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承受的版面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成都 王江蓬)
我所在的大学是当地一所还算小有名气的学校,无论如何,被贴上“985”标签的学校数量是有限的,因而,说起来还有那么些牛气。早些时候,学校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不是这般“白茫茫”的景象,如今,所到之处,但凡视之所及便会看到横着的“论文代发、价格同行业最低”等粗大字样的传单,当然少不了的还有论文代理的联系方式。我也时不时瞅上一眼,因为实在无法拒绝亮堂刺眼的白色,我也只是不经意地瞄一下,因为它实在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
不知从何时起,学校承袭了这样的施教方针,以文科为例,方案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毕业答辩前,除完成学位论文外,须公开发表一篇本人为第一作者,且以所在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的研究论文,博士毕业则须至少发表三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部分文科类专业还要求硕士生在读期间,须发表一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方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混迹于高校的人都知道,这种级别的刊物对老师来说尚有难度,学生投递的稿件,大多石沉大海。既定方针犹如晴天霹雳直击研究生们的脑门,因为首先挂虑于心的是能否顺利毕业的问题。
另外,学校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也“激励”他们在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或更高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倘若学生能如此,那么,保送研究生、评奖学金、评优等福利事项的把握程度会大大增加。既可得奖评优,又能顺利毕业的美好愿望是每个在校硕、博士生渴望去实现的,所以,也才有了明目张胆贴出的可以议价的论文代写代发宣传单。
身边的朋友闲来无事,有时会私下会会那些所谓的论文代理机构。据代理们说,在CSSCI这种水准的刊物上发表一篇4500字左右的论文至少需6000~8000元,这是属于履行“正常”的投稿、审稿、发稿流程,一般投递稿件后半年内可见刊。然而,人人都有着急的时候,在高校亦是如此。倘若恰逢教师在某一阶段要评定职称,学生要评定奖学金,那么所谓的“加急型”稿件服务便可雪中送炭,当然,价格也不菲,一般每篇在1万元以上。
听完这些,我目瞪口呆。我本清贫,更无心此事,只是对我们的教育考核体系、评定机制扼腕叹息,更对低级、功利的学术腐败忧心忡忡。多希望这样的事例只是个案,哪怕有人说是小题大做。每一个来到高校的学子,他们的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是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倘若不能在宁静、纯粹的氛围下追寻属于内心深处的平静,而是为功利、为负担、为任务所累,可想而知,教育致贫不只在于学费,也在于版面费。交付巨额版面费后,我们的学术,我们的创新还会剩下什么? 不可版面费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