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乙肝病人的焦虑与困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一个乙肝病人的焦虑与困境0作者·之夏

我的乙肝病毒是三岁时在医院感染的。当时疫苗还未研制出来,生活的地区医疗条件极差,父母也缺少这方面的警觉,所以就这么没有预兆地感染了。小时候,这个名词对我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我只记得发病的那个暑假每天都要喝苦苦的中药,喝完一碗妈妈就会舀一勺糖给我吃。喝了一个月的药,肝功能正常了,我也健康坦荡地长大了。

直到高中入学那年。入学需要体检,由于我的肝功能正常,学校没有做特殊处理,然而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已经有种“与别人不同”“不是正常人”的羞愧与忧虑。学校的餐厅有一块被隔开的区域,专门给乙肝病人(肝功能不正常)吃饭使用。我看着隔离区域内几个吃饭的同学,想象着如果是自己坐在里面会有多么的紧张与害怕,即使我没有坐在里面也仍害怕,害怕被歧视,害怕被排斥,害怕不被接纳。

大学体检的时候,我的肝功能等指标仍然一切正常,生活一如往常。只是每次填写关于健康、病史之类信息的时候,心里仍涌起阵阵恐慌与羞愧。可是,我又做错了什么?我常常想,如果我得的不是血液传染病,是心脏病,是哮喘,可能我可以活得更加坦荡,因为我知道我收到的将会是怜悯而非嫌弃的目光。

乙肝病毒是我内心难以启齿的秘密。每次谈恋爱确定关系前,我都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鼓足勇气告诉对方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怕紧握的手被放开。还记得大学时告诉当时的男朋友H,他看着我的眼睛,毫不介意地说:“这有什么,别担心啦。常识都知道这是血液传染的,而且我打了疫苗。”说完后还笑着拍了拍我的头。云淡风轻的几句话,却实实在在拂去了我心上压着的千斤重担。

大学毕业后,看到社会上的各类新闻以及网络搜索的各种帖子,我对自己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身份愈加焦虑。好在当时有出国的打算,后来也顺利地出国留学了。在国外,没有人会关注别人有没有乙肝,学校不会有隔离区域,工作单位也没有因此拒绝过我。

2020年下半年,因为工作变动与世界范围内的疫情,我决定回国。找工作拿offer办入职体检,在这一系列顺利的流程中,在拿到体检报告以前,我还处于一种极其轻松的状态中。然而世事难料,我的体检报告上赫然写着医生大大的手写字:体检不合格。原来检测出了肝功能不正常,这意味着三岁得的乙肝再次复发了。我的身份从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变为乙肝病人。

我失去了工作机会。

之后的寻医问药和治疗自不必说。所有人,包括医生都在反复强调:千万不能劳累,多躺着多休息;不要想找工作的事……可是什么时候才能治好呢?什么时候才能去工作呢?医生没有回答我,他只是重复:“不要劳累,不要熬夜……”

乙肝病毒很难被彻底清除,我的一生都需要和这个病毒共存。焦虑总是一阵阵地袭来:现在不能找工作,以后还能找到好工作吗?我能追上这个社会吗?我还有竞争力吗?未来将何去何从?“即使以后找工作,也不能劳累。”医生和家人的话再次在耳边响起。可这个内卷的社会存在不劳累的工作吗?我的头越想越疼,总是整晚整晚地失眠。

网上的病友们也有各样的困境:有的也是工作的问题,因为担心肝脏进一步受损,不能做累的工作,可又找不到相对轻松的工作;有的因为结婚对象的家人反对而不得不取消婚约,被放手的那一方心中痛苦无法纾解。没有人知道要怎么才能走出这个困兽之地。 乙肝乙肝中药肝功个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