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51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读者来信(512)060年前,毛泽东带队“赴京赶考”,虽然并无坦途,一路风尘和波折伴随,但最终,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交出了两份答卷:其一,国家不再受外敌欺辱,靠自力更生医治战争疮痍,有尊严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二,重建大国形象,推进积极和平务实的外交,铺垫好并开始了重返世界政治舞台之路,逐渐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这可谓我们民族宝贵的政治遗产,也是后来者之幸。

北京   姜建设钱塘江上要建几座桥?

浙江野鸟会陈水华会长发表的2005年《杭州观鸟地图》中,钱塘江边有3个水鸟区,3年后已基本消失,而杭州湾大桥发现大量死鸟。钱江七桥段浅滩,是硕果仅存的一块较大的水鸟栖息地,但随七桥的建设,水鸟的这一“最后天堂”也可能因此消逝。无疑,水鸟最大的生存威胁,是越造越多且增速迅猛得令水鸟来不及适应的大桥。自1937年钱塘江大桥通车,直至1991年建成钱江二桥,长达半个多世纪,钱塘江上只有一座桥。如今只短短十几年,钱塘江建成通车的已有7座桥梁。钱江七桥、八桥已于2008年12月18日同时开建,至于钱塘江跨海大桥,第一座于2008年5月1日刚通车,第二座又在12月14日开工。

如此密集的桥梁,不仅成为水上航运的障碍,也不利于防洪,而最大的隐忧更在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当然,现在较大型建设项目开工前都要做环境影响评估,然而钱塘江上水鸟栖息地的消逝以及杭州湾大桥的大量死鸟,表明这种生态评测是多么靠不住。其实,几乎凭常识就能判断,密集到差不多从这座桥就能望见那座桥,还能给水鸟等生物留下多少不受干扰的栖息地?当然,建桥是发展经济的需要,创造了巨大的效益,但是,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损失却是不可弥补,现如今这应该已经达成共识。

实际上,即使是交通的需要,也并不是只能建桥。美国纽约哈得逊河从曼哈顿岛到新泽西州上世纪20年代通过建桥连通两地,然而,现在两地的交通靠的却是41条隧道,其中4条铁路隧道,13条地铁隧道,既没有影响哈得逊河的航运,两岸交通也不受气候影响,更使对环境的影响几乎减少到零。显然,面对方兴未艾的造桥热,我们要问的不是钱塘江上还要建几座桥,而是对环保到底还有多少责任感。

浙江湖州  钱夙伟上学的难题

几个孩子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匆匆走着,他们最小的不到7岁,最大的也刚刚10岁。他们是去赶着上学,早晨去,下午回,每天来回十几公里——这是上世纪90年代时我下乡看到的情景,那一年我国对农村中小学实施第一次撤并,村里的孩子上学只好往乡里赶。那次撤并后教学质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我们不敢说,可这每天上下学,在农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是一个很难承受的重负。

2005年,又听到农村中小学撤并的消息,农民的孩子要到县城上学了。那一年春天,我在呼和浩特市一个远郊县城里走访了一条街,这里的居民家家都有出租房,租房者都是农村来上学的中小学生。许多房屋低矮阴暗,小的住五六人,大点儿的住十几人,睡的是大通炕。当时天还寒,学生的被褥摸上去冰凉而潮湿。小学生还要家长来陪读,他们的负担就更重。尽管国家减免了学费书本费,还有了伙食补贴,但一个学生一年的伙食费依然要花去大约1000多元,如果加上交通、租房等费用,一个中学生的花销大约2000元左右。如果没有撤并学校,其中许多费用就不会发生。牧区孩子上学的难度更大,学校没撤并前,一般距离牧户远的几十公里,近的也十几公里。记得上世纪60年代,为了牧民的孩子上学方便,内蒙古草原上还办起了一些“马背小学”。如今学校撤并后,因为上学远、费用大,内蒙古农村辍学现象已经十分严重。有一个调查显示,约有60万农村孩子(包括牧区)面临辍学,其中有15%的初中生因此已经辍学。

撤并农村中小学一定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在这方面,教育部也明确规定“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要本着‘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开展工作”。

呼和浩特  张五四新年期盼

人都说,生活要有追求,否则就是碌碌无为。我为自己定了新年计划,然后冲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我的愿望不多,也就以下五个。

第一,盼望父母身体健康。自己步入中年,父母一天天变老。我没有能力给二老享不尽的富贵荣华,但能让他们心情舒畅,安度晚年。第二,实现笔记本宽带上网。我长期生活、工作在偏远的乡村,站在三尺讲台上,实现宽带上网成了我多年的奢望。最近我发现,在我工作的学校附近,正在修建一座中国移动信号铁塔,看来无线上网已经有望。第三,为儿子举行婚礼。不管孩子读大学、买房子还是结婚生子,父母都会省吃俭用去关照儿女。第四,希望工资和职称能够“接轨”。恐怕没人相信,我这个具有26年教龄的中学高级教师,目前的工资是1680元。按说,有这个工资我已经很知足,长期工作生活在偏僻落后的农村,比起那些土里刨食的农民兄弟来说,我们的工作没有他们艰辛,收入比他们要高。可是,现在的农民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年喂养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生活了。他们农忙完了,洗脚上田,进城务工,一年到头盘点收入,远远高于我们的年薪,所以我不满足。我是2005年评上的高级职称,可是级别和待遇是两回事。我曾经问过,为什么我的职称和工资还没有挂钩?人家说了,要论资排辈儿。第五,存点私房去旅游。本人一大嗜好就是外出旅游,但是就目前来讲,一是没有时间,二是缺少旅费。即使放假了,旅费还没有呢。人到中年,咱得有积蓄啊,上有七旬年迈父母,担心老人有病把家掏空;下有一双儿女马上就到婚嫁年龄,要准备给他们购房置嫁妆。我把收入的一点稿费存到一张邮政储蓄卡上,等攒足了旅费,咱也可以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了。

山东禹城  李付春城市盲道

由于更换了新的残联主席,最近几天,我市报纸和电视都在报道残联组织盲人外出体验活动的新闻,从电视画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盲人朋友兴奋和略带惊恐的表情。组织盲人外出体验,出发点值得肯定,但如果因此鼓励盲人单独外出,或是盲人因此而产生自信有单独外出的冲动,我认为是大大不妥的。原因很简单,在这座有着250万人口和50万辆机动车的城市里,连正常人行走都得小心谨慎,更别说是盲人了。

这座城市的基础建设相当好,几乎每条主次干道都铺设了盲道,但盲道的作用却值得怀疑。我在这座城市已经生活了20多年,可从没看到过有单独外出行走的盲人。每次迎接文明城市考评,城管、民政等部门和各区都得抽调大批人员对盲道进行清理,因为参照考评标准,占用或堵塞盲道是要被扣分的。那些原先没有规划盲道的路还得重新建设,这是国家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遗憾的是这些盲道并不能给盲人带来什么实际上的好处,更像一种摆设。

解决盲人出行,丰富盲人朋友的生活,我认为应该还有其他的考虑,最好的方法是建立诸如盲人志愿者服务队这样的组织,盲人需外出时只要提前打个电话与志愿中心预约就行;另外可以加大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的盲道建设,并添置更多适合盲人、残疾人的基础设施或物品,这应该比所有道路都建盲道来得更实用些。

厦门  郑成敏 建交中美水鸟盲道上学城市破冰

上一篇: 好东西
下一篇: 环球要刊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