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第一号国宝”毁于大火

作者:薛巍

​韩国“第一号国宝”毁于大火0( 2月11日,首尔一号国宝崇礼门焚烧现场 )

“全体国民通过4个小时的现场直播眼睁睁地看到了崇礼门着火的情景。这不就是‘韩国版9·11’吗?”

韩国“第一号国宝”崇礼门在2月10日晚突发大火,虽然消防部门出动了330名消防员和95辆消防车,历经610年风霜仍然屹立不倒的崇礼门仍被烧毁。崇礼门始建于1395年,历经3年完工,是首尔目前保存时间最长的木质建筑。

2月12日,韩国文化财产厅厅长俞弘浚向总统递交辞呈,他在记者会上说:“我认为有人要对让全国国民陷入悲痛的一号国宝崇礼门烧毁事件负起责任,而这一责任应当在文化财产厅厅长身上,故决定辞职。”

根据现场目击者们对纵火嫌疑人的特征描述以及对文化遗产纵火前科犯人的筛选调查结果,警方于11日晚在京畿道江华岛拘捕了最大嫌疑人蔡宗基,他对纵火烧毁崇礼门一事供认不讳。10日晚20点45分许,蔡宗基爬上崇礼门西侧斜坡,利用折叠式铝制爬梯到达二层阁楼后,将装在1.5升塑料瓶中的烯料洒在地板上,用一次性打火机点燃,导致崇礼门上下层全部烧毁。蔡宗基曾于2006年4月在昌庆宫文政殿纵火,导致天花板被熏黑,造成400万韩元的财产损失,被判缓刑。这位70余岁的老翁之所以纵火,是因为2001年他的房子因为修路被国家征用,他固执地要求当局提高赔偿金额。2006年3月,他的房子被强制拆除。

灭火和消防措施不到位是崇礼门被烧毁的原因之一。韩国消防专家说,当木瓦房着火时是瓦下的木材在燃烧,即便向瓦上和屋内喷水,瓦下面一段木料的火势也不会轻易熄灭,因此发生火灾时应打碎瓦片灭火。但因崇礼门本身是第一号国宝,消防当局踌躇不前。

另外,崇礼门的灭火设备只有8个手动灭火器,没有配置洒水器和感应器等灭火设施。相对的是,日本将每年的1月26日定为“文化财产防火日”,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的建筑物内外会安装烟雾感知器、火花感知器、温度感知器等215个感知器,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设施会立刻感知到,和警报系统相连的电脑上也会立刻通过画面显示出火灾地点。

崇礼门毁于大火,韩国媒体严厉批评政府在文物保护方面存在失职。“可以说,崇礼门的灾难迟早都会来。漏洞百出的国家系统最终使崇礼门葬身火海。”《朝鲜日报》12日的社论说,“受托管理一号国宝的首尔市2005年表示要将崇礼门还给市民,于是在周边修建了广场,2006年还面向普通人开放了中央通道。崇礼门虽然成为任何人都能靠近的地方,但中区厅只在平日派3人、休息日派1人从10时到20时到这里工作,而在这些人下班的夜晚期间,只能依靠无人警卫企业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和红外线感知器进行监视。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具备越是开放越要制定严格保护对策的常识。文化财产厅大吹大擂地说,花费200亿韩元,两三年内就可以将崇礼门恢复原貌,从此番言论可以看出,他们根本不了解文化和文化财产的意义本身。”

从几年前开始,露宿者一到夜里就会随便爬上崇礼门的城楼,在这里睡觉、煮方便面和喝酒。露宿者透露说,他们把从工地偷来的两个梯子搭在闭路电视摄像头拍不到的崇礼门侧面的两个角上,频繁进出。2005年,管辖崇礼门的首尔中区厅每月只付给警卫公司12万韩元,这相当于一套雅致的单独住宅需要的警卫费用。“让无人警卫系统负责一号国宝的夜间警卫本身就已经很荒唐,而连这个也只是普通家庭的警卫水平。”从2月份开始,管理部门又把警卫工作交给了一家目的在于宣传、主动免费负责的公司。■ 大火国宝韩国第一号

下一篇: 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