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与母校只是一场交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叶雷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个调查显示,不少受访学生都表示对母校没有太多印象,甚至认为自己与母校的关系“只是一场交易”而已。
以我7年的学习生活和现在作为大学辅导员的见闻,我非常认同这个调查结果。首先是高校的管理与服务让学生深感不满。我有一个学生,大三时修完大学所有课程,考上某大学的公费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办手续过程中,学工部、教务处都是层层“把关”,我和学生一起找院长帮忙,经过很多努力才完成基本手续,最后财务处也来了,说是提前毕业也占用了教育资源,非要把大四的学费交清,可怜了我这个贫困的学生,最后还是我帮他借钱才提前毕业。这或许只是个案,但折射出了学校“以生为本”流于形式的现实。
学校又是怎样教学生做人的呢?上课的老师,有的在课堂吸烟,有的上课接手机,还有的迟到、提前下课。课表上是教授、副教授的名字,上课的却是他的研究生。有的老师强迫学生买自己编的教材,不买不能及格。在就业时,不惜一切手段鼓励学生“就业”,在教学评估时,要辅导员保证学生怎么回答……所以,有时候,我也非常同意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的偏激说法。既然如此,怎么能对母校产生感激之情呢? 升学考试大学母校
上一篇:
一名铁路员工眼中的春运
下一篇:
给孩子补“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