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来越精确的人类家谱
作者:袁越2013年生物学界最活跃的领域大概要算是考古人类学了,几乎每个月都有新闻上头条,不少新发现令人瞠目结舌。
先说传统的化石领域。考古学家们在乍得发现了一个距今700万年的古猿头盖骨,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久远的人类祖先头骨化石,对于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帮助很大。考古学家们还在肯尼亚发现了一块距今600万年的人类股骨化石,分析表明那时的祖先们已经可以直立行走了,这是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从猿到人的另一个关键变化是投掷能力的出现和完善。人类肩部的特殊结构使得我们能够以很快的速度挥动上臂,既稳又准地投掷长矛,正是这项能力的进步使得早期人类逐渐成为非洲大陆上最具统治力的猎手,最终把很多顶级捕食者淘汰出局。考古学证据表明,这一变化发生在200万年之前,那时的直立人的肩胛骨已经具备了现代人类的某些关键特征。
不过,去年人类学领域最轰动的事件莫过于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研究。此前因为古DNA测序技术不够完善,科学家们只能从尼安德特人的骸骨中提取出部分DNA片段,测序的错误也很多,得出的结论很不可靠。去年这项技术最终得以完善,科学家们测出了尼安德特人的全部基因组序列,准确性也大大提高,终于证明人类祖先确实和尼安德特人有过基因交流,而这种交流肯定发生在人类走出非洲之后。
基因分析表明,人类大约在6.5万年前走出非洲,进入中亚地区生活,这期间很有可能和尼安德特人有过接触。大约在4万年前,人类首次进入欧洲,此时更有可能和尼安德特人有过正面交锋。研究显示,人类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基因交流很可能发生过很多次,其中至少有4次留下了后代,导致欧亚大陆的居民含有1%~4%左右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科学家们还研究了这些外来基因片段的功能,发现大都和人类的皮肤和毛发构造有关。换句话说,尼安德特人很可能为人类贡献了御寒基因(比如浓密的毛发),帮助那些走出非洲的祖先们能够更好地适应非洲大陆之外的寒冷气候。此外,尼安德特人还把一些致病基因传给了人类,这些基因之所以会遗传下来,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同时带来了某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好处,具体情况还有待研究。
这个结果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安。要知道,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的理论基础就是不同族群的基因差异非常小,除了肤色等少数几种性状之外都是一样的。但是前文提到的结果说明,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非洲大陆原住民体内没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这就有可能推导出一些政治不正确的结论。不过,在人类学家们搞清楚尼安德特人到底给现代人带来了哪些基因,以及它们的功能是什么等问题之前,任何关于种族差异的讨论仍然是没有意义的。
去年底,又有一项新发现改写了非洲的历史。科学家们分析了南部非洲原住民科伊桑人(Khoisan)的基因组,发现他们竟然携带一部分欧亚大陆人特有的DNA。进一步研究显示,这次基因交流大约发生在3000年前,来自欧亚大陆的居民很可能通过海路直接进入了南部非洲,并且一直深入到了非洲腹地。如果这个结果最终被更多证据证实的话,非洲原住民和其他地方的居民之间的遗传差异就没有此前想象的那么大了。(文 / 文 袁越) 科学科普家谱尼安特人越来越精确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