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财(82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消费·理财(821)0倒奶风波

牛奶突遭过剩,奶农不得不倒奶,国际原奶价格的下跌是源头。2014年以来包括新西兰、欧盟在内的进口奶粉大幅降价,其中原奶价格跌幅达到30%至40%,进口大包奶粉的价格则遭到了腰斩,年初新西兰进口大包奶粉完税价格在每吨5.5万元左右,年末则降至1.8万至1.9万元之间。2014年1~9月,全国乳制品进口量同比增长36.5%。2013年全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为27公斤,仅是发达国家的1/10,此时的牛奶过剩似乎说不过去。奶制品消费停滞不前,关键还是奶制品的高价策略阻滞了消费。

消费·理财(821)1首例违约

深圳地产商佳兆业未能偿还4亿港元汇丰提供的融资贷款,成2015年首例违约。因涉嫌深圳落马政法委书记蒋尊玉案,佳兆业董事会主席郭英成辞职,从而触发了强制性提前还款。佳兆业以运作城市旧改项目闻名,其快速扩张与深圳政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去年11月后,佳兆业多个楼盘遭当地国土部门限制交易。违约还使佳兆业集团5只离岸债券迅速变身为“垃圾债”,债券价格自去年10月中以来一路暴泻,平均价格已经由1美元的债券面值腰斩至40美分以下。

消费·理财(821)2300%收益

私募前十座次,在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发生剧烈变化,2013年的冠军创势翔1期成功逆袭,以一个月57.42%的净值涨幅,将徐翔管理的泽熙3期掀下冠军宝座。创势翔在最后的排名肉搏战中,以做短线制胜,几乎参与了当时市场的所有热点。黄平管理的创势翔1号连续两年夺冠,也成为唯一一家连续两年夺冠的私募。此前,仅有上海呈瑞投资的呈瑞1期曾经打破过“冠军魔咒”,2011年夺冠,2012年排名第三。对于新私募来说,排名靠前是规模扩张的必备基础,基金经理往往在个别品种上控制规模,“血拼”排位。

消费·理财(821)33100万吨原油

2014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超过3100万吨,比之前创下的月度进口纪录高位还高出逾10%。据路透测算,2014年为战略石油储备而额外进口的原油高达1.24亿桶,这是2013年中国为战略储备补充的6100万桶的两倍多。但中国的大量买入并未支撑起国际油市,这为2015年的油价投上阴影。中国的石油储备计划约为6亿桶,相当于90天的进口量。随着储备基地中的可用空间迅速被填满,中国进口石油的速度或下降。

消费·理财(821)47万亿元基建

经济增速放缓,国务院再启基建“引擎”。据披露,2014年底已批准总投资额逾10万亿元的七大类基础设施项目。这份由发改委编制的七大类投资包含400多个项目,今年开工项目预计约300个,投资额达7万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5.8万亿元,带动GDP增长3.1%,新增的7万亿元基建无疑对保增长作用巨大。1单位的基建产出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但和房地产比较,112单位基建投资额才能替代100单位地产投资额的下降,“保增长”基建投资的成本更大。 进口消费理财投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