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竞争,因为没得可竞争 ——专访北京电视台2009春晚总导演齐建彤

作者:马戎戎

不存在竞争,因为没得可竞争 ——专访北京电视台2009春晚总导演齐建彤0

三联生活周刊:今年北京电视台春晚的格调和人们习惯的春晚不太一样。

齐建彤:这是差异化竞争的结果。最少从3年前开始吧,在整个舞美设计啊,包括灯光啊,节目选择,甚至包括演员的选择方面,已经在坚持这个风格定位了。我们的概念判断在于:北京市有四个定位,第一是首都,第二是国际化大都市,第三是历史文化名城,第四是宜居城市。从这四大定位来看,北京人的春节晚会应该是现代、都市、时尚的。我们对现代的理解不是流行,而是审美情趣的问题。

《孙子兵法》开篇说了几个东西,道、天、地、将、法,做一台晚会就是这5个字。我们在做一个总体汇报PPT的时候,先讲的是“道”,这台晚会的这个主题。然后呢我们会分析这个“天”,就是它是哪年的,这一年都有哪些事情,这是一个天时带来的东西。那“地”,我们会分析北京台所处的环境,更现实地想到我们是在怎样一个环境里去演出。“将”是说我们是一个团队的东西,人才是最重要的。“法”,是方法,方法都是总结出来的。

三联生活周刊:据说北京台2009春晚舞美的负责人之前一直在香港做演唱会?选择做演唱会的人来做晚会,出自什么考虑?

齐建彤:我做春晚这3年,舞美设计都是香港的周炳坤。他原来在香港的TVB,一直在做香港的大型演出,张学友的演唱会、王菲的演唱会、陈慧琳的……很多都是他在做设计。选择周先生做舞美设计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北京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香港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周先生设计的舞美,很都市,很现代,也很时尚,这是第一个判断。第二个判断是TVB做过很多大型的综艺类节目,也非常好看。第三是因为周先生设计的那个舞美图、效果图不是特别的华丽,但是他的工程图非常详细:平面图、立面图,每一个景片的尺寸图、长宽高、比例……平面图里人的比例是多少,然后包括它的某一个侧面,非常细致。这样作为导演来说,跟各部门沟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其实都是各部门在没有见到舞台之前特别需要参照的一些数据,而且有想象空间在里头。我个人最欣赏周先生的是他的认真。前年北京台的春晚是在人民大学的世纪馆,我带他去看的时候,他拿着电子测距离的仪器在里面测,我说周先生我这有图啊,您不用量。他说没事儿,你办事去吧,我在这要量,至少要测两三个小时。我说您干嘛啊,我有图,给您张图就行。他说不行,你那个图,第一它不会那么详细,第二它绝对没我测的准确,他说第三最关键的,舞美设计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因地制宜。要根据你的环境去设计,而不是说凭空去想象。所以我就觉着,这老头不错啊,用北京话说,有把刷子啊。

不存在竞争,因为没得可竞争 ——专访北京电视台2009春晚总导演齐建彤1( 2009年北京电视台春节晚会上,陆毅、孙悦和林妙可合唱《全家福》 )

三联生活周刊:你提到“舞美效果图不华丽”,你是否同意华丽是春节晚会舞美设计的共同标准?

齐建彤:华丽不是晚会追求的共同标准。晚会承载三层东西:第一层是传递信息,春节,你要和大家说点好事儿。第二层是要让人产生审美愉悦,对于审美愉悦来说,华丽也好,优雅也好,欢快也好,都可以。舞美设计的效果图让我感觉到很华丽,其实是没有用的。我们现在会越来越重视细节。

三联生活周刊:今年北京台的春晚看不到大面积铺张的红色和金色。

齐建彤:2008年春晚的时候我们也用了很多金色和红色。2008年因为我们是迎接奥运会,庆祝“十七大”,它在一个特别高潮的时期,所以我们做节目也气势很大,色彩也很浓烈,所有的音乐、节奏,都是一个很强的状态。2009年,我们体会老百姓的心理其实产生变化了。2008年经历了这么多的大事,2009年大家可能会在春节的时候想稍微静一点。所以今年我们特意用了一种比较唯美抒情的东西,用四季的变化作为开场,这就是提醒大家,尽管去年经历了那么多,但是今后依然还会有很多轮回的。金融危机也是个轮回,今天有低谷,今后才会有更大的高峰。四季的顺序,我们特意用了夏、秋、冬、春,因为春夏秋冬是落在冬天,但夏秋冬春是落在春天,是落在希望上。

三联生活周刊:也就是说,春晚也要考虑到受众的心理需要。

齐建彤: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嘛。天时,是2008和2009年的开端,情况是不一样的。2008年我们都是非常兴奋的一个状态,因为大家都知道2008年我们会见到什么,会等到什么。那2009年就不是那种状态。春节晚会是一个主题的大型的综合晚会,所以要考虑一个大的氛围。

三联生活周刊:你提到差异化竞争,竞争对象主要是央视么?

齐建彤:不存在对手,因为央视真的是老大哥。从今年春晚上,你可以明确看到,央视那种大气的东西,那种专业性,那种权威性,综合实力的那种东西。其实我们都是做节目的,看到央视晚会会由衷地去佩服它不一样。第一,直播,这么长时间的直播,它的镜头依然是井然有序的。中间还有一个敲钟呢,它的节奏非常好,到那儿,自然就是一波高潮、一波高潮、一波高潮,到最大的高潮之后直接就敲钟了。这种节奏的调整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流程在里面。

我们做不到直播,因为我们在初一播出,初一没演员啦,演员都回家过年了。我们在制作上和央视没有任何交叉和重叠的地方。央视是年三十直播,我们是提前一周录像,中间差了一个星期呢。就央视的专业、实力和资源,我们根本无法评估央视。而且每年全国人民等的是央视的那台大戏,我们的重点是为北京人民服务。

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卫视也是全国人民都能看到的卫星频道。

齐建彤:大家播出时间不一样,你怎么竞争呢?湖南台的春晚是小年腊月二十三播出,无从竞争起。在春节晚会上是不存在竞争的,没得可竞争。对外人来说春节晚会都是一个样子的,但是对我们来说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的定位要为北京人民服务,我们是一个首都的电视台,所以我们的春节晚会是有我们的一个差异化的定位。的确是全国人民都看到的,但人不能贪全,所以你得想清楚服务对象是谁。比如说如果北京人跟我说,你那个节目做得不错,我很喜欢,我就会重视,我就会问你哪儿喜欢,哪儿有不足的地方或怎么怎么着。但如果一个广东人跟我说这话,我就会说谢谢谢谢,客气客气。北京台春晚其实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今年我们依然对我们语言节目,包括语言节目的剧本不是很满意。其实每年都在这方面下很大的功夫,但依然不是很满意。

三联生活周刊:语言类节目里,北京台今年也用了小沈阳。但相比春晚,小沈阳在北京台的节目形态和在央视完全不一样:他穿上了黑礼服,打领结;个人发挥的空间更完整,尺度似乎也更宽松。

齐建彤:我们是先录播的,不知道他在央视演什么节目。小沈阳的节目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容易判断,它很像一种二人转形式的脱口秀加单口相声,在一个都市化的小剧场里边,一个东北二人转演员穿着一个黑的礼服打着一领结,然后他给你表演一场脱口秀,这是一个特别基础的判断。其他台怎么样,这跟我们没关系啊。

三联生活周刊:小沈阳的脱口秀里,涉及“见鬼”的话题,节目在北京台过审的时候,没有领导提出异议吗?

齐建彤:你把它当新闻看?还是把它当专题看?还是把它当科教片看?还是把它当做一台晚会的一个娱乐节目看?当娱乐节目看的时候,如果这个人给大家带来的是巨大的欢乐的时候,他在欢乐里边加入一点想象力,是可以认可的。在文艺范畴里边是允许有一种想象力存在的。

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台春晚的尺度更宽松么?

齐建彤:说北京台春晚的尺度比较宽,我没法认同。尺度代表了很多的判断,很多的政治判断、新闻判断,然后甚至很多宗教民族判断。北京台的春晚尺度一点都不宽,你看到为什么我们会做《全家福》,为什么我们会做台湾的这个“模拟行”,然后选择歌曲的时候所有歌词我们都是精挑细选的,甚至刘烨那首歌原来是叫《我的爱情在哪里》,我们就愣把词改成叫《我的爱情太美丽》。我们的尺度真的非常严,因为我们是首都台,在北京这个地区啊,它的节目是上上下下都可以看到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是完全训练有素的。

我再给你举个格局的例子吧。我们播出是在大年初一,所以我们是对新一年的一个展望。我们有一个60年的主题,有少数民族的主题,有京剧国粹的主题,专门的节目,我们还要有都市化的东西,但是同时呢,我们也有民俗的东西。在语言节目里,我们有讲究家庭的,有小沈阳这种脱口秀,我们也有讲亲情的,讲爱情的,甚至还包括讲一些奥运题材的。所以我们在内容方面和尺度方面事实上是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蓝本。

三联生活周刊:有尺度要求、主题要求,那怎样在这些要求中达到风格化?

齐建彤:我们其实是在做一种主流价值观,其实这些东西往往是存在大多数人心中的东西。只要基于一个很善意的、很开阔的一个视野上,然后从主流价值观和一些社会核心美德的角度去出发,就会对节目做一个基础判断。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主流价值观意味着保守么?

齐建彤:主流价值观怎么会是说保守呢。我们今年的春晚,《Happy芭比》有民族舞的元素,也有芭蕾的元素。我们请了外国歌手来唱《I Will Survive》,那首歌真的是内地年轻人很熟的一首歌。正好主题也不错,《I Will Survive》,金融危机的时候对于年轻白领来说,最起码谁都不想被辞退。弹钢琴的罗伯特·威尔斯,其实是一个跟中国人民感情非常好的国际友人,他是一个瑞典国宝,这次奥运会的所有体育展示的音乐都是他跟谭盾共同创作的。

三联生活周刊:外语歌曲,还有《藤》这样的歌曲,几个人拎一把吉他就唱了,不怕人家说场面不够大,太素了?

齐建彤:十几年前做春晚的时候,都强调浓烈、欢快,过年啊喜庆啊,民俗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不会把《藤》这种东西搁到春晚这个节目里。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呢?我们发现,其实对北京首都这块地方来说,是有一批人喜欢这种东西的。小柯的作品里其实是有点北京民谣的感觉的。很多人就来问我说,你有没有那种京味儿的东西?但谁说这东西不是京味儿呢?你不能说京味儿就是京韵大鼓啊。《藤》的这种东西你可以品一下,节目不能永远是很高的、很闹的,稍微静一下让大家品一下之后,你再去闹可以。

三联生活周刊:你希望你的节目能在年三十晚上播出么?

齐建彤:这个假设不成立,我做春晚的时候就已经是大年初一了。我觉得我们在初一播出,挺好。

央视春晚这个时间,和它所承担的这个责任,这个价值,是不一样的。最后一天就是要回顾头一年,回顾头一年有哪些让我们难忘的大事情。新年第一天是对新的一年要有一种提示,要有一种美好的愿望,要通过节目引导大家充满希望充满欢乐。

其实如果你们要到其他的地方去采访一些别的人,你就会发现,这些人都非常喜欢央视春晚。比如说你到甘肃,到宁夏,到农村,到一些二级城市,到一些东北的城市,你会发现大家觉得央视春晚太好了。在春节这个时间,所有的其他娱乐节目都拼不过春节晚会,就跟在你生日那天,所有事儿都盖不过你生日宴会是一样的。

春节晚会,你们老把它做成一个电视的东西看。其实它是一个文化产品,是春节文化的产品。要不你说春节干嘛啊?大家到了这一天,还跟平常一样生活你不觉着这件事情很恐怖吗?

三联生活周刊:我尊重这种使命感,但是没有春节晚会之前,中国人也在过年啊。过年看春节晚会,不过是一种惯性,惯性也是会被打破的。

齐建彤:放炮仗之前我们也都在过年,但是存在的就是有价值的。而且,它不单单存在,它依然很好。(文 / 马戎戎) 竞争北京电视台央视春晚总导演存在没得齐建彤因为专访2009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