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46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S股的年关
“S股”是对未完成股改的“一小撮”上市公司的称谓。在证监会“2007年完不成股改将出台更严厉处罚”的限令下,S股到了年关,大小股东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上石化小股东大闹股东大会就是一个典型。
2007年12月17日,中石化下属两大子公司S上石化和S仪化宣布进入股改程序。但大股东这次提出的仍是曾被否决的“10送3.2”方案。大股东解释,这个对价已经优于其他公司股改送股的平均水平,并且,由于公司是“央企”,给流通股东送得多,会有“国有资产流失”之嫌。12月19日,S*ST聚酯宣布公司成功完成股改,并且流通股股东的赞成比例高达85.21%。但细看该公司对价方案,流通股股东仅获得了“10送1.45股”,可谓历次股改之中较低的对价比例。
小股东曾希望的“以时间换金钱”正成为泡影,股改早不是热点,慷慨的大股东几近绝迹,持久战令流通股股东疲乏不已,只得就范。
四富豪论涨跌
香港地区股市进入调整,恒指跌宕起伏,富豪圈中于后市涨跌看法颇有分歧。
2007年12月19日,信德集团主席,赌王何鸿表示维持其较早前对香港地区股市的预测,称恒指很快会到30000点,2008年甚至会高达40000点。他表示,香港地区股市会“一路好”。而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对后市的判断则非常审慎,表示恒指年底会在27000点至30000点间上落。这是继恒地主席李兆基调低香港地区股市预测后,又一位富豪看低后市。有着“亚洲股神”盛誉的李兆基表示年内至多35000点,或是仅仅停留在30000点附近。他的分析是,内地打击热钱通过地下钱庄等渠道赴香港地区炒股已对市场产生影响。
华人首富李嘉诚则以实际行动向外界表明了其对市场前景判断,按香港证券联合交易所披露数据,李嘉诚及旗下长江实业等公司于2007年12月14日以每股6.06港元的价格减持中海集运2.5亿股,同时以每股24.8港元的价格减持中国远洋0.89亿股。两项合计,套现高达37亿港元。
主权基金大抄底
继花旗和瑞银后,摩根士丹利成为第三个被拯救的对象,接下来,美林可能成为第四家接受海外注资的西方金融机构。而这些资金基本来自亚洲的主权基金。
2007年12月19日,中投公司宣布将购买约5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公司发行的一种到期后须转为普通股的可转换股权单位。这次投资不同于投资黑石,根据双方协议,这种可转换股权单位的期限为2年7个月,转换时间为2010年8月17日。按照年息9%按季支付利息,到期后必须转换为摩根士丹利公司上市交易的股票,转换价格最低不低于参考价格,最高不超过参考价格的120%。参考价格由2007年12月17日开始的这一周确定。股权单位全部转换后,中投公司持有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股份将不超过9.9%,将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亚洲央行持有约3.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其中部分分流到了主权基金。4次连贯的收购预示着亚洲充盈的财富的回流,而“次级债”危机正提供了亚洲资金回流的契机。
第6次降息的暗示
2007年的第6次加息远比前5次复杂,也更耐人寻味。此次加息的一个特点是短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涨幅度较大,而中长期存款收益变动较小: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此次由2.88%升至3.33%,上涨幅度为0.45%,而5年定期利率上涨仅为0.09%。
短期存款加息,而活期存款降息,其针对存款活期化的政策目的明显。前5次加息,都没有起到抑制存款活期化的趋势,40%以上的存款以活期的形式存在银行,这部分资金可以随时用于投资,不利于调控流动性。通过上调定期利率、下调活期利率,可以起到鼓励定期存款的作用。但储户把存款从活期转换为3个月定期,最大影响当是股市等“流动性”最强的投资场所,房地产等周期较长的投资不会受此影响。
减少了活期存款比例,也就降低了银行的存贷差。于是降低活期利率,以抵消对银行业绩影响。
低估10倍的CPI
1978年的职工年平均工资615元、月平均工资51.25元,这些钱若换算成现在的购买力,则需乘以历年CPI累计的增长率。以2005年底为例,2005年城市居民消费定基指数503.2,除以作为基数的1978年的100,1978年的职工工资被换算成2005年的257.87元。
1978年的50元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妨借用《北京志物价志》,《上海价格志》和《广州市志物价志》,2005年食品类价格大约平均是1978年的10倍左右,除家用电器类价格上升幅度较小外,其他商品价格大都在1978年的10倍以上,其中医疗、教育、住宅更是涨幅惊人,达到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涨幅。其实直观的感受,50元在1978年能做到的事在现在用250元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每时每刻国家统计局的调查队都对成千上万的商品价格做调查,但长期看,一定有很重要的因素漏掉了。
真摔,假摔
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广州11月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10433元/平方米,环比10月均价下降9.9%,单月降幅为广州近两年未有。广州和深圳,两个南方城市的房价出现明显下降。地产大佬也纷纷断言,拐点已现。
但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11月,“国房景气指数”为106.59,再创3年来的新高。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8%,虽然是半年来涨幅首次低于1%,但仍呈上涨态势。基于这组数字,有人认为,所谓下降,不过是房地产商面对宏观调控的“集体做戏”——假摔而已。
深圳的房价下跌,是因为那里的投机过甚,2007年上半年,房价每月都以10%的幅度上升,过度投机自然引爆泡沫。而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大的经济运行环境是通胀和收入增加,以及强劲的需求支撑着房价。2008年,全国每年1个百分点的城市人口增长不会减缓,年均260万对结婚人口不会减少,如果说房价下跌,很可能是经济适用房比例增加,拉低了平均房价。
分红转开双诱惑
2007年12月18日,易方达旗下基金科讯终止上市,成为本年度最后一只“封转开”的基金。此前,基金景阳已于12月11日谢幕,转型后的大成景阳很快完成集中申购。2007年共有19只基金完成了封转开的路程。
除了封转开,2008年初封闭式基金还将迎来分红潮,近3年的牛市让封闭式基金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据统计,以大盘基金为例,除2007下半年已经分配的200亿元红利外,25只大盘封闭式基金积累了1000亿元左右的分红筹码。比如基金泰和,从2005年7月8日到2007年12月11日,基金泰和二级市场投资收益率达到1021.93%,成为首只“3年增长10倍的基金”。这只是一个起点,2008年上半年大多数封闭式基金将达到净值增长10倍的空间。2006年,证监会出台了封闭式基金强制分红的规定,按照规定,在年度结束4个月内,封闭式基金必须对年度已经实现收益的90%给予分配。高分红的预期已是越来越近。 经济消费银行金融摩根士丹利理财投资封闭式基金存款理财股改市场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