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财(769)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消费·理财(769)0中央对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空前重视。会议列出了2014年农村工作的五大要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主要标志是,确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亿吨,同比增长2.1%,实现十连增,却出现了“丰年缺粮”。过去的10年中,除2008、2009两年国内粮食的产量大于需求外,其余年份均产不足需,且缺口呈日益增大的趋势。2012年中国粮食自给率已跌破90%。

消费·理财(769)112月24日,央行三周来首次重启7天期逆回购,当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7天下跌250个基点。资金面松动,很难具体说清是因为央行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还是财政存款投放的哪一个具体因素起了作用。但逆回购量小,作用应该不大,更多应是财政存款投放和央行SLO操作在起作用。财政存款通常在一年的最后一周集中、大规模地投放。而面对持续攀升的资金利率,央行此前已经投放3000亿SLO。终于,圣诞前夜,290亿元的逆回购完成了“平安果”的使命。

消费·理财(769)2在传统的圣诞消费季,美国的网购订单暴增。根据IBM Digital Analytics的数据,在去年圣诞节前的最后一个购物周,网上销售同比飙升37%。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预计,这个假日购物季,网上销售将增长15%,而实体店却吸引不到顾客。总体而言,假日消费的增速非常缓慢。整个销售季的销售量可能会增加2.4%,这是至2009年来的最低增幅。

消费·理财(769)3年末北京市二手住宅市场出现降温现象,在昌平、朝阳等区域内,业主挂牌报价和实际成交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下滑,单套房成交价格甚至骤降25万元,部分房源房价下降幅度超过了10%。此前,北京存量房连涨了20余个月,购房者的潜力已经被过度消耗。不过,一旦价跌,12月交易量有所上升,说明需求仍坚挺。

消费·理财(769)4100年前,1913年12月23日,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正式签署了联邦储备法案,美国金融机构从此迎来了第一个监管者——美联储。历史课本上说,美国人在1907年的大恐慌中领悟到了一个惨痛的教训,那就是有必要建立了一个“最后贷款人”,以免市场在恐慌中资金枯竭。但很显然,央行并没有履行好阻止金融恐慌发生的职责。大萧条前期,骚乱比美联储成立前的任何时候都要多,仅1933年就有近4000家商业银行倒闭。在2008到2012年的5年间,大约有500家银行破产。 银行消费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