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农业村的水污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笔者的家乡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铁铜乡(长江中间的江心洲)某村,没有任何工业项目,河沟和池塘比较多,家家都有小鱼塘。但就是这样一个农业村,其水污染绝不比广东省那些工业村的水污染轻。
笔者读中学前,家乡池塘和河沟里的水比较清澈,野草较少,鱼多且大,家家户户在池塘里洗衣洗菜。现如今不管是田地间的河沟还是居家附近的鱼塘,多数是野草丛生,近几年的夏天更有大量浮萍和蓝藻漂浮在水面上,河沟里已很难找到垂钓之地,家门口的鱼塘漂浮着大量生活垃圾,地下水也受到污染,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安全。何以至此?
我国环保部门的监管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普通村庄基本上还是空白。村委会大多由于集体经济薄弱、资金缺乏,只能简单地履行“教育村民爱护公共财产,依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职责,并无能力解决村庄的污染问题。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制度的取消,又是导致村委会无力保护水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农村“两工”没取消前,村委会每年都会组织村民对河沟的野草、浮萍、蓝藻进行清理,疏通河道,保护河沟的水源环境。此外,农民缺少环保观念,随手向河沟和池塘中乱扔生活垃圾,乱扔有残留农药的药瓶,严重污染地下水和生活水水源。笔者了解到,不少农民(包括我的父母)认为保护环境与他们的生活相距太远,各级环保部门也很少对农民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还有,过去渔业收入比较稳定时,不少农民在家养点鱼,打理池塘,不时清理池塘中的生活垃圾、野草、浮萍和蓝藻,但随着渔业收入的减少,池塘逐渐荒废。而由于禽流感等原因,家禽业利润的减少,农民散养鸭鹅逐渐减少,导致浮萍和蓝藻的天敌减少。从家乡的情况看,改善农村水环境不能再拖了。(文 / 何勇) 水污染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三农农业
上一篇:
体贴的设施
下一篇:
环球要刊速览(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