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惠农资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近日,笔者到农村调查,一些乡镇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纷纷反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各级各部门分散管理的惠农资金亟待“捆绑”整合。
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安排了大量的惠农资金,主要有:城建部门的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补助,农业部门的畜牧和沼气补贴,水利部门的农村饮水解困资金,民政部门的低保户建房补助,交通部门的道路建设补助,扶贫部门的扶贫开发资金,卫生部门的改水改厕资金,财政部门的粮食直补,等等,资金涉及范围广,门类多。实践证明,这些资金在帮助广大农民改善生活、发展生产、保护生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些惠农资金在管理、使用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由于管理权分属于不同部门,缺乏协调配合,这些各自为政的惠农资金分配到一个地方后往往数额不大,难以在农民最盼望、最急需、最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的大项目上发挥作用。二是难以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有的部门在安排惠农资金时,或者照顾关系搞亲疏远近,或者搞所谓的“一碗水端平”,无视具体情况,搞平均分配。三是加重了基层工作负担。各种惠农资金从申报、审批,到下拨、使用和检查等环节,环环把关,层层盖章,手续繁杂,工作量大。为多争取资金支持,每逢年初,一些基层干部频繁地穿梭于中央、省、市、县级各有关部门,层层汇报请示,到处填表盖章。到年终,许多地方同时要应付多个上级部门的资金检查,基层干部忙得焦头烂额,苦不堪言。(文 / 吴建华) 惠农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