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13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买房的优惠

同学老张想在郊区买一套大户型房子作为投资,他看中了市郊的某处楼盘,这个超级大盘已经销售一年多,目前仍有房源在售。有地产投资经验的朋友劝老张赶紧买一套,据他分析,因为周边几个项目已经确定落地,该楼盘房价迟早会涨。

一个周末,老张来到售楼处,只见偌大的楼盘冷冷清清,除了售楼处有人进进出出,周边几乎不见半个人影。老张刚要进门,迎面就是人脸采集装置的摄像头。门口的置业顾问是个干练精明的小伙子,他告诉老张,进我们小区看房,要先进行人脸识别。老张皱起眉头,说:“我只是来看房,刷脸干什么?”小伙子看周边没人,偷偷告诉老张,人脸识别主要是为了区别客户来源,以客户第一次到访楼盘为准。“我们要判断客户第一次到访是自己来的,还是中介带来的。这个盘和很多中介有合作,如果是中介带过来的客户,可能优惠会少,因为我们会给中介一部分带客佣金。”

老张明白了,自己看房买房,开发商不用给中介佣金,自己买房的优惠力度就能大一些。近来楼盘做促销,老张看中的户型,每平方米大概可以优惠500元。小伙子给老张介绍了小区情况,然后就陪老张去各个楼座看房。在一处大户型的单元门口,老张遇到了一支十几人组成的看房团,十几个人由另一位置业顾问带领,也要看这个楼座。小伙子对老张说,这个楼座是小区的“楼王”,位于小区中央,南边是人工湖,北边开窗能看到远处的小山丘,最近刚刚开盘销售,非常紧俏。如果老张想买,一定要早点下手。

看房过程中,小伙子带着老张尽可能避开看房团,单独给老张讲解。小伙子悄悄告诉老张,这些人买房的优惠都让中介拿了,还以为自己享受了团购价,一个个都是冤大头。但都是同事,他总不能断了别人的财路,所以这些猫腻也就只能跟老张说说。

老张看着小伙子神神秘秘又一本正经的样子,反而起了疑心。看房结束后,小伙子把老张恭送出门,再三嘱咐老张尽快做决定,又说要开车送老张回家。老张连说不用不用,自己朋友一会儿就来接自己,让小伙子赶紧去忙。

小伙子走后,老张在楼盘附近的停车场转了半天,终于等来了那支十几人的看房队伍。老张和他们聊了聊,这才明白,这些人是一家大公司的同事,自己每平方米500元的优惠是普惠的,人家也享有。除此之外,经过谈判,开发商同意给他们提供一部分团购的房源,团购额外有1%的优惠,自然到访客户是享受不到的。楼盘之所以会装刷脸设备,主要是为了区分客户是自然到访还是团购的渠道带访。其实团购的优惠也不一样,据了解,他们这些人的优惠可能是最高的了。

老张大致算了算,加入购房团,大概能省2万多元。老张跟购房团的领头人商量好了,自己也加入购房团,但这次刷脸了,下次他们再来看房选房,他让老婆过来,反正房产证上写孩子的名字,谁还记得他来看过房呢。(读者 蒋霖)

幼儿园的微信群

孩子被幼儿园录取还没开学,在老师的要求下,建立了一个家长联系群。

在这个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微信群已经不少了,尽管活跃程度不一,亲疏远近不一样,但一定意义上的确方便了工作和生活。因此,再多一个家长联系群,也在情理之中,家长们非常支持配合。

然而,随着孩子在幼儿园学习逐渐深入,家校联系微信群日趋活跃,我却发现群里已经有些变味了。变味的微信群,有两个方向。

其一是幼儿园的老师会定期将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点滴以照片和视频的方式编辑发送到群里,用来满足我们这些关心孩子动态的家长。视频最后还有打赏的按键,这给我们家长出了个小难题。打吧,本来就是正常的幼儿教育,老师们教,孩子们学,难道要借此异化成经济上的商品买卖关系?不打,又担心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体贴,成为幼儿园里众多小朋友中被差异化对待的对象。

其二是家长们过度育儿的方式。现将群里家长们给老师的留言摘录一二:“老师,孩子最近这两天水喝少了,麻烦老师多给孩子喝点水。”“老师,孩子今早出来时衣服穿多了点,麻烦到时帮忙给孩子脱一件。”“老师,我们一早出来时有点堵车,可能不能及时赶到园里,能给孩子留点早餐吗?”如此等等,这些看似客气委婉的提示,其实多半里透着家长给老师提的要求。

可是我觉得,这样的言辞对园里老师甚是不公。也许在一部分家长看来,幼儿园的老师就该不一样,她们多半承担着保姆的角色,做老师只是兼职。然而,平心而论,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幼儿园老师,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在当前待遇还不够优厚、人们对幼教老师存有部分偏见的社会现状下,她们多半怀着对孩子无限的爱心投入这项工作。她们有自尊,理应得到家长们的充分尊重,而不是家长们可以指手画脚随意支配的私人保姆。由此看来,最基层的幼儿教育,折射出相当复杂的社会生态。

我们期待,作为家长与老师沟通的微信群,应该保有彼此间的信任,不应成为互相推责的渠道。它应是最阳光、最纯真的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地,不应是暗藏交易与发泄的情绪场。(读者 简儿学)快递员二三事

快递发得多,逐渐和快递小哥熟络。他姓韩,河北人,大概二十出头,个子高,身材消瘦,肤色黑,面部基本没有表情,不善言辞,总是戴个大耳机,不知是否在听歌,每天都在小区机械地收发快递。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最新的机器人快递员,我也会有五分相信。

韩君人缘很好,基本上对别人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大家都直呼他的名字,好像他就是所属公司的代言人。答应送到的快递,即使再晚也会当日必达。一个个快递包裹都是未知的盲盒,韩君经常会问我:“这是什么呀?”大概快递单上的物品信息表述不详,更激发出他的好奇心。他送来我订购的苹果,快递单上写着24枚80果。“你的苹果。”我说:“谢谢!”他本应该转身就走,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80是什么?”我告诉他是苹果的大小。他“哦”了一声,转身离开。虽然得到了答案,但估计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水果要标注大小。

我给他几个芒果,他问我这是什么,我告诉他是海南的芒果,他说:“不知道,没吃过,不知道怎么吃,不用给啦。”我说:“很甜的,把外皮剥了就可以吃,里面有个扁扁的核,尝尝吧。”他轻轻地说声“谢谢”,然后收下了。

韩君知道我在网上买卖桌游游戏棋牌。有一天他来收快递,看到我发的又是牌,忽然压低声音告诉我,你家小区旁边开了个算命的店。我一愣,告诉我这消息干吗,我又不算命,随口答了句:“哦,在哪儿啊?”韩君可能觉得这信息对我很有用,赶紧继续说:“就在那帮老太太敲锣打鼓的地方。”我还是不知道这地方在哪儿,反正也和我无关,估计他以为我玩的是塔罗牌。

一次我发快递到青海,他录入信息时,提示“当地无法配送,只能自取”。他问我:“那边的路不好走吗?不能配送。”我说:“青海是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嘛,那边都是山。”他又问:“那景色一定很美吧?”我告诉他:“是啊,很美的,你有时间一定去看看。”他苦笑着回答:“我们哪儿有时间,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的。”我心里忽然一阵酸楚,不知该说什么。(读者 姜彤) 看房幼儿园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