摆,本已创纪录的运费持续攀上新高。从中国到荷兰的集装箱运费,据报道同比增长近7倍。为了避开拥堵,一些船公司不得不选择“跳港”到南沙和蛇口等“后备”港口。业界担忧这可能造成比今年3月苏伊士运河货轮搁浅更严重的影响。大额存单利率
6月初,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会议拟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方式由现行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此举被认为变相加息信号。不过,国有大行按兵不动,股份制银行只是微调了长期存单利率。自理财收益走低,大额存单成为银行揽储的主战场,技术性降低中长期结构化产品利率,鼓励长期投资还是管理层的“一厢情愿”。全国碳市场
6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发布公告,全国碳交易市场即将启动。碳市场覆盖范围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民航8个高耗能行业。发电业碳排放量将近40亿吨,2200余家电力企业将首批接入,抵消碳排放的主要来自林业、甲烷利用、新能源发电等项目。
国内首款CAR-T细胞疗法产品获批,我国细胞疗法实现了“零的突破”。据预测,为防止“一家独大”,药监部门或许会谨慎地再准许两三家企业进入。不过,药企靶点扎堆、同质化竞争严重、高昂的成本、市场规模的不确定,以及细胞疗法自身的特殊性,都是未来商业化的隐忧。 消费碳排放投资片仔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