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饮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罗杰·斯克拉顿新著《我喝故我在》 )
书名并非他的首创,它取自40年前英国BBC播出的喜剧《巨蟒马戏团》中的“哲学家醉酒之歌”,歌中唱道:“康德总是站不稳,海德格尔是一个爱喝酒的叫花子……穆勒有自由意志,喝半品脱姜汁啤酒就晕菜,柏拉图能忍耐,每天都要喝半筐。笛卡尔是醉鬼,我喝故我在。”
《卫报》说,斯克拉顿对英国人的智力状况很不满,在他周围,他看到的是一个迅速堕落的社会,粗野无礼,过于注重健康,受到孩子气的食欲的奴役。很多人都喜欢喝汽水,结果导致环境和趣味灾难,乡间小路上到处都是易拉罐和塑料瓶。斯克拉顿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放弃可乐,发现饮酒的美德。他的新书《我喝故我在》是文明行为的宣言,试着教育读者欣赏葡萄酒,从而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在该书的第一部分,他回忆了自己成为葡萄酒爱好者的过程,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建议,讲了真假难辨的观点,比如,他说配赫米达吉最好的食物是烤刺猬。他说,伊甘酒在真正爱酒的人中间绝对没有市场。如果他们有那么多钱,他们就会买半打苏特罗。伊甘酒维持那么高的价格,只是因为世界上充满不懂酒而只买最贵的酒的暴发户。酒跟女人和马一样,真正最好的是第二好的那种。
他以华丽的句子炫耀了他鉴赏葡萄酒的能力,写出“酒神的高等仪式”、“在一瓶酒的开塞仪式上,看到紧贴瓶壁的手指和夹鼻眼镜闪烁的光芒”之类的句子。他说,饮法国科利乌尔出产的葡萄酒时,“嘴里翻卷法国雕塑家马约尔的名字,同时想象完美的臀部和好酒,你就离它的味道不远了”。
他说,好酒要伴以优雅的话题,他建议的话题有,特里斯坦和弦是不是减七和弦,是否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该书第二部分传授关于葡萄酒鉴赏的知识,讨论酒架的哲学含义,讨论葡萄酒表现的地方和社区特色,微醺的微妙之处,买酒的社会贡献。他说酒能提高道德品质:“酒尊重我们的幻觉,甚至能放大我们身上较为温和的一面,但它不应该是逃避现实的途径。”有些人感到遗憾的是,有钱人为一瓶酒花费几百甚至几千英镑,而有的人只喝得起水。但斯克拉顿说,如果你有很多钱,散尽最好——对你自己来说最好不过,丢掉了负担,对收到钱的人也最好不过,他们比你更需要钱。有钱人越是把钱花在转瞬即逝、没有意义的东西上,他们的行为越有价值。最糟糕的是他们又花钱买车或者房子,像比尔·盖茨那样。“有钱人最好的花钱方式就是买昂贵的酒,从而再次把他们挣得的东西放到机会的波浪上。”
近年人们经常谈论法国酒在盲品中输给了美国酒或澳大利亚酒。斯克拉顿反对盲品这种做法,他认为,葡萄酒的制造和鉴赏能反映出我们扎根于一个地方和文化时才能繁荣。知道葡萄酒的名字、知道它是从哪儿来的是饮用体验的组成部分。“葡萄酒跟艺术品不同的是,它的内涵没有全部包含在它自身之内,需要你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共同去完成。不能空腹饮酒,但头脑空空的人饮酒更危险。”
《智识生活》评论说,在该书轻松愉快的附录中,斯克拉顿建议在读各种哲学著作时应该喝什么样的东西,这也许会在大学的酒吧里广泛传播开来,至少是在牛津和剑桥。建议中有一些是哲学玩笑,如读贝克莱时应该喝焦油水,因为这位哲学家曾经离奇地主张它能治百病。有一些则比较牵强,如,海德格尔反复讨论虚无,所以应该用空杯子跟他干杯。读萨特时应该喝1964年的勃艮第酒,因为斯克拉顿认为他最好的著作《文字生涯》是那一年出版的。斯克拉顿认为,总体上而言萨特是一个很差劲的人,所以他又很释然地说,几乎不可能找到一瓶1964年的勃艮第酒。有些建议则令人摸不着头脑,如,他说由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干巴巴的,读的时候应该喝白开水,读他关于三段论的《前分析篇》之前应该吃一块姜味饼干。■
(文 / 小贝) 葡萄酒反思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