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颗像丽兹酒店一样大的钻石
作者:何潇( 电影《蒂芙尼的早餐》剧照。奥黛丽·赫本佩戴的钻石项链,其上镶嵌着蒂芙尼公司的“镇店之宝”——“蒂芙尼传奇黄钻” )
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珠宝电影”,大约要数《蒂芙尼的早餐》了。尽管这部电影说的并非珠宝,蒂芙尼珠宝店也并不真的为其客户提供早餐,但自奥黛丽·赫本拿着咖啡杯和面包圈站在蒂芙尼橱窗前那一刻开始,这两者已被永久地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诞生的,是珠宝与电影关联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张海报,拍摄于1961年。在海报上,身穿小黑裙的赫本坐在早餐桌前,桌上摆着精致的早餐用具,华丽考究——但画面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佩戴的钻石项链,其上镶嵌着蒂芙尼公司的“镇店之宝”——“蒂芙尼传奇黄钻”(Tiffany Diamond)。
赫本是第二位——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位佩戴过这枚钻石的人。在她之前,有过同样幸运的是纽约社交名媛玛丽·怀特豪斯夫人(Mrs.Mary Whitehouse)。1957年,在罗得岛纽波特(Newport)举办的蒂芙尼舞会上,怀特豪斯夫人佩戴了一条昂贵的钻石项链,其上镶嵌的便是这枚“蒂芙尼传奇黄钻”。继怀特豪斯夫人与赫本之后,再也没有哪位幸运儿得以一亲香泽。人们普遍好奇的是,怎样的女性才能成为“戴蒂芙尼黄钻的女人”?“目前,我们没有计划将‘蒂芙尼传奇黄钻’出借给任何人佩戴。”蒂芙尼公司首席宝石学家梅尔文·柯特立(Melvyn Kirtley)对本刊说。在蒂芙尼公司里,他担任主要发言人一职,同时也为开发全球高级珠宝鉴赏家和收藏家等客户关系提供帮助。
作为这家老牌珠宝屋最为重要的珍藏,这颗稀世之宝以“巨大”和“璀璨”闻名于世——“一颗像丽兹酒店一样大的钻石”,菲兹杰拉德的小说名或许非常合适用来描述这颗黄钻予人的感受。“这颗传奇的钻石是世界上最大、最夺目的黄钻之一,已经流传了八代,是蒂芙尼品牌的象征,代表着蒂芙尼作为钻石权威的荣誉和对于品质和工艺的最高标准。”柯特立告诉本刊,“另一个有趣的点是,‘蒂芙尼传奇黄钻’是全世界唯一一颗以品牌名称命名的钻石,也是目前全世界对公众开放展览的最大黄钻。在蒂芙尼纽约第五大道旗舰店里人们可以看到它。”一个多月前,“蒂芙尼传奇黄钻”首次亮相中国,在蒂芙尼北京国贸三期的旗舰店里与公众见面。
楚门·卡波特令更多的人记住了这家珠宝店,但蒂芙尼的名声却非因此而来。在小说出版之前,蒂芙尼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了。1940年,蒂芙尼旗舰店在纽约第五大道的第57街路口开门迎客,与其他经典建筑一样,它演绎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18年后,卡波特的小说《蒂芙尼的早餐》出版。小说主角霍莉是一个性情欢快的交际花,每天清晨,她都来到第五大道的蒂芙尼橱窗前,以获得“精神满足”。穿梭在这里的许多路人——以及后来的许多影视角色(比如《欲望都市》里的夏洛特),都像霍莉一样,相信这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奇妙之地:“在这里,一切美梦都能成真。”
19世纪30年代,美国还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新兴国家,诞生不过60年。这块新鲜的土地吸引着四方的梦想家,其中包括年轻的查尔斯·路易斯·蒂芙尼(Charles Lewis Tiffany)。1837年初,蒂芙尼在下百老汇开办了一家独具特色的店铺,出售稀有的精品,这便是最早的蒂芙尼。在19世纪下半叶,这家珠宝店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其快速成长,与两次重要收购息息相关。
( 全新镶嵌设计的“蒂芙尼传奇黄钻”(Tiffany Diamond)项链及设计终稿 )
1848年,法国爆发“二月革命”,法王路易·菲利普的“七月王朝”被推翻。这一年,蒂芙尼从法国贵族手中收购了大量顶级钻石,并将其打造成珍品——这奠定了其作为顶级珠宝商的地位。第二场轰动的收购发生在1887年。在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尼皇后那里,蒂芙尼买下了大量珍贵珠宝。其中包括一枚祖母绿胸针,是法国珠宝匠阿尔弗雷德·巴思德(Alfred Bapst)为欧仁尼皇后所做的设计。胸针的中央由18K黄金镶嵌一颗祖母绿宝石,两颗珍珠悬于钻石花叶之下,华美灵动。两次收购之后,蒂芙尼成为最大的买家,获得了全球的声誉。在纽约媒体那里,蒂芙尼被称为“钻石之王”。
在这两场事件发生的同时,南非兴起了钻石开采热潮。蒂芙尼在此时的表现亦十分积极,做过几次令纽约瞩目的钻石采购,但这些钻石的光芒,最终都被“传奇黄钻”的璀璨所淹没。1877年,南非金伯利(Kimberley)钻石矿开采出了一颗重达287.42克拉的黄钻原石。次年,蒂芙尼将其购入囊中。凭借这颗钻石,查尔斯巩固了“钻石之王”的名声,并为其品牌赢得了全球钻石权威之名。
( 奥黛丽·赫本1961年佩戴史隆伯杰设计的钻石缎带项链出现在电影《蒂芙尼的早餐》的海报上 )
收购完成后,这颗罕见的黄钻原石被运到了巴黎。在这里,蒂芙尼首席宝石学家乔治·弗雷德里克·坤斯博士(Dr.George Frederick Kunz)亲自监督其切割过程,但这并非一件简单的工作。“对于135年前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时的技术尚未发展到今天的程度。”柯特立告诉本刊,“坤斯博士用了一年的时间去研习、了解这颗重达287.42克拉的黄钻原石的结构,希望在切割时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它该有的璀璨与光芒。”
最终,这颗原重287.42克拉的黄钻原石被切割成了128.54克拉。切割完的枕形黄钻拥有82个切面,这是前所未见的。依靠传统的明亮式切割,能呈现58个切面,而切割完成的蒂芙尼黄钻,比其多出24个切面。切割好的钻石宽度超过1英寸,钻石顶部至底部长约7/8英寸。“就当时而言,这是最为先进的切割技术。实际上,为了呈现出最大的璀璨,原石的一半重量被牺牲了。是切工,而不只是大小,给这枚钻石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美感。它就像是被内部的火焰点燃那样,熠熠生辉。”柯特立告诉本刊。
( 让-史隆伯杰设计的镶嵌“蒂芙尼传奇黄钻”的Bird on a Rock石上鸟胸针 )
1879年,切割完成的黄钻来到了蒂芙尼的老家纽约。一开始,这枚钻石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公众关注,仅有小部分的人得以观赏到这颗珍宝。这或许是出于策略的考虑。在此时,非洲出产的钻石数目众多,鱼目混珠者也不在少数,多数人并不懂得如何鉴别真正的珍宝。“每一万颗钻石中大约有一颗是彩钻。这些五光十色的钻石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瑰宝,非常稀有。在彩色钻石中,黄钻的独特光芒犹如阳光一样璀璨纯净,这让它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彩色钻石之一。而在彩钻之中,能达到蒂芙尼标准的少之又少。”柯特立告诉本刊。
蒂芙尼是全球唯一一家提供全系列高品质黄钻珠宝的珠宝商,这得益于其与澳大利亚西部的艾伦代尔(Ellendale)黄钻矿建立的独家优先采购协议。艾伦代尔矿场以出产顶级黄钻闻名于世。像其他彩色钻石一样,蒂芙尼黄钻在蒂芙尼的宝石鉴定体系中分为三个颜色等级:中彩黄(Fancy Yellow)、浓彩黄(Fancy Intense Yellow)和艳彩黄(Fancy Vivid Yellow)。评级基于三个主要因素:色泽,即钻石的主颜色;色调,即色泽的深浅程度;饱和度,即色调的纯度。其他天然属性还包括光芒、火彩及黄色色泽一同呈现出的其他宝石所不具备的迷人活力。
( 为庆祝品牌诞生 175 周年,蒂芙 尼特别为“蒂芙尼传奇黄钻”赋 予全新镶嵌设计,呈现在一条奢 华的铂金钻石项链之上1901年,“蒂芙尼传奇黄钻” 在美国水牛城举行的泛美博览会上赢得最高荣誉 )
在19世纪末的纽约,“蒂芙尼传奇黄钻”的名声很快传播开来。1896年,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乘“圣路易斯号”邮轮抵达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在其停留期间,他听闻这颗钻石的名声,指名要欣赏这颗罕见的黄钻——蒂芙尼公司让他的要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纽约公众得以窥见这颗珍宝,则是在1955年。这一年,“蒂芙尼传奇黄钻”出现在第五大道旗舰店的节日橱窗之中。橱窗的设计者是设计师吉恩·摩尔(Gene Moore),黄钻被放置在悬浮的金丝天使手掌中,即使在街道对面,也可以看到钻石暖若骄阳的光彩。
另一方面,“蒂芙尼传奇黄钻”成为各大博览会上的明星。1893年,在芝加哥,它出现在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World's Colombian Exposition)上;1901年,在水牛城,泛美博览会(Pan-American Exposition)上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在1933至1934年间,人们在芝加哥“一个世纪的进步”(Century of Progress)展览上发现了它;必不可少的是1939至1940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蒂芙尼传奇黄钻”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迷人风采。
( 1901年,“蒂芙尼传奇黄钻” 在美国水牛城举行的泛美博览会上赢得最高荣誉 )
自其发现以来,到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蒂芙尼传奇黄钻”被镶嵌于设计作品之上的情况只出现过四次,其中两个作品出于蒂芙尼设计师让·史隆伯杰(Jean Schlumberger)之手,包括1961年出现在电影《蒂芙尼的早餐》宣传海报上的缎带项链(Ribbon Rosette),以及史隆伯杰为其1995年的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回顾展所设计的著名作品“石上鸟”(Bird on a Rock)。最近的一次镶嵌,发生在2012年。为了纪念和庆祝品牌175周年,蒂芙尼决定将这颗无价之宝重新镶嵌在一条钻石项链之上,项链总重逾120克拉,制作时间长达一年。
“在重新设计这条全新的‘蒂芙尼传奇黄钻’项链时,我们希望能体现品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蒂芙尼的设计师给予了它现代感的创新设计,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完美回应了他们的努力。从切割到完成,设计师和宝石学家对每一个细节都十分注意,让这条项链上的每一颗钻石,都会随着佩戴者的举手投足散发出光芒。”柯特立对本刊说。项链使用了超过100克拉的白钻,同时镶嵌了20颗Lucida钻石和58颗明亮式切割钻石。黄钻的镶嵌底座则由481颗闪亮钻石组成。
更多人关心的或许是“蒂芙尼传奇黄钻”是否出售的问题。在历史上,“蒂芙尼传奇黄钻”只出售过一次。那是1972年11月17日,蒂芙尼在《纽约时报》上登出广告,颇为幽默地宣称,这颗未经镶嵌的“蒂芙尼传奇黄钻”将以500万美元出售(约合今日2580万美元)。然而,这则消息的有效时间只有短短的24小时。“不知是出于经济原因,还是因为质疑这条信息的真实性,最终没有出现任何买家。这枚稀世黄钻依旧归蒂芙尼所有。”柯特立对本刊说,“如今,我们认为‘蒂芙尼传奇黄钻’是无价的,绝不出售。它永久的家,位于纽约第五大道蒂芙尼首层的陈列橱窗。”(文 / 记者 何潇) 黄钻一样钻石工艺璀璨像丽兹钻石蒂芙尼蓝宝石酒店一颗丽兹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