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财(82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消费·理财(822)0暂停投资移民

李嘉诚重组并迁移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注册地的波澜未平,香港特区政府又宣布,从1月15日起暂停“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2003年起,香港政府为了吸引外来资本,开启了投资移民政策,门槛是650万港元,住满7年,就可以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政策规定,不接受内地移民,但很多内地人通过到第三国拿居留权,再移民香港。而投资方式,2010年前允许买房,这就加剧了香港房价上涨。过去十余年香港资产泡沫膨胀,普通市民的生活日艰,社会矛盾加深。

消费·理财(822)1外贸新常态

2014年12月进出口数据双双回升,出口总值2275.1亿美元,同比增长9.7%,超出预期的增长6%;进口1779亿美元,下降2.4%,好于预期的下降6.2%,贸易顺差496亿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3.4%,未达到年初7.5%的增长目标。12月的小幅回升与欧美和日本的需求加强有关,但更多的是油价暴跌带来的进口激增,趋势难以持续。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无法支撑我国外贸的高速增长。中国对外贸易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高速区间,预计2015年目标将下调至6%。

消费·理财(822)2比特币式微

1月14日比特币崩盘,盘中最大跌幅近20%,创2013年以来最大跌幅,以美元计价的比特币跌破200美元关口,而过去一个月比特币的贬值则接近50%。比特币在2013年经历了超过百倍的暴涨,但在2014年却出现超过70%的暴跌。英国知名理财杂志《Money Week》进行了2014年最差投资盘点,比特币高居榜首,排名甚至在原油之前。巴菲特曾建议远离比特币,认为这是一场海市蜃楼,比特币只是一种传递货币的方式,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

消费·理财(822)3高债务低通胀之亚洲

全球遭遇通缩之忧,亚洲国家却缺乏应对之策。摩根士丹利的统计显示,不包括日本,亚太地区的债务/GDP从2007年的147%升至2013年的203%,而中国和韩国等7个国家的债务/GDP接近或者超过了200%,其中大部分的增长来自公司。当实际利率很高时,只有公共部门或政府关联企业可以承担杠杆。于是,亚洲快速积累的债务近年来阻碍了各国央行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来对抗通缩,让私人投资陷入低迷。当务之急,亚洲需要学习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鼓励私营部门投资和加快生产力的增长。

消费·理财(822)4铜也崩盘了

大宗商品暴跌潮中,相对抗跌的铜也崩盘了。1月15日伦敦铜在亚洲市场早盘突然自由落体式暴跌,最高跌幅达8.7%,这触发了矿业股的抛售。出于对最大消费国中国的经济担忧,今年以来伦敦铜已经跌了12%。在此次铜价暴跌前,世界银行下调了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并提到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可控的放缓”。投资界,铜被称为“铜博士”,是衡量中国经济的重要指针。铜价是近一两年来大宗商品中表现相对坚挺的。2014年原油暴跌了46%,煤价跌了41%,铁矿石重挫51%,而铜只跌了14%。 消费理财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