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钻进鳗鱼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一头钻进鳗鱼饭0

葛优在电影《非诚勿扰》中端起一碗邬桑给刚刚拌好的海胆鱼子饭,吃了一口赶紧放下,并且不知所云地评论了一句“刺激”,这就不由地触怒了众位海胆鱼子饭迷,立马得罪了一大片。要知道,这是一碗金灿灿的海胆覆盖得不见米饭,且点缀着大粒鲜艳鲑鱼子的海胆鱼子饭啊。真正的海胆老饕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要用“刺激”来评价如此柔和甜美的食物,更别提邬桑打的那个生鸡蛋了,这又不是在吃牛肉盖饭。眼看着一碗好端端的海胆鱼子饭毁在贺岁片里,比舒淇跳海更让人扼腕。

如果这是一盒鳗鱼饭,葛优一定会一声不吭地吃下去,虽然鳗鱼饭跟北海道不太搭,但鳗鱼饭跟中国胃很搭。很多人最早开始接触日本菜,就是从那一个木盒子装的“鳗重”开始的。看着非常简单,就是米饭上面铺满烤鳗鱼块儿,再淋点酱汁,但实际上,操作一盒有质感的鳗鱼饭特别复杂。三流餐馆里可能用的是真空包装的速食烤鳗,用微波炉转一下,直接铺在白饭上就行了,但真正令人期待的鳗鱼饭至少耗时45分钟以上。要现杀野生鳗鱼,洗剥干净,插上签子,放在炭火上一遍一遍地刷酱,一遍一遍地烤。直到鳗鱼的油脂以极慢极钝的姿态一滴一滴滴下来了,烤鳗鱼师傅的汗也一滴一滴地从脖子上往背心流。油要走得恰到好处才行——走得不充分的话,肉质就不够蓬松;走得太过彻底的话,口感又太燥了。美味的鳗鱼应该像春天的云朵一样肥嘟嘟,松软轻盈,但又香甜多汁,丰腴感十足。酱汁也很重要,反复的涂刷让酱汁进入鳗鱼,又随着鳗鱼的油脂一起渗出、进入,又渗出、进入,又渗出,最后,混合着鱼油香和炭火香的酱汁随着鳗鱼一起被铺到木盒子里的米饭上,端到桌上。通常,还附着葱花、海苔碎、白芝麻、姜末和芥末。吃的时候要爱理不理地拌几下,这样效果最好。不能拌得太认真了,肉会碎,但也不能不拌,如果不拌的话吃起来有些死板。一般来说“爱理不理地拌”的状态最好,我个人喜欢加上海苔碎和白芝麻。吃到剩1/3碗的时候,还能要一壶熬煮多时的鱼清汤来倒进碗里,加点芥末,吃鳗鱼泡饭。这样才算是结束了一餐完美的鳗鱼饭。

鳗鱼饭在日本是非常奇妙的食物,因为曾经江户湾盛产鳗鱼,但在那时鳗鱼却是珍贵的食材。现在野生鳗鱼几乎要绝种了,却因为中国的高产量鳗鱼不断被输入日本市场,而让所有人都不费吹灰之力地吃上了平价但不怎么地道的鳗鱼饭。街头小馆里有时候800日元都能吃上“鳗重”,但高级的野生鳗鱼仍然价格不菲。而日本过去的名流里,也很有些吃鳗鱼吃出故事来的老饕。池波正太郎写自己还是男孩子的时候,曾认识祖父的一个叫做吉野的朋友,吉野爱好酒色,最喜欢吃浅草“前川”的鳗鱼饭,最宠爱自己名叫金子的小老婆。临死前,吉野嘱咐池波正太郎给他买“前川”的鳗鱼饭,以及要从金子处拿一点“那里的毛”给他做纪念。最后池波正太郎买了银座“竹叶”的鳗鱼饭骗吉野说这就是“前川”的,他自然也没勇气去年轻女人处提那种要求,可谓是两件事都没有办成。池波后来在小说《笨蛋乌鸦》中化身为吉野的弟弟,把两件事都给办妥了。另一位跟鳗鱼饭特别有渊源的人物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著名女作家林芙美子,在由新潮文库出版的她的小说《饭》里就有女主角一边吃100日元的鳗鱼饭一边喝啤酒的场景,而且最后林芙美子死于一顿鳗鱼饭大餐之后,那是她与《主妇之友》杂志的编辑一起商讨一个名叫“与我吃喝”的栏目时,忽然提出想去深川吃“宫川”的鳗鱼饭。大啖之后,当晚林芙美子就忽觉身体不适,一缕魂儿追着她爱吃的鳗鱼去了。

如今的“宫川”本店在东京筑地,仍是数一数二的鳗鱼食店。那里的鳗鱼饭令人神魂颠倒之外,有道“白烤鳗鱼配清酒”也非常诱人。吃他们家的鳗鱼饭时,酒是不可缺少的伴侣,下酒菜里还有烤鳗鱼肝和鳗鱼肝佃煮,能让人吃到钻入鳗鱼的世界里再不出来。

(文 / 殳俏) 鳗鱼美食

上一篇: 秋裤和Legging
下一篇: 有人花钱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