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副作用唱了主角
作者:袁越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在2008年圣诞节的前一天正式批准了全球首个睫毛增长药Latisse,为爱美的女人们送上了一份圣诞大礼。
生产Latisse的美国医药公司爱力根(Allergan)介绍说,这是一种用于治疗眼睫毛稀少症的处方药,使用者用一次性毛刷将药水涂抹在眼睫毛根部,每天涂一次,2~4个月后就能看到睫毛变长变密变黑。但该药必须持续使用,停用数月后眼睫毛就将回到涂药前的状态。
爱力根公司宣布将于2009年2月正式推出Latisse,售价为每月120美元。很显然,该药的销售对象绝不会仅限于眼睫毛稀少症患者,而是大批爱美的女士。该公司的专家估计该药将在全球创造一个每年5亿美元的新市场,而这一切居然是源自一种处方药的副作用。
原来,爱力根在2001年曾经推出过一种治疗青光眼的眼药水,名为Lumigan。这种药的主要成分是贝美前列腺素(Bimatoprost),它能促进眼球内液体的流出,降低眼压,从而减轻青光眼的症状。Lumigan上市后不久,医生和患者们就意外地发现了它的一个副作用:促进睫毛生长。对那些爱美的女士来说,这可是一个绝佳的小道消息。有些医生在女士们的要求下,偷偷为她们开药,其理由当然和青光眼无关。再后来,一些公司悄悄推出了几种以贝美前列腺素为主要成分的化妆品,对它的副作用进行了明显的暗示。FDA对于化妆品的要求不如药品那么严格,这些化妆品算是打了个擦边球。最后FDA终于看不下去了,于2007年宣布这些化妆品为非法,并动用司法的力量扣押了一批价值200万美元的化妆品,勒令这些厂商停止生产。
作为Lumigan的专利拥有者,爱力根当然不会容忍肥水流向外人田,他们的科研人员迅速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对贝美前列腺素的副作用进行了科学的研究。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局部涂抹贝美前列腺素确实能促进睫毛生长。其原因虽然并不十分清楚,但爱力根公司的科研人员相信,这种源自脂肪酸的生化小分子能够与睫毛囊细胞受体相结合,促进睫毛的再生。
FDA严格审查了爱力根公司提供的试验报告,确认Lumigan的生发作用确实存在,而且也比较安全,这才批准它变身为睫毛增长药。
爱力根公司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了。早在上世纪80年代,爱力根曾经开发出一种治疗斜视和眼睑痉挛病的新药,名为Botox,其主要成分为一种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素,能够麻痹肌肉神经。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医生报告说,这种药还能放松眼角肌肉群,消除眼角皱纹。于是爱力根立刻改变研究方向,着手研究这种奇妙的副作用,最终靠它赚了大钱。
在医药界,类似这样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比比皆是,爱力根并不是这方面最有名的。比如目前效果最好的两种治疗男性脱发的药物保法止(Propecia)和落健(Rogaine),居然都是属于这种情况。保法止的主要成分是非那雄胺(Finasteride),它能阻止睾酮(Testosterone)转变为二氢睾酮(DHT),后者会让前列腺肥大,增加患者得前列腺癌的概率,因此非那雄胺最早被当做一种前列腺保健药物推向了市场,没想到患者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又长出了新头发,这个副作用令生产该药的默克制药公司改变思路,保法止诞生了。
落健的情况与此类似。它的主要成分是米诺地尔(Minoxidil),它能模拟一氧化氮分子,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因此最早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同样,是患者首先发现它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副作用,并促使生产该药的普强制药集团(Upjohn Corporation)改变策略,落健诞生了。
还有一种最初被用来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名叫西地那非(Sildenafil),现在人们更喜欢把它叫做“伟哥”。不用说,西地那非的副作用最早也是由患者首先发现的,最后辉瑞公司抓住机会,专门针对这个副作用进行了临床试验,终获FDA批准,为公司赚了大钱。
看到这里,读者也许会产生疑问,难道现代医药领域的新发现全都是误打误撞得来的?你还真猜对了。目前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还很原始,科学家还做不到针对某种疾病主动设计新药。目前通常的做法就是先合成出大量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化合物,然后挨个测量它们的生化特性,从中筛选出有潜力的新药,整个过程其实都是在碰运气而已。
当然了,再好的筛选机器都比不上真人。人体内的生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网,只有患者才是最好的筛选机。正是由于患者的自身观察,医药界才能发现药物的很多不为人知的副作用。如果这个副作用恰好有更加广泛的需要,就会喧宾夺主,摇身一变成为一种全新的药物。
中药的价值也正好体现在这里。大部分中药都是古人多年实践的产物,具有无法替代的宝贵价值。但是,光有实践还不够,还得把这些实践上升到理论才行。很多民间自发的实践并不可靠,一来会把安慰剂效应误解为真实疗效,二来很多药的副作用缺乏明确的界定,容易出问题。只有规范中药市场,用科学的方法对中药进行严格检验,才能去粗取精,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为民造福。■ 保法止主角爱力根副作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