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139)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医院停车乱象

最近去社区医院的次数比较多,每次到了医院门口,保安都会让我降下车窗玻璃,仔细询问到医院里干什么事。例如,我说感冒了要取点药,对方会问具体有什么症状、准备取什么药、现在还能不能取到药等内容。对于这些盘问,作为一个看病心切者,确实觉得挺烦的。

然而,来回几次熟悉了之后,有位年轻的保安告诉了我其中的缘由。其实,保安人员也不愿意盘问大家,因为这样一来大家不仅感觉不好,而且有时还会引起误解甚至争吵。但背后的原因让人颇为无奈。据了解,社区医院为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在医院里准备了几十个免费的停车位。附近的居民只要是开车来社区医院看病的,都可以免费停车。而这样一项利民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难题。

社区医院的周围有很多居民小区,小区里的停车位往往不够,就算要临时停车,也要每小时收费2元。社区医院里有为群众看病准备的免费停车位,不仅可以解决停车难问题,而且不用缴费。因此,有的私家车主在下班后就以看病就医为理由,把车停在了社区医院里。更有甚者,停下车后罩上车衣,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都停在那里。这给真正因为看病就医而需要停车的群众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着急看病的人无法停车。

社区医院的安保人员告诉我,其实大部分群众都是讲道理的,只有极个别者爱占点小便宜,导致社区医院的免费车位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他们必须每次详细盘查询问,但即便如此,依然还有人“钻空子”。

经常穿梭在社区医院的我非常支持社区医院的惠民措施,也支持安保人员的管理措施。但仔细想想,几年来依然有人“钻空子”的原因,其实在于车辆进、出场的管理上缺少闭环过程。我觉得,社区医院的管理工作其实还可以更细致一些。一方面要在进、出场上进行闭环管理。对于因为看病就医而进入的车辆,在离开时可以凭挂号单、缴费单、诊疗单等凭据进行“闭环”,有凭据且凭据合理有效者可以离开。另一方面,要进行信用管理。对于进入时因为看病就医,而离开时却没有相关合理凭证者,连续三次之后,拒绝其相关的号牌车辆驶入免费车位。当然这些内容要提前在社区医院里进行公示宣传。

要更好地解决社区医院停“死车”的问题,一方面需要从硬件上进行完善,多方联动,适当增加居民小区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另一方面,则要培养居民相互理解的意识,这需要社区、小区、邻居、家庭、学校、单位、医院等多方面联动。只有这样,真正利民惠民的政策措施在落地过程中才不会变味儿。(读者 李利利)

在网上兼职答题

“五一”期间,外甥女小薇从省城的大学回来休息。作为“985”高校大二学生的她,给我们讲述了她从今年初开始,在网上兼职答题的一段经历。

适应了大学学习和生活节奏以后,小薇的新鲜感逐渐褪去。寒假过后,她开始留意身边的兼职打工信息。自诩为“小镇做题家”的她,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去快餐店打工,或者散发宣传单之类的工作,而是把目标锁定在网上答题。

很多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将“985”高校本科学历作为筛选要求,把不少人拦在了门外。小薇自信满满,挑了一家报酬比较高的正规平台,在网上填好了报名表,并完成了考核题目,提交了面试申请。很快,小薇就收到了面试答复。而面试非常简单,只要是学历够格或者有教师资格证,稍注意一下答题规范,一般都能过关。而且,这家教育平台还可以给像她这样的大学生开实习证明。

令小薇高兴的是,第二天她就收到了平台的通知,被邀请入群。小薇查看了群文件的要求,明确了规范答题的要求和正式入职的条件。只要一周内回答过审5道题就可以正式入职,而且实习期亦有工资,小薇感觉月入4位数根本不成问题。

然而,这份看似美好的工作,操作起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尽管小薇选择了自己的强项——数学,并且有意降低难度,只做初中的题目,但不知道为何,那些看着容易的题总是抢不到。小薇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着题库,往往十多分钟过后,得到的却是包括4个小题的压轴“题王”。

而要解答这样一道报酬为5~8元的“题王”绝非易事,需要在两个小时内用初中的知识,规范地做出解题步骤的演示,并转化成电子版完成上传。而且即便及时上传了,审核过程中也有不少问题。

小薇在群里亲眼见到过一位有经验的在职教师,辛辛苦苦手写了近两个钟头,却因为手写体字母大小不一而被拒绝通过,气得这位老师近乎崩溃,直接退出接单群。而平台对于这样水平的审核,监管得很不完善,哪怕投诉也常常解决不了问题。

小薇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守在屏幕前抢单、解题,因此要拿到高工资几乎不可能。而且,要想拿到实习证明,通过审核的解题量必须达到500题。小薇一个月下来,也只完成了40道题。这样算来,拿到实习证明恐怕是遥遥无期了。

最终小薇还是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坚持了3个月,而每月到手的工资,结算下来只有60多元。她不仅拿不到平台的奖励,距离轻松月入数千,还差得老远呢。(读者 清风吴语)辞职的商场经理

大学同学翔哥打电话约饭时,我多少有些意外。在我的印象中,翔哥可是超级忙人,每回大家聚餐或打球约他,答复总是“在上班,没时间”。今天到底怎么了?聊了两句才知道,翔哥最近辞职了。

2010年大学毕业那年,翔哥入职一家大型商业集团成为储备干部。所谓“储备干部”,其实就是办公室职员。在拉拉杂杂的办公室琐事中浑浑噩噩过了一年,翔哥主动提出到集团旗下某百货商厦担任楼层经理,开始负责珠宝化妆品专区,后来主管生鲜品类。公司规定每周有一天休息时间,但由于店长管理严苛,翔哥基本处于全年无休的状态。好在楼层经理薪酬待遇丰厚,翔哥挺了10年,一直坚持到现在。前年春天,翔哥有了二孩;去年秋天,翔哥给老大买了学区房。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翔哥却裸辞了。

翔哥告诉我,辞职跟收入没关系,自己的工资奖金一直还算稳定,跟店长也没关系,店长虽是工作狂,但也是讲道理的人。自己辞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旗下的商场如今已是日薄西山,及早抽身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二是做一份工作这么久,谁都会感到厌倦,他想换个活法儿。

翔哥解释,2013年之前,商场普遍是上升期,2013年之后,电商对商场百货业态的冲击越来越大;再就是综合体购物中心陆续落地,业内竞争加大,像他们这种传统模式的商场业绩普遍开始下滑。2018年之后,电商平台开始进军生鲜品类,大的电商平台开始和线下实体店合作,商场业绩继续下滑。2020年持续至今的疫情加速了消费方式的转变,地摊经济、社区店、社区团购平台纷纷涌现,传统商场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那你们还盈利吗?”我问。“集团在本市的商场普遍还是盈利的,我们常年做活动,对不会网购的中老年人还是有挺大吸引力的。”翔哥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接着说,“不过,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传统商场的沦陷是迟早的事。”

一顿饭下来,翔哥的兴致一直不错,最后还聊起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几年前,翔哥就有在某短视频平台创业的想法。刚辞职时,翔哥想过去商场附近的步行街摆摊卖鸡爪。鸡爪制作、售卖的视频同步上传手机平台,步行街人气旺,可以带动手机平台的流量,等关注的人多了,可以搞个线下的鸡爪制作培训。无奈设备和加工作坊刚刚到位,新规出台,步行街已经禁止摆地摊了。租用步行街商铺的成本太高,风险也相对较大,翔哥权衡再三,把制作鸡爪的设备和加工作坊转让了。翔哥说,没关系,这回积攒了经验,下次创业的成功率就高了。(读者 蒋霖) 读者来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