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起飞了?
作者:邢海洋沉寂了一年有余的芯片股又躁动起来,2021年贯穿市场的芯片缺货,终于在资本市场上爆发了。杂糅着国产芯片突破的消息和对华为重归市场的希冀,投资者抢跑A股的芯片赛道,他们踩对点了吗?
华为的海思芯片是我们被“卡脖子”最痛的点了。就在刚刚,华为官宣了Mate50的“难产”,华为的专卖店里,买手机都要靠排队摇号了。此时,国内芯片设计领域的一匹黑马紫光展锐浮出了水面。芯片设计方面,紫光展锐和华为相反,设计的芯片大多用在中低端手机上,主要销往海外,国人很少知道。自从华为受压制,紫光展锐开始向高端芯片升级,去年发布了一款6纳米芯片,近期又传出消息,该芯片已经在流片测试,很快就会正式亮相。当前的芯片市场5纳米是最先进的芯片制成,紫光能够研发设计出一款6纳米的芯片,实力不俗。这家被寄予厚望的公司,被业界欣喜地称为“小华为”。
2018年被美国一纸禁令停工的福建晋华,则传出了更为振奋人心的消息。福建晋华成立于2016年2月,由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和泉州、晋江两级政府共同出资设立,是我国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晋华的技术来自于我国台湾的联电,只因涉及与美光的官司,被美国政府霸凌。美国的出口禁令下,福建晋华原计划2018年底试产的DRAM计划停滞,500亿元投资建立的工厂生产运作全面停止。外界原以为晋华会走向卖厂房设备、再破产的道路,但这家工厂创造了奇迹。今年初,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消息显示,福建晋华已经开发生产出了25纳米的内存芯片,并小批量生产。实际上,市面上消费者已经买到了晋华的DDR4内存,外界猜测,小批量生产后晋华将快速开启大规模的生产。晋华的奇迹证明,一个完全去美化的内存生产线是可以实现的。
美国打压下,中国的半导体企业经历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今年突如其来的全球芯片短缺,给了国产中低端芯片以喘息机会,追赶的时间窗口来临。汽车芯片短缺,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停工等芯片,车载芯片还主要由海外厂家控制,电动汽车异军突起,国产厂家比亚迪便找到了机会。它的电机控制器芯片过去只是自用,现在则开足马力,试图在全球紧缺中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缺芯潮下,A股半导体企业业绩飙升,今年一季度,士兰微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7727%;2020年一季度,该公司的净利润仅为222万元。与之类似,中微公司实现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了425.4%;北方华创一季度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175.3%。
但在高端芯片领域,我们的脖子仍被卡得紧紧的,台积电不再提供代工,华为手机市场份额骤降。买不到心仪的手机,中国消费者减缓了换机的节奏,这直接导致了今年5月手机出货量的大跌,当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97万部,同比下降32%。国人为华为捏了一把汗,它的任何动向都牵动人心。华为旗下专业投资半导体产业的哈勃投资入股了科益虹源,该公司是目前在光刻机光源这个核心技术上最厉害的国产厂商了。多方传言,上海微电子的首台国产28纳米光刻机预计2021年底前交付。
在光刻机正式交付之前,一切都还是迷雾重重。面对美国制裁,肩负着芯片突破的企业都相当低调,外界也多是靠着一些只言片语,努力拼凑着芯片行业的进展,祈祷着破局时刻的到来。可以肯定的是,芯片自主不会是天方夜谭,但的确命途多舛。 芯片投资物语华为光刻机科技新闻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