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的棚户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陈玲)

上海闸北,从造型独特的“凯旋门”大楼往南俯看,是一片难看的旧城区,其中还有一处没法看的棚户区——兰亭村,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就有的贫民窟。兰亭村位于市中心最后一块可开发的黄金宝地,南临苏州河,西挨乌镇路,与其相连的永德里,是条有70多年历史的破旧弄堂,东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行仓库,北边是曲阜西路。曲阜西路窄得只能走三轮车,是真正的步行街。曲阜西路204弄,即兰亭村。

兰亭村内,居民自搭自建的棚屋奇形怪状,交错而立。60多年来,原来用油毛毡竹头搭的棚子,演变成用拣得的砖来砌墙了。房屋间通道窄处不到1米,坑坑洼洼,污水常流,因为各家的水龙头都在门口,洗菜在门口,刷马桶也在门口,炒菜的炉灶也在门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儿只有一个总供水站,居民用筹子换一桶桶水。现在有倒粪尿的收集站,作为全村的总厕所,兰亭村、永德里的人都到那儿倒马桶痰盂,厕所与垃圾总箱连着,其前十几米路,常是臭水滥流,臭气熏蒸,让人踮足而行,捂鼻以过。只见过大上海高楼光鲜的人,绝想不到市中心还有这样与现代城市文明无关的下只角。此地至上海站、人民广场、中百公司都只用闲步20分钟,改造了的苏州河亲水平台,这片棚户旧里的人抬腿就到。如此区位,按说乌镇路桥北堍这块地方,上个世纪就应改造了,旧社会留下的印记早该清除了!

14年前,配合四行仓库这个历史建筑,要建晋元广场,使这处棚户旧里有过改造机会,但奠基礼后就没事了。近两年,苏河湾建设规划频得媒体宣传,人皆以为借世博契机,兰亭村—永德里会成为与桥相配的漂亮绿地,可突出四行仓库的巍然刚强,这市中心最后的棚户区,该从卫星照片中消失了。

根据去年长沙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会议精神,住建部积极调研全国棚户区情况,要求各地上报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的城市棚户区、独立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计划、进展、投资情况和政策研究。中央投资对棚户区改造的投资补助标准是每平方米300元,兰亭村—永德里改造应该可得中央投资补助。笔者希望很快看到四行仓库西、乌镇路东、苏州河北、国庆路南这一片棚户旧里建成风景小区,既改善棚户区居民生活,又靓丽市中心、增色世博会。 棚户区大上海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