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们叫It Girl
作者:李孟苏威廉王子的女友凯特·米德尔顿刚过了25岁生日。生日之前,小报《镜报》送给她一份生日礼物:情敌名单。名单上的6位姑娘不仅相貌不输给凯特,且出身非亿万富豪即世袭贵族,家族背景更要远远好过平民女孩凯特。这不过是小报唯恐天下不乱的惯用伎俩,凯特暂时还是占优势的。情敌名单上的6位It Girl,威廉从小见得多了,目前他大概觉得凯特这种还没见过太多世面、相对单纯的女孩更有新鲜感。
It Girl还有名称是JJ-Set,也就是Junior Jet-Setters,“年轻的乘坐喷气式飞机的阶层”之意。在20世纪50年代,只有有钱人才能经常乘坐喷气式飞机旅行,这一生活方式便成了富人的代称。It Girl一说则源自好莱坞,默片明星克拉拉·鲍(Clara Bow,1906~1965)是第一位It Girl。克拉拉是20世纪20年代好莱坞最耀眼的女明星,迷人性感,富有活力,机智幽默。她是好莱坞塑造出来的第一位对流行文化起到革命性影响的性感女神,她的细眉毛、立体几何造型的眼影、颜色对比强烈的化妆改变了美容潮流。重要的是她是银幕上第一个不以楚楚可怜换取男人注意的女人,于是又被女权主义者树为女性解放的榜样。1927年,派拉蒙公司将英国女作家伊莉诺·格林(Elinor Glyn)的小说《It》改编成电影,克拉拉饰演主角。影片大获成功,克拉拉也抵达电影生涯的高峰,人们开始用“It”一词来形容克拉拉这一类在社会生活中引领风骚的新女性。沿用至21世纪,“It Girl”更多指因为姓氏有名而有名的女孩,年轻美貌的她们未必有克拉拉的品位和个性,却比前辈更世故,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It Girl阶层,每时每刻都有传奇发生。4年前,英国房地产界亿万富豪彼得·贝克威茨的外孙女安诺什卡过16岁生日,决定送自己一份礼物:先去巴黎血拼,然后在巴黎时髦的猴子俱乐部举办舞会。那个月她还是《清谈》杂志的当月宝贝。现年20岁的安诺什卡小姐有个36岁的妈妈叫塔玛拉,她是影星、八卦专栏作家、电视主持人,从十几岁到现在一直是英国最著名的It Girl。女儿过生日,妈妈大方地花125万英镑在伦敦最高尚的街区切尔西买了套公寓送给女儿,让她从窗子里就能瞧见优雅的国王路。有这样的外公、妈妈,It Girl没有理由不穿上迪奥或Ungaro的礼服,和其他喷气式飞机阶层的女孩——可能是戈尔巴乔夫的孙女、安妮公主的女儿、布什总统的侄女、摇滚歌星洛德·史都华或米克·贾格尔的女儿、强生集团的女继承人,喝香槟酒聊天。
今天的It Girl女孩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进入了上流社交圈。这些超级富裕的21世纪小女孩们,栖息在大洋两岸,经常飞越大西洋,或在欧洲大陆上穿梭,忙于出席派对、舞会,到顶尖设计师的工作室试衣。她们的旅行要非常有型。前辈It Girl有个叫塔拉·帕尔玛-托普金森(其实今年不过36岁)的,常常说一句话,她心目中的天堂是“上了飞机后永远不会向右拐”,即永远坐头等舱,她那个年代头等舱在飞机舱门的左侧。
世事沧桑,现在,按航班时刻表出行是太20世纪的老土做法。如今旅行唯一可取的方式是乘坐私人飞机。新一代喷气式飞机阶层唯一要考虑的事情,是选择哪个机场起飞、降落,是皇家空军机场还是什么。“亲爱的塔拉,在8座的私人飞机NetJet上,是不能向左拐的,除非你想开这架飞机。”著名专栏作家西蒙·米尔斯提醒说。24岁的奥林匹亚·斯卡瑞对从伦敦前往皇家空军机场的路再熟悉不过了。奥林匹亚是美国儿童文学大师理查德·斯卡瑞(Richard Scarry)的孙女,自小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中美丽的小镇格施塔德长大,长大后在伦敦学习电影制作,现当模特儿,和凯特·莫斯同属一家经纪公司。她爱穿马克·雅各布斯的时装,和有名的唱片制作人约会,上大学没有课的时候,就搭乘吹牛老爹的私人飞机去地中海的伊微沙岛漫步、露营,是个标准的年轻的喷气式飞机阶层。
值得八卦的、标准的It Girl,是这样一类人:说国际口音,因为她可能出生在日内瓦,在巴黎和威尼斯度过童年,又在纽约和英国私校接受教育;每人至少在疯狂派对上有过一次失控行为,出过一次丑;故意让身上的约翰·加利阿诺礼服走光制造噱头,要么干脆不穿内裤(比如巴黎·希尔顿);在赛马会上脱光上衣骑马;和男朋友之外的人鬼混,不停地制造绯闻;她们的工作似乎只是为了给下面问题一个答案:那些高级定制时装到底都是谁在穿?
按畅销书《时尚受害者》中的说法,It Girl是“新资本主义文化”的产物,带着天生的傲慢展示自己的优越和特权。21世纪的It Girl,是耳闻目染塔玛拉、塔拉的各种八卦长大的一代,一旦长到一定年龄,必定会模仿她的生活方式。她们的祖辈幸运地挣了很多钱,进入上流社会,成功改变了血统,成为新兴贵族。她们基本不干什么事,就因为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姓氏,自己也变得很有名。因此,It Girl认为她们的生活方式是上帝赋予的权利,“有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妮可·里奇的话),并且热切地追逐这种权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巴黎·希尔顿。她虽然号称饭店帝国的年轻继承人,实际上不是长房长孙,若干年后分到她名下的财产并不会有想象的那么多。但是她世故、狡猾,利用绯闻、丑闻和姓氏,以光速闻名天下。
( 塔玛拉·贝克威茨至 今仍是名声响亮的It Girl )
有头脑的It Girl才不会像希尔顿那么笨,她们知道聪明地借用姓氏的光芒。保罗·麦卡特尼的女儿斯泰拉在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时装设计,她的毕业作品展,亲爱的“甲壳虫”爸爸请来了麦当娜、格温妮斯·帕特罗等明星来为女儿捧场。辞去法国奢侈品牌克罗伊(Chloe)设计总监一职后,老爸又用金钱鼎力支持她创建自己的时尚王国。20岁的餐饮业千金玛丽莎·蒙哥马利正在伦敦的大学里念英语文学和戏剧专业,2年前推出了自己的内衣品牌“魅惑小猫”。她的教父可是内衣大品牌Knickerbox的创始人,自然成了她的幕后支持者,帮她建起原料供应和销售链。玛丽莎又找来闺密——米克·贾格尔的女儿、名模丽兹等It Girl拍平面广告,“魅惑小猫”轻松打进伦敦西区的高档商城,价格标到30~90英镑。
豪门中最精彩的故事就是由一代代It Girl演绎出来的。她们为有私人飞机梦想,口袋里只有经济舱座位钱的人提供了常谈常新的八卦。圣丹斯电影节上放过一部纪录片《新一代喷气式飞机阶层》,里面记录了美国超级富豪家的It Girl——唐纳德·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媒体帝国君主兼纽约市长迈克·彭博的女儿乔治娅等人的生活。电影中说,It Girl最大的焦虑是担心被剥夺继承权;影片还对“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一普遍看法提出了怀疑。
伦敦最著名的3位It Girl
苏菲·达尔
( 娱乐明星、It Girl塔 拉·帕尔玛-托普金森的 父亲是查尔斯王子的密友
)
苏菲·达尔给伊夫·圣·洛朗的鸦片香水拍的全裸平面广告引起的争议足以让这个广告载入传媒史册,以至于“达尔”的姓氏成为香艳的代称,她外祖父、《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作者罗尔德·达尔地下有知会有何感想?苏菲四五岁时,住在外公乡下的家“吉普赛屋”,每晚睡觉前听外公讲故事“巨人用喇叭把梦吹进孩子的卧室”。1982年出版的《好心眼的巨人》是罗尔德专为苏菲写的,书里有个叫“苏菲”的小女孩。罗尔德的书至今大受欢迎,2005年仅在英国一地就销售出400万册,为子孙带来永远也花不完的钱。苏菲享受了殊荣,就必须承受妈妈丑闻带来的痛苦。苏菲的妈妈泰萨也是著名小说家,她家里的氛围,苏菲私立学校的同学莫丽·容-法斯特描述说,“难以置信地优雅,充满了干花、英式小烤饼、印度教圣歌、薰香和名人”。苏菲曾经和米克·贾格尔恋爱,现在的男友是美国头号整容医生的儿子。28岁的她也写小说,要强地想创造出波大脑子也大的童话。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将于今年春天出版。
奥林匹亚·斯卡瑞
奥林匹亚·斯卡瑞做模特儿纯粹是玩票。她上中学的时候,每天放了学都要去购物,她轻巧地说“上帝知道谁为我买单”。父母离婚后,她来到纽约母亲身边,和尼基·希尔顿成了闺密,16岁二人便以放浪形骸闻名于纽约各夜店。18岁,她和英国著名音乐人内尔利·胡珀(Nellee Hooper)约会。2年间,小报记者在每一个上流社会的派对上都能拍到她醉醺醺的照片。她这样解释:“我们两人都爱旅行,所以我们跑了很多地方,找到了很多乐子。”奥林匹亚说她和希尔顿根本不是一路人,她的爸爸哈克·斯卡瑞(Huck Scarry)是艺术家而非商人,她也想成为艺术家。她当然不愁作品的销售问题了,她是特权阶层。
杰斯敏·阿尔·法耶兹
1985年,老法耶兹收购伦敦最奢华的商场哈罗兹百货,他的女儿杰斯敏时年5岁。杰斯敏从圣马丁艺术学院时装设计专业毕业后进入哈罗兹时装工作室做学徒。2002年她发布个人新装处女秀,其品牌Jasmine di Milo随之进入哈罗兹,并在全球81家商店出售。2006年秋季,她参加了巴黎2007春夏时装周,秀场选在温莎公爵夫妇的旧居温莎别墅。 苏菲It克拉拉it girl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