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好消息·坏消息(114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大白菜、上海青、紫菜薹、萝卜缨……这些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植物,在东亚饮食中深受追捧,但在许多欧洲人眼中却如同餐桌苦刑。《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上的最新研究指出,这一差异的根源可能要追溯到3500到6000年前,野生芜菁最早被中亚居民驯化种植之时。研究者对416种芸薹属植物样本进行DNA序列分析后发现,在最早的芜菁作物从兴都库什山脉一带向西及向东传播驯化的过程中,欧洲种植者格外青睐肥硕而富含淀粉的食根品种,但东亚种植者却更偏好食叶品种并有意识地进行杂交选育,一条口味的鸿沟自此形成。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小组对34名新生儿的肠道微生物构成及个性发展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那些刚满月时肠道菌群相对平衡的孩子,周岁时对陌生人和陌生事物的恐惧感较低,不那么容易受惊失措。
日前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上的一项文献综述研究指出,在帮助人类适应新的环境、克服挑战繁衍生息这一点上,可以迅速习得、不断更新且拥有更大灵活性的文化,其作用要比遗传基因的缓慢、有限影响大得多。
发表于《冰冻圈》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警告说,北冰洋沿岸冰层的变薄速度,很可能要比此前预想的快70%到100%。厚厚的冰层就像一层保温毯,一方面能防止海洋在冬天促使大气升温,另一方面也能在夏季熬过高温不融化。
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分析了393个温带湖泊1941到2017年间的水体数据后,在《自然》杂志上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全球湖泊表层湖水的含氧量平均下降了5.5%,而深层湖水的含氧量下降了18.6%。湖水失氧的速度要比海水快2.75到9.3倍。 科普好坏消息
上一篇:
消费·理财(1141)
下一篇:
主动被深圳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