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是一枚最重要的“棋子”?
作者:宋晓军(文 / 宋晓军)
(
美国新任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 )
3月15日,中美首脑通了电话。奥巴马在电话中除祝贺中国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之外,强调了中美两国应“努力构建基于健康竞争而非战略博弈的新型大国关系”。而中国新任最高领导人则强调了“中美在亚太完全能够有更大作为,让太平洋成为真正的太平之洋、合作之洋”。由于当天国内一张发行量很大的报纸摘登的一篇文章与中国新任领导人在电话里谈到的“太平之洋、合作之洋”有很大关系,因此也引起了国内军事迷的热烈讨论。
3月13日,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上刊登了一篇题为《美国对中国的海上封锁?》的博客文章,作者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高级研究员麦迪卡尔弗(Rory Medcalf)。3月15日,国内媒体翻译转载了此文。这篇博客实际上是对美国《战略研究》杂志之前刊登的一篇长文的质疑(长文的题目为《束缚:美国海上封锁中国的背景、行为与后果》,作者为美国军事专家肖恩·米尔斯基)。这篇在网站上长达10页的长文大致意思是,美国海军虽然有能力对中国实施海上封锁,但必须在具有创新性的政策设计基础上,与印度、日本、俄罗斯达成对中国实施能源、贸易封锁的默契。同时,这也取决于中国能否解释清楚其军力发展的意图并与国际社会真诚合作。而在这一点上,现在的情况很可能适得其反。虽然军事迷们对这一结论并不认可,但还是就这篇文章与“太平之洋、合作之洋”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其焦点之一就是俄罗斯。
首先是,虽然美国新任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Thomas E.Donilon)在当地时间3月11日于亚洲协会发表题为《2013年的美国与亚太地区》讲演时,在“结盟”一节中并没有提到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在未来确实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中国不能忽视美国的结盟能力,这就如同上世纪80年代美国陷入“越战”和金融“双危机”后,毅然决然地由尼克松政府做出了“一定战略让步”与中国结盟在太平洋方向牵制苏联一样。在讨论中,比较具体地讨论了国防支出与结盟的问题。根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2013军力平衡》列出的一个中、美国防支出估计图表显示,以美国三种不同预算计划和中国国防支出的三种增速估计,中国国防支出追平美国国防支出的最近年份为2024年,最远年份为2050年。而根据美国一家研究国际期货的咨询机构(Frederick S.Pardee Center)采用上百个变量建立的模型计算,中国的国防开支应追平美国国防开支的年份约为2036年。同时,该机构还预测,到2040年全球国防开支的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即将从2010年20%的国家占有全球国防开支的80%,变为2040年80%的国家将占有全球国防开支的50%。为此美国专家建议,美国未来要更加注重与对手周边国家的结盟。事实上,这一结论已经被从小布什到奥巴马政府加强与印度和日本等相关国家结盟的政策证实,而唯一的悬念还是俄罗斯。
说到俄罗斯不能不提到苏联。根据西方当年相关综合数据统计,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前后,苏联的国防支出变化就较大。比如1960年,苏联国防支出按官方外汇牌价折算为21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防支出的46%。到1970年,苏联的国防支出552亿美元,为美国国防支出的70%。到1974年,苏联的国防支出为916亿美元,是美国国防支出的116%。而在这期间,美国不仅放弃了为整个“自由世界”买单、35美元换1盎司黄金的“布雷顿森林计划”,而且用“让利”开启了与中国结盟的旅程。现在中国的国防支出虽然只有美国的1/6,但是从趋势上看,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40年后,中国会不会做出与当年俄罗斯一样的选择呢?
对此有军事迷回答,从目前看,中国不会像当年苏联那么“霸道”,“野心”那么大,而且中国的国防开支仅占GDP的1.5%以下,不像当年苏联按西方估计的已经连续几年占到了GDP的10%以上。说到这儿,有军事迷问,中国新任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选择俄罗斯是否证明在“太平之洋、合作之洋”这盘大棋中,俄罗斯是一枚最重要的棋子?这时有人说:当年勃列日涅夫增加大幅军费同时推行的“工资福利”改革计划中,并没有真正照顾到苏联底层员工的利益。其实当下的中国与美国一样,要想下好太平洋这盘“大棋”,最重要的棋子也许都是在国内。因为没有人能说清楚,中国未来的国防开支会不会像现在的美国国防开支一样被社保、医疗所“吞噬”。 重要棋子俄罗斯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