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太平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柯逸)

死于太平年0

前年阿Q被怀疑肝癌,结果虚惊一场,此后他戒了烟酒,把经营多年的饭店交给亲戚打理,自己到处旅游,天天在微博上发沿途美照,和过去那个拼命工作赚钱的阿Q判若两人。从泰国回来,他感叹说人生最美莫过于老死在一个太平的年景,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里,吐完两口血还能扶着小自己两三轮的红颜知已去看鸡蛋花。我问他,要是这样,你那年轻的知已该怎么办?他愣了一下,说这倒没想过。

生死之事,至大又至小,在别人眼里,无非自然规律,不值得大惊小怪,轮到自家,种种恐怖悲伤就接踵而来。圣人云:“未知生,焉知死。”鼓励大家回避终极思考,所以孔学是年轻人的学问,教的是现世功夫,而人到中年往往萌出慧根,发现原来煲着“心灵鸡汤”的仁波切们才是前世有缘。阿Q在五台山遇见一位高僧,年纪轻轻,道行高深。据说,遇见他之前,阿Q旅行非常不顺利,天气变化,车子爆胎,订好的宾馆莫名其妙地没有房间,在庙里见到这位活佛,指点一二之后,不仅事事顺利,人生观豁然开朗,连手里持有的股票第二天就逆市上涨,照他的话说,不由你不信啊。

佛祖在印度时还懵懵懂懂,不受人钱帛,到了中国,也学会做交易,收人钱财,与人消灾。而活佛与造像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给出直接的反馈,会跟踪你的状态变化,及时投放新一轮人间指南。在师父面前,四十来岁事业有成的阿Q重新找到了青春期迷途羔羊的感觉,整个人飘飘欲仙,说自己感觉通透得像根在阳光下飞舞的天使羽毛,当然这比喻也是他师父教的,看来高僧也爱45度角仰望西天。

佛经里说,生灭相继,如春去秋来,与其烦恼不如解脱。阿Q悟道之后,又开始抽烟喝酒,夜店泡妞更是不在话下,反正再知已也不过是红粉骷髅,一切也就无所谓了。那天我们一群人约了去郊外的温泉酒店玩“杀人游戏”,他来的时候带了一个目测20岁左右的年轻姑娘。彼时寒冬,窗外大雪,大家泡了澡之后热气腾腾地坐在一起,开始漫天扯谎。我被误杀之后起身去卫生间,路过门廊时瞧见早已出局的阿Q和姑娘。阿Q脱下外衣要盖在对方肩上,一边说起关于海边小屋和红颜知已陪他终老的理想,姑娘使劲地点头,看起来感动非常。下次聚会时,听阿Q说,她已经成为别人的女友,对方没钱,但是年龄相当。 太平

上一篇: 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