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伯格:自我测量的自尊

作者:王星

(文 / 王星)

罗森伯格:自我测量的自尊0( 罗森伯格的理论先驱及导师库利 )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 Esteem Scale)是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自尊评价工具。同詹姆斯的自尊公式一样,它同样胜出在直白简单上,以至于所有人都可以像完成测试穿衣偏好之类的趣味问卷一样,轻松地在几分钟内为自己的自尊评分。

在学术界,美国社会学家罗森伯格(Morris Rosenberg)普遍被认为是詹姆斯之后最重要的自尊研究者。20世纪的自尊研究中存在两种基本的取向,即心理学取向和社会学取向。社会学取向的自尊研究源自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和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创始人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理论,这两位学者先后提出自我是“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是由随着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能力的发展与反思评价过程而形成的。他们因此强调自尊主要是一种在社会背景中形成的人际心理,对于自尊的研究应该将重点放在考量社会背景中他人对个体的反应,以及个体如何对他人的反应做反应,个体的自尊高低在这些互动过程中由社会接纳的程度所决定。

库利与米德的不同点在于:库利强调“重要他人”在这其中的作用,而米德则使用“广义他人”(Generalized Other)的概念。罗森伯格继承了库利、米德重视自尊的人际特征的学说,在1965年编写出“罗森伯格自尊量表”的同时,对5000名美国青少年进行了有关自尊的调查研究,并将结果集成《社会与青少年的自我形象》一书。他在书中写道:“自我形象是个体主观生活的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这一假设是该研究的出发点……社会类别将特有的生活风格、价值观、信念与观念系统强加于儿童,这些又以难以觉察而强劲的微妙方式成为儿童自我判断的基础。”

与强调“胜任感”(Competence)的以詹姆斯为代表的自尊的能力理论相对,罗森伯格的理论被后世归为自尊的价值理论。罗森伯格将自尊界定为一种建立在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感觉基础上的态度。他指出:“自尊表示的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或消极的定位。当我们说一个人拥有高自尊时,并不是指他有优越感、傲慢、自负、轻视他人、自认为了不起,而是指他自我尊重,把自己看作一个有价值的人。在欣赏自己的优点的同时,也承认自己的缺点,但期望克服缺点。”但承继了自尊的社会学学说的罗森伯格随即又很快指出:一个高自尊的人可以具有相当自我良好、很重要、很受尊重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具有这种感觉就能获得尊重,因为社会中的人需要依据认知来判断是非、遵守规则、调整行为而获得社会承认以及他人认可并最终产生自尊。

在后期著作《建构自我》中,罗森伯格将自尊的形成归纳为遵循四条基本原则:1.反思评价;2.社会比较;3.自我归因;4.心理中心性(Psychology Centrality)。其中,“心理中心性”是指:自我是一个由许多成分组成的相互联系、有组织的层次结构,人们倾向于将潜在有害的自我特征或认同置于自我系统的外围,将具有提升性质的自我特征与认同置于自我的中心,以这种方法保护自尊。在自尊的研究史上,罗森伯格的这一理论被认为是创造性地将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s)修改为自身防御机制(Self Defense Mechanisms)。这一机制的“战术”包括: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为自己可能受到谴责的行为寻找一个可以被社会接纳乃至赞誉的解释;补偿(Compensation),改换领域寻求成功以维护自尊;投射(Projection),将自己的不良特征归咎于他人;移植(Displacement),受挫于更强势的人后寻找更弱势的替罪羊;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压抑自己和他人皆无法接受的想法或欲望,潜意识里为了防止他人察觉反而表现出一种与内心想法背道而驰的行为,例如过度的自尊往往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压抑(Repression),将有害于自尊的冲动推入潜意识。简而言之,“我们视而不见那些威胁到我们自尊的信息;如果看见了,我们就不对它进行登记;如果登记了,我们就歪曲解释它;如果记住了,我们就降低它的重要性或使之合理化”。

罗森伯格:自我测量的自尊1( 罗森伯格的理论先驱及导师米德 )

罗森伯格的理论建立在他用自己设计的那张自尊量表进行的调查上。业界简称SES的罗森伯格自尊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原表格包括5道正向题、5道反向题,分四级评分,试图测量单维整体自尊。不过,1995年在一篇有关自尊的二维问题的论文中,加拿大心理学家塔法洛里(Romin W.Tafarodi)和美国心理学家斯旺(William B.Swann)指出,该量表实际上包含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维度:“与设想的这个量表是单维度的相反,因素分析表明量表中的项目可以压缩成两个相关但又明确不同的因素……具有两个潜在因素的证据表明,可能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自尊的维度,即整体自尊也许以两种不同的感受被体验。”这一点其实罗森伯格自己当年也有所发现:“通过我们的量表项目,反映出高自尊的表达是自己‘足够好’的感受。个体觉得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尊重现在的自己,但并不自以为是。”在罗森伯格看来,一个高自尊的人并非对自己完全没有负面的观念,只是这样的观念相对较少、程度较浅,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而低自尊的人常常只看到自己的弱点与不足。

早期与罗森伯格自尊量表相关的最富戏剧性色彩的测量结果体现在1971年出版、罗森伯格本人著述的《黑人与白人的自尊:城市学童》一书中。这是一场典型的发生在美国文化氛围内的测量统计,罗森伯格以大量测量数据提供了黑人的自尊并不低于白人的证据。当时人们通常认为,由于受到他人的消极评价,黑人在社会比较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自尊必然极低。但罗森伯格的测量数据反驳了这一成见。罗森伯格提供的解释是:黑人选择的反思评价并不是所谓的大众普遍评价,而是与自己交往密切的黑人的评价,这是一种“选择性互动”(Selective Interaction):“如果我们不看重或不相信他们的判断,那些意见对我们的自我概念的作用就会很小。”罗森伯格相信自己的量表可以适用于所有种族,但他当时并没有预见到文化上的差异可能带来的挑战。近年中国就有心理学者提出:量表中第八题“我希望我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是作为反向题出现的,但在注重“学无止境”的中国文化背景下,通常会被理解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该题应按正向题计分或直接删除,这样才能保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罗森伯格:自我测量的自尊2( 罗森伯格的理论先驱及导师米尔斯 )

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科尼斯(Michael H.Kernis)以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为基础,修改指导以后用来测量个体目前的、而非典型性的对自己价值的评价,以此作为对自尊的稳定性研究的基础。追本溯源,对于自尊的稳定性研究可以上溯至罗森伯格1965年用量表进行第一次试验时。对5000名美国青少年进行的调查使罗森伯格得出这样的结论:低自尊者“异常敏感于日常生活中那些会证实其缺乏能力的信息”。但此后十余年的研究数据却与这一设想并不一致:不是低自尊者而是不稳定的高自尊者最可能对威胁自我的事物产生防御性反应,稳定的高自尊者产生防御性反应的可能性最小,而低自尊者无论是稳定还是不稳定,防御性反应都介于两者之间。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森伯格设计了一张自我稳定性量表,要求受测者回溯评价自我形象的稳定性。罗森伯格的结论是:高自尊者倾向于拥有稳定的自我形象。然而科尼斯得出的结论却是:自尊的稳定性与自尊水平之间的相关度并不高,相关系数只有0.17~0.26。在心理学家们的测量室中,接受稳定性测量的自尊事实上更多地表现出了莫测的不稳定性。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开创了自尊测量的时代,随后又出现库珀史密斯自尊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缺憾感量表等等。与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声名远播形成对比的是,除了他的学说和教职,我们对于罗森伯格作为一个日常的人知之甚少,仿佛他已经用自己的生活验证了自己的“社会的人”的理论。罗森伯格相信,自尊作为一种自我态度是社会文化力量造就的,既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社会的动力。他的理论为自尊研究明确了一个新方向,但这套理论以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这件太容易上手的工具也暗示出某些危险的可能:当普通人对自己的认识被公认为对人类自身拥有认识能力的专业心理学家取代,人们会相信并热衷于种种测量结果,依据外界的判断裁定自我的位置。这样,文艺复兴时代谈论“人的尊严”的皮科(Giovanni Pico della Mirandola)为人类争取到的自由意志特权被荒置,自尊的外在显象被普及的同时,对自尊的判定反而成了少数精英掌握的知识。与此同时,掌握此间钥匙的人也不免间或产生一种幻觉,即可以通过外部的干涉、如同在实验室中一样批量培养出这样一些人,他们无需对自己的终极价值有所认知,但相信自己具备所在社会需要的自尊。

罗森伯格:自我测量的自尊3( 2002年3月22日,奥斯卡通过不懈努力建立起了自己的电信产业。罗森伯格以大量测量数据提供了黑人的自尊并不低于白人的证据 )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指示: 以下是一组有关自我感觉的句子,请按你的情况作答。

1=很不同意  2=不同意  3=同意  4=很同意

罗森伯格:自我测量的自尊4

我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基本上是与别人相等的。

I feel that I am a person of worth,at least on an equal plane with others.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我觉得我有很多优点。

I feel that I have a number of good qualities.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总体来说,我觉得我是一个失败者。*

All in all,I am inclined to feel that I am a failure.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我做事的能力和大部分人一样好。

I am able to do things as well as most other people.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骄傲。*

I feel I do not have much to be proud of.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我对于自己是抱着肯定的态度。

I tak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myself.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总体而言,我对自己感到满意。

On the whole,I am satisfied with myself.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我希望我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

I wish I could have more respect for myself.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有时候我确实觉得自己很无用。*

I certainly feel useless at times.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有时候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At times I think I am no good at all.

(1)非常同意(2)同意(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

注:“*”表示该测题要反过来计分。

罗森伯格:自我测量的自尊5

计分方法

1分=非常同意,2分=同意,3分=不同意,4分=非常不同意。

最低得分为10分,最高得分为40分。在10个条目中,第3、5、8、9、10五个条目的算分是反向的(即1分算作4分,4分算作1分;2分算作3分,3分算作2分)。

得分解释

10~15分

自卑者

你对自己缺乏信心,尤其是在陌生人和上级面前,你总是感到自己事事都不如别人,你时常感到自卑。你需要大大提高你的自信心。

16~25分

自我感觉平常者

你对自己感觉既不是太好,也不是太不好。你在某些场合下对自我感到相当自信,但在其他场合却感到相当自卑,你需要稳定你的自信心。

26~35分

自信者

你对自己感觉十分良好。在大多数场合下,你都对自我充满了自信,你不会因为在陌生人或上级面前而感到紧张,也不会因为没有经验就不敢尝试。你需要在不同场合下调试你的自信心。

36~40分

超级自信者

你对自己感觉太好了。在几乎所有场合下,你都对自我充满了自信,你甚至不知道什么叫自卑。你需要学会控制你的自信心,变得自谦一些。

罗森伯格:自我测量的自尊6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aire)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Raymond B.Cattell)1947年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的一种问卷,简称16PF。在国际上众多人格测验的试题中,被认为是非常经典的试题,其测评的准确度和广泛的适用性经过了时间考验。卡特尔是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16PF也正是伴随着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而发展的。16PF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现有五种版本:A、B本为全版本,各有187个项目;C、D本为缩减本,各有106个项目;E本适用于文化水平较低的被试者,有128个项目。我国现在通用的是美籍华人刘永和博士在卡特尔的赞助下,与伊利诺伊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的研究员梅瑞狄斯博士合作,于1970年发表的中文修订本,其常模是由2000多名港台地区的中国学生得到的。

16PF从乐群、聪慧、自律、独立、敏感、冒险、怀疑等16个相对独立的人格特点对人进行描绘,并可以了解应试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在人事管理中,16PF能够预测应试者的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

卡特尔将心理异常的原因视为由遗传而来的体质倾向,这些体质倾向使人易于经验到冲突。这与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疾病的看法是相似的。这些冲突也可以从16PF的因素得分上看出来。某种程度上,16PF分析可以被视为一种“定量的精神分析”。早在1965年卡特尔在《人格的科学分析》一书中就指出:16PF具有查明病人的心理冲突的功能。卡特尔进而建议临床医生使用16PF作为诊断工具。要达到这一目的,在使用16PF进行诊断时必须遵循“协调性原则”,即指几种特定因素之间的协调。这种协调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人的内在需要或欲望与其外部行为表现之间的协调性;其二是指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应的人格因素自身之间的协调性。卡特尔特别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人格的成熟就是“自我力量”的壮大,从中找出一种现实的、变通的解决办法使其先天驱动力有所变更,偿还夙愿。当“自我”太弱,“本我”和“超我”太强,特别是后者太强时,最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反之,“本我”太强而“超我”太弱,则易出现社会适应问题。卡特尔因此提出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壮大“自我”。从这些协调性、特别是协调性出现反差(冲突)的情况中,可以发现个体内外适应上的问题及其原因。

本测验共有187道题目,都是有关个人的兴趣和态度等问题。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会有不同看法的,回答也是不同的,因而对问题如何回答,并没有对与不对之分,只是表明你对这些问题的态度。请你要尽量表达个人的意见,不要有顾虑。

应当记住的是:

1.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2.不可漏掉任何题目。

3.尽量不选择B答案。

4.本测验不计时间,但应凭自己的直觉反应进行作答,不要迟疑不决,拖延时间。一定要在一个小时以内完成整个测验。

5.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太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你做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

1.我很明了本测试的说明: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2.我对本测试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做到诚实地回答:

是的    不一定    不同意

3.如果我有机会的话,我愿意:

到一个繁华的城市去旅行    介于(A)、(C)之间

浏览清静的山区

4.我有能力应付各种困难: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5.即使是关在铁笼里的猛兽,我见了也会感到惴惴不安: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6.我总是不敢大胆批评别人的言行:

是的    有时如此    不是的

7.我的思想似乎:

比较先进    一般    比较保守

8.我不擅长说笑话,讲有趣的事: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9当我见到邻居或新友争吵时,我总是:

任其自己解决    介于(A)、(C)之间    予以劝解

10.在群众集会时,我:

谈吐自如    介于(A)、(C)之间     保持沉默

11.我愿意做一个:

建筑工程师    不确定    社会科学研究者

12.阅读时,我喜欢选读:

自然科学书籍    不确定    政治理论书籍

13.我认为很多人都有些心理不正常,只是他们不愿承认: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4.我希望我的爱人擅长交际,无须具有文艺才能: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15.对于性情急躁、爱发脾气的人,我仍能以礼相待: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6.受人侍奉时我常常局促不安: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7.在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之后,我总是需要有比别人更多的休息时间,才能保持工作效率: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8.半夜醒来,我常常为种种不安而不能入睡:

常常如此    有时如此    极少如此

19.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时,我常常急得涕泪交流:

常常如此    有时如此    极少如此

20.我以为只要双方同意可离婚,可以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21.我对人或物的兴趣都很容易改变: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22.工作中,我愿意:

和别人合作    不确定    自己单独进行

23.我常常无缘无故地自言自语:

常常如此    偶尔如此    从不如此

24.无论是工作、饮食或外出游览,我总是:

匆匆忙忙不能尽兴    介于(A)、(C)之间    从容不迫

25.又使我怀疑别人是否对我的言行真正有兴趣: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26.如果我在工厂里工作,我愿做:

技术科的工作    介于(A)、(C)之间    宣传科的工作

27.在阅读时我愿阅读:

有关太空旅行的书籍   不太确定    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

28.本题后面列出三个单词,哪个与其他两个单词不同类

狗    石头    牛

29.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我要:

把生活安排得和从前不一样    不确定    和从前一样

30.在一生中,我总觉得我能达到我所预期的目标: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31.当我说谎时总觉得内心羞愧不敢正视对方: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32.假使我手里拿着一把装着子弹的手枪,我必须把子弹拿出来才能安心: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33.多数人认为我是一个说话风趣的人: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34.如果人们知道我内心的成见,他们会大吃一惊: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35.在公共场合,如果我突然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就会感到局促不安: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36.我总喜欢参加规模庞大的晚会或集会: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37.在学科中,我喜欢:

音乐    不一定    手工劳动

38.我常常怀疑那些出乎我意料的对我过于友善的人的动机是否诚实: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39.我愿意把我的生活安排得像一个:

艺术家    不确定    会计师

40.我认为目前所需要的是:

多出现一些改造世界的理想家    不确定    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41.有时候我觉得我需要剧烈的体力劳动: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42.我愿意跟有教养的人来往而不愿意同粗鲁的人交往: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43.在处理一些必须凭借智慧的事务中:

我的亲人表现得比一般人差    普通    我的亲人表现得超人一等

44当领导召见我时,我:

觉得可以趁机提出建议    介于(A)、(C)之间

总怀疑自己做错事

45.如果待遇优厚,我愿意做护理精神病人的工作: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46.读报时,我喜欢读:

当今世界的基本问题   介于(A)、(C)之间   地方新闻

47.在接受困难任务时,我总是:

有独立完成的信心   不确定   希望有别人帮助和指导

48.在游览时,我宁愿观看一个画家的写生,也不愿听大家的辩论: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49.我的神经脆弱,稍有点刺激就会战栗:

时常如此    有时如此    从不如此

50.早晨起来,常常感到疲乏不堪: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51.如果待遇相同,我愿选做:

森林管理员    不一定    中小学教员

52.每逢过年过节或亲友结婚时,我:

喜欢赠送礼品    不太确定    不愿相互送礼

53.本题列有三个数字,哪个数字与其他两个数字不同类:

5     2    7

54.猫和鱼就像牛和:

牛奶    木材    盐

55.我在小学时敬佩的老师,到现在仍然值得我敬佩: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56.我觉得我确实有一些别人所不及的优良品质: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57.根据我的能力,即使让我做一些平凡的工作,我也会安心的:

是的    不太确定    不是的

58.我喜欢看电影或参加其他娱乐活动的次数:

比一般人多    和一般人相同    比一般人少

59.我喜欢从事需要精密技术的工作: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60.在有威望有地位的人面前,我总是较为局促谨慎: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61.对于我来说在大众面前演讲或表演,是一件难事: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62.我愿意:

指挥几个人工作    不确定    和同志们一起工作

63.即使我做了一件让别人笑话的事,我也能坦然处之: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64.我认为没有人会幸灾乐祸地希望我遇到困难:

是的    不确定    不是的

65.一个人应该考虑人生的真正意义:

是的    不确定    不是的

66.我喜欢去处理被别人弄得一塌糊涂的工作: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67.当我非常高兴时,总有一种“好景不长”的感受: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68.在一般困难情境中,我总能保持乐观: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69.迁居是一件极不愉快的事: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70.在年轻的时候,当我和父母的意见不同时:

保留自己的意见   介于(A)、(C)之间   接受父母的意见

71.我希望把我的家庭:

建设成适合自身活动和娱乐的地方    介于(A)、(C)之间    成为邻里交往活动的一部分

72.我解决问题时,多借助于:

个人独立思考   介于(A)、(C)之间   和别人互相讨论

73.在需要当机立断时,我总是:

镇静地运用理智   介于(A)、(C)之间   常常紧张兴奋

74.最近在一两件事情上,我觉得我是无辜受累的: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75.我善于控制我的表情: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76.如果待遇相同,我愿做一个:

化学研究工作者    不确定    旅行社经理

77.以“惊讶”与“新奇”搭配为例,认为“惧怕”与( )搭配:

勇敢    焦虑    恐怖

78.本题后面列出三个分数,哪一个数与其他两个分数不同类:

3/7    3/9    3/11

79.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回避或冷淡我: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80.我虽然好意待人,但常常得不到好报: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81.我不喜欢争强好胜的人: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82.和一般人相比,我的朋友的确太少: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83.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总是回避参加应酬性的活动: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84.我认为对领导逢迎得当比工作表现更重要: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85.参加竞赛时,我总是看重竞赛的活动,而不计较其成败:

总是如此    一般如此    偶然如此

86.按照我个人的意愿,我希望做的工作是:

有固定而可靠的工资收入    介于(A)、(C)之间    工资高低应随我的工作表现而随时调整

87.我愿意阅读:

军事与政治的实事记载    不一定    富有情感的幻想的作品

88.我认为有许多人之所以不敢犯罪,其主要原因是怕被惩罚: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89.我的父母从来不严格要求我事事顺从: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90.“百折不挠,再接再厉”的精神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91.当有人对我发火时,我总是:

设法使他镇静下来    不太确定    自己也会发起火来

92.我希望人们都要友好相处: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93.不论是在极高的屋顶上,还是在极深的隧道中,我很少感到胆怯不安: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94.只要没有过错,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总能心安理得: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95.我认为凡是无法用理智来解决的问题,有时就不得不靠强权处理: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96.我在年轻的时候,和异性朋友交往:

较多    介于(A)、(C)之间    较别人少

97.我在社团活动中,是一个活跃分子: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98.在人声嘈杂中,我仍能不受干扰,专心工作: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99.在某些心境下,我常常因为困惑陷入空想而将工作搁置下来: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00.我很少用难堪的语言去刺伤别人的感情:

是的    不太确定    不是的

101.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选做:

列车员    不确定    描图员

102.“理不胜词”的意思是:

理不如词    理多而词少     辞藻华丽而理不足

103.以“铁锹”与“挖掘”搭配为例,我认为“刀子”与(   )搭配:

琢磨    切割    铲除

104.我在大街上,常常避开我所不愿意打招呼的人:

极不如此    偶然如此     有时如此

105.当我聚精会神地听音乐时,假使有人在旁边高谈阔论:

我仍能专心听音乐    介于(A)、(C)之间    不能专心而感到恼怒

106.在课堂上,如果我的意见与老师不同,我常常:

保持沉默     不一定    表明自己的看法

107.我单独跟异性谈话时,总显得不自然: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08.我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确不太成功:

是的    不完全这样    不是的

109每当做一件困难工作时,我总是:

预先做好准备    介于(A)、(C)之间    相信到时候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110在我结交的朋友中,男女各占一半: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11.我在结交朋友方面:

结识很多的人    不一定    维持几个深交的朋友

112.我愿意做一个社会科学家,而不愿做一个机械工程师:

是的    不太确定    不是的

113.如果我发现别人的缺点,我常常不顾一切地提出指责: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14.我喜欢设法影响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使他们能协助我达到所计划的目的: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15.我喜欢做音乐,或跳舞,或新闻采访等工作: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116.当人们表扬我的时候,我总觉得羞愧窘促: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17.我认为一个国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政治问题    不太确定    道德问题

118.有时我会无故地产生一种面临大祸的恐惧:

是的    有时如此    不是的

119.我在童年时,害怕黑暗的次数:

很多    不太多    几乎没有

120.在闲暇的时候,我喜欢:

看一部历史性的探险小说   不一定   读一本科学性的幻想小说

121.当人们批评我古怪不正常时,我:

非常气恼    有些气恼     无所谓

122.当来到一个新城市里找地址时,我常常:

找人问路    介于(A)、(C)之间    参考地图

123.当朋友声明她要在家休息时,我总是设法怂恿她同我一起到外面去玩: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124.在就寝时,我常常:

不易入睡    介于(A)、(C)之间     极易入睡

125.有人烦扰我时,我:

能不露声色    介于(A)、(C)之间    总要说给别人听,以泄愤怒

126.如果待遇相同,我愿做一个:

律师     不确定    航海员

127.“时间变成了永恒”这是比喻:

时间过得快    忘了时间    光阴一去不复返

128.本题后的哪一项应接在“×0000××00×××”的后面:

×0×    00×    0××

129.我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清楚地辨别方向: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30.我热爱我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131.如果我急于想借朋友的东西,而朋友又不在家时,我认为不告而取也没有关系: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32.我喜欢给朋友讲述一些我个人有趣的经历: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33.我宁愿做一个:

演员    不确定    建筑师

134.业余时间,我总是做好安排,不使时间浪费: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35.在和别人交往中,我常常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一种自卑感: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36.和不熟识的人交谈,对我来说:

毫不困难    介于(A)、(C)之间    是一件难事

137.我所喜欢的音乐是:

轻松活泼的    介于(A)、(C)之间    富有感情的

138.我爱想入非非: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139.我认为未来20年的世界局势,定将好转: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140.在童年时,我喜欢阅读:

神话幻想故事    不确定    战争故事

141.我向来对机械、汽车等发生兴趣: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42.即使让我做一个缓刑释放的罪犯的管理人,我也会把工作搞得很好: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43.我仅仅被认为是一个能够苦干而稍有成就的人而已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44.就是在不顺利的情况下,我仍能保持精神振奋: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45.我认为节制生育是解决经济与和平问题的重要条件:

是的    不太确定    不是的

146.在工作中,我喜欢独自筹划,不愿受别人干涉: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47.尽管有的同志和我的意见不和,但仍能跟他搞好团结: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48.我在工作和学习上,总是使自己不粗心大意,不忽略细节: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49.在和人争辩或险遭事故后,我常常表现出震颤、筋疲力尽、不能安心工作: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50.未经医生处方,我是从不乱吃药的: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51.根据我个人的兴趣,我愿意参加:

摄影组织活动    不确定    文娱队活动

152.以“星火”与“燎原”搭配为例,我认为“姑息”与(   )搭配:

同情    养奸    纵容

153.“钟表”与“时间”的关系犹如“裁缝”与(   )的关系:

服装    剪刀    布料

154.生动的梦境,常常干扰我的睡眠:

经常如此    偶然如此    从不如此

155.我爱打抱不平: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56.如果我要到一个新城市,我将要:

到处闲逛    不确定    避免去不安全的地方

157.我爱穿朴素的衣服,不愿穿华丽的服装:

是的    不太确定    不是的

158.我认为安静的娱乐远远胜过热闹的宴会:

是的    不太确定    不是的

159.我明知自己有缺点,但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

偶然如此    极少如此    从不如此

160.我总是把“是,非,善,恶”作为处理问题的原则: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61.当我工作时,我不喜欢有许多人在旁边参观: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62.我认为,侮辱那些即使有错误但有文化教养的人,如医生、教师等也是不应该的: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63.在各种课程中,我喜欢:

语文    不确定    数学

164.那些自以为是、道貌岸然的人使我生气: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65.和循规蹈矩的人交谈:

很有兴趣,并有所获

介于(A)、(C)之间

他们的思想简单,使我太厌烦

166.我喜欢:

有几个有时对我很苛求但富有感情的朋友

介于(A)、(C)之间

不受别人的干扰

167.如果征求我的意见,我赞同:

切实制止精神病患者和智能低下的人生育

不确定

杀人犯必须判处死刑

168.有时我会无缘无故地感到沮丧,痛哭: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69.当和立场相反的人争辩时,我主张:

尽量找出基本概念的差异    不一定    彼此让步

170.我一向重感情而不重理智,因而我的观点常常动摇不定: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171.我的学习多赖于:

阅读书刊    介于(A)、(C)之间    参加集体讨论

172.我宁愿选择一个工资较高的工作,不在乎是否有保障,而不愿做工资低的固定工作: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173.在参加讨论时,我总是能把握自己的立场:

经常如此    一般如此    必要时才如此

174.我常常被一些无所谓的小事所烦扰: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75.我宁愿住在嘈杂的闹市区,而不愿住在僻静的地区:

是的    不太确定    不是的

176.下列工作如果任我挑选的话,我愿做:

少先队辅导员    不太确定    修表工作

177.一人(   )事,人人受累:

偾    愤    喷

178.望子成龙的家长往往( )苗助长:

揠    堰    偃

179.气候的变化并不影响我的情绪: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80.因为我对一切问题都有一些见解,所以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有头脑的人: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81.我讲话的声音:

洪亮    介于(A)、(C)之间    低沉

182.一般人都认为我是一个活跃热情的人: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83.我喜欢做出差机会较多的工作: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84.我做事严格,力求把事情办得尽善尽美: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85.在取回或归还所借的东西时,我总是仔细检查,看是否保持原样:

是的    介于(A)、(C)之间    不是的

186.我通常是精力充沛,忙碌多事: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187.我确信我没有遗漏或漫不经心回答上面的任何问题: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16PF各因素的意义简介

乐群性

对应题目:

3.26.27.51.52.76.101.126.151.176

低分数的特征(以下统称低):缄默,孤独,冷漠。标准分低于3者通常固执,对人冷漠,落落寡合,喜欢吹毛求疵,宁愿独自工作,对事而不对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主见,为人做事的标准常常很高。严谨而不苟且。

高分数的特征(以下统称高):外向,热情,乐群。标准分高过8者,通常和蔼可亲,与人相处,合作与适应的能力特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斤斤计较,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萍水相逢也可以一见如故。

教师和推销员多系高A,而物理学家和电机工程师则多系低A。前者需要时时应付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绪或行为问题,而仍然能够保证其乐观的态度;后者则必须极端地冷静严肃与正确,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

智慧性

对应题目:

28.53.54.77.78.102.103.127.128.152.153.177.178.180

低: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低者通常学习与了解能力不强,不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迟钝的原因可能由于情绪不稳定,心理病态或失常所致。

高: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高者通常学习能力强,思考敏捷正确,教育、文化水准高,个人心身状态健康。机警者多有高B,高B反映心理机能的正常。

专业训练需要高B,但从事例行职务的人,如打字员、电话生、家庭主妇等,则因高B而对例行琐务发生厌恶,不能久安其职。

稳定性

对应题目:

4.5.29.30.55.79.80.104.105.129.130.154.179

低:情绪激动,易生烦恼。低者通常不能以“逆来顺受”的态度应付生活上所遭遇的阻扰和挫折,容易受环境的支配而心神动摇不定。不能面对现实,时时会暴躁不安、心身疲乏,甚至于失眠、噩梦、恐怖等症状。所有神经病人和精神病人都属低C。

高: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高者通常以沉着的态度应付现实各项问题。行动充满魄力。能振奋勇气,维持团队的精神。有时高C也可能由于不能彻底解决许多生活难题,而不得不自我宽解。

教师、机械工程师、推销员、救火队员等,凡需要应付日常生活各种难题者应有高C。但是凡能随心所欲安排自己工作进度的人,如作家、邮差或清道工等,则虽系低C,尚无大碍。

影响性

对应题目:

6.7.31.32.56.57.81.106.131.155.156.180.181

低:谦逊,顺从,通融,恭顺。低者通常行为温顺,迎合别人的意旨,也可能因为希望可遇而不可求,即使处在十全十美的境地,而有“事事不如人”之感,许多精神病人都有这样消极的心情。

高:好强固执,独立积极。高者通常自视甚高,自以为是。可能非常地武断,而时常驾驭不及他的人和反抗权势者。

一般来说,领袖以及有地位有成就的人多属高E。救火队员和飞行员的因素E高。男人较女人高。

活泼性

对应题目:

8.33.58.82.83.107.108.132.133.157.158.182.183

低:严肃,谨慎,冷静,寡言。低者通常行动拘谨,内省而不轻易发言,较消极、忧郁。有时候可能过分深思熟虑,又近乎骄傲自满。在职责上,他常是认真而可靠的工作人员。

高:轻松兴奋,随遇而安。高者通常活泼、愉快、健谈,对人对事热心而富有感情。但是有时也可能会冲动,以致行为变化莫测。

行政主管人员多有高F。竞选人必有高F,才能够获得选民的爱戴,实验技术人员则不必有高F。

有恒性

对应题目:

9.34.59.84.109.134.159.160.184.185

低: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低者通常缺乏较高的目标和理想,对于人群及社会没有绝对的责任感,甚至于有时不惜执法犯法,不择手段已达到某一目的。但他常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而无须浪费时间和精力。

高:持恒负责,做事尽职。高者通常细心周到,有始有终。是非善恶是他的行为指针。所结交的朋友多是努力苦干的人,而不十分欣赏诙谐有趣的人。

各种社团组织的领袖需要高G。业务管理和警察具有极高的因素G。任性纵欲,放火杀人的罪犯,因素G极低。

交际性

对应题目:

10.35.36.60.61.85.86.110.111.135.136.161.186

低: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低者通常在人群中羞怯,有不自然的姿态,有强烈的自卑感。拙于发言,更不愿和陌生人交谈。凡是采取观望的态度,有时由于过分的自我意识而忽视了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事物与活动。

高:冒险敢为,少有顾忌。高者通常不掩饰,不畏缩,有敢做敢为的精神,使他能经历艰辛而保持刚毅的一面。有时可能太粗心大意,忽视细节,遭受无谓的打击与挫折。可能无聊多事,喜欢向异性殷勤卖力。

因素H常随年龄而增强。救火队员和飞行员有高H,事务员多是低H。团队领导人必具有高H。

情感性

对应题目:

11.12.37.62.87.112.137.138.162.163

低:理智的,着重现实,自恃其力。低者常以客观、坚强、独立的态度处理当前的问题。重视文化修养,可能过分冷酷无情。

高:敏感,感情用事。高者通常心肠软,易受感动,较女性化,爱好艺术,富于幻想。有时过分不切实际,缺乏耐心和恒心,不喜欢接近粗俗的人和做笨重的工作。在团体活动中,不着实际的看法与行为常常减低了团队的工作效率。

室内设计师、音乐家、艺人、女人属高I,而工程师、外科医生、统计师等则多低I。

怀疑性

对应题目:

13.38.63.64.88.89.113.114.139.164

低:信赖随和,易与人相处。通常无猜忌,不与人角逐竞争,顺应合作,善于体贴人。

高:怀疑,刚愎,固执己见。通常怀疑、不信任别人,与人相处常常斤斤计较,不顾及到别人的利益。

在团体活动中,低L是以团体福利为前提的忠实分子,因素L过分高者常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工程师、机工、精神病护理员多是低L,而行政人员和警察常是高L。

想象性

对应题目:

14.15.39.40.65.90.91.115.116.140.141.165.166

低: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通常先要斟酌现实条件,而后决定取舍,不鲁莽从事。在紧要关头时,也能保持镇静,有时可能过分重视现实,为人索然寡趣。

高:幻想的,狂放不羁。高者通常忽视生活的细节,只以本身的动机、当时兴趣等主观因素为行为的出发点。可能富有创造力,有时也过分不务实际,近乎冲动,因而容易被人误解及奚落。

艺术家、作家及从事研究者多有高M。低M多选择需要实际、机警、脚踏实地的工作。

世故性

对应题目:

16.17.41.42.66.67.92.117.142.167

低:坦白,直率,天真。低者通常思想简单,感情用事。与人无争,与世无杵,自许,心满意足。但有时显得幼稚、粗鲁、笨拙,似乎缺乏教养。

高:精明能干,世故。高者通常处事老练,行为得体。能冷静分析一切,近乎狡猾。对于一切事物的看法是理智、客观的。

科学家、工程师、飞行员多是高N,牧师神父、护士等多是低N。牧师的因素N不应太高,低N使他不苛求责难,能容忍同情信徒的缺点。

忧虑性

对应题目:

18.19.43.44.68.69.93.94.118.119.143.144.168

低:乐群,沉着,有自信心。低者通常有信心,不轻易动摇,信任自己有应付问题的能力,有安全感,能适应世俗。有时因为缺乏同情,而引发别人的反感与恶意。

高:忧虑抑郁,烦恼自扰。高者通常觉得世道艰辛,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甚至沮丧悲观,时时有患得患失之感。自觉不容于人,也缺乏和人接近的勇气。各种神经病和精神病人都有高O。

年老的女招待,低级办事员,以及终生碌碌未尽如意的作家、编辑等有高O。职业运动员、电机工、救火队员、护士等多是低O。

变革性

对应题目:

20.21.45.46.70.95.120.145.169.170

低: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低者通常无条件地接受社会中许多相沿已久而有权威性的见解,不愿尝试探求新的境界。常常激烈地反对新思想以及一切新的变动。在政治与宗教信仰上,墨守成规,可能被称为老顽固或时代的落伍者。

高:自由的,批评激进,不拘泥现实。高者通常喜欢考验一切现有的理论与实施,而予以新的评价,不轻易判断是非,企图了解较前卫的思想与行为。可能广见多闻。愿意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

行政主管人员、前卫的政治家、科学家都必须具有高Q1,护士、牧师神父与许多受高深教育的技工等则多有低Q1,神经病人的因素Q1也比较低。

独立性

对应题目:

22.47.71.72.96.97.121.122.146.171

低:依赖,随群附和。低者通常宁欲与人共同工作,而不愿独立孤行。常常放弃个人的主见而附和取得别人的好感,需要团体的支持以维持其自信心,却并非真正的乐群者。

高:自立自强,当机立断。高者通常能够自作主张,独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不依赖别人,也不受社会舆论的约束,同样也无意控制或支配别人,不嫌恶人,但是也不需要别人的好感。

科学家、行政主管人员等多有高Q2,低Q2者不能胜任需要有随机应变能力的职务。

自律性

对应题目:

23.24.48.73.98.123.147.148.172.173

低:矛盾冲突,不顾大体。低者通常既不能克制自己,又不能尊重礼俗,更不愿考虑别人的需要,充满矛盾却无法解决。生活适应有问题者多低Q3。

高:知己知彼,自律严谨。高者通常言行一致,能够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感情行动。为人处世,总能保持其自尊心,赢得别人的尊重,有时却不免太固执己见。

高Q3者多具有领袖能力的才干,主管人员、电机工和生产部门的成功也需要高Q3。

紧张性

对应题目:

25.49.50.74.75.99.100.124.125.149.150.174.175

低:心平气和,闲散宁静,低者通常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平衡。也可能过分疏懒,缺乏进取心。

高:紧张闲扰,激动挣扎。高者通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安,态度兴奋。时常感觉疲乏,又无法彻底摆脱以求宁静。在社群中,他对人与事都缺乏信心。每日生活战战兢兢,不能自给。

未能在生活或职业中发挥本身才智潜能的人多具有高Q4,如餐店招待、家庭主妇等。

每个项目有A、B、C三个选项,根据受测者对每一项目的回答,分别记为0、1、2分或2、1、0分。实际操作时,要用预先制作的两张有机玻璃计分套板,每张套板记8个因素的分数。方法是:将套板套在答卷纸上,分别计算出每一因素上的原始分数,将此分数登记在剖面图左侧的原始分数栏内。16PF的常模采用标准10分制。根据受测者的文化程度或职业种类将受测者各因素的原始分数对照常模表分别转化成标准分数,并登记在剖面图左侧的标准分数栏内。然后在剖面图上找到各因素的标准分数点,将各点相连,即成为一条表示受测者人格特征的曲线图。根据剖面图上对各因素高分特征和低分特征的描述,可以大体解释受测者在16PF上的主要特点。如要做进一步的解释,则需参照《16PF手册》中的文字描述。

原始分计分方法:

(1)下列题凡是选以下对应的选项加1分,否则得0分:

28.B   53.B  54.B   77.C   78.B   102.C   103.B  127.C   128.B   152.B   153.C   177.A   178.A

(2)下列每题凡是选B均加1分,选以下对应的选项加2分,否则得0分:

3.A 4.A 5.C 6.C 7.A  8.C    9.C    10.A    11.C  12.C    13.A    14.C    15.C    16.C    17.A    18.A    19.C    20.A    21.A    22.C    23.C    24.C    25.A    26.C    27.C   29.C    30.A    31.C    32.C    33.A    34.C    35.C

36.A  37.A    38.A    39.A    40.A    41.C    42.A    43.A    44.C   45.C    46.A    47.A    48.A    49.A    50.A    51.C

52.A    55.A    56.A    57.C    58.A    59.A    60.C    61.C    62.C    63.C    64.C    65.A    66.C   67.C    68.C    69.A

70.A    71.A    72.A    73.A    74.A   75.C    76.C    77.C    78.C    79.C    80.C    81.C    82.C    83.C    84.C    85.C

86.C 87.C    88.A    89.C    90.C    91.A    92.C    93.C    94.C    95.C    96.C   97.C    98.A   99.A   100.A   101.A

102.A   103.A   104.A   105.A    106.C    107.A   108.A 109.A 110.A 111.A 112.A 113.A 114.A 115.A 116.A 117.A 118.A 119.A 120.C 121.C 122.C 123.C 124.A 125.C 126.A 129.A 130.A 131.A 132.A 133.A 134.A 135.C

136.A 137.C 138.A 139.C 140.A 141.C 142.A 143.A 144.C 145.A 146.A 147.A 148.A 149.A 150.A 151.C

154.C 155.A 156.A 157.C 158.C 159.C 160.A 161.C 162.C 163.A 164.A 165.C 166.C 167.A 168.A 169.A

170.C 171.A 172.C 173.A 174.A 175.C 176.A 179.A 180.A 181.A 182.A 183.A 184.A 185.A 186.A

第1.2.187.题不计分。

在统计出各项性格因素的原始分之后,可参照以下常模表换算成标准分,公式为:标准分=(原始分-平均分)÷标准差

因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分 标准差

A 0~1 2~3 4~5 6 7~8 9~11 12~13 14 15~16 17~20 9.06 3.40

B 0~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7.65 1.60

C 0~5 6~7 8~9 10~11 12~13 14~16 17~18 19~20 21~22 23~26 14.08 4.11

E 0~2 3~4 5 6~7 8~9 10~12 13~14 15~16 17~18 19~26 9.82 3.50

F 0~3 4 5~6 7 8~9 10~12 13~14 15~16 17~18 19~26 10.69 3.84

G 0~5 6~7 8~9 10 11~12 13~14 15~16 17 18 19~20 1.69 2.85

H 0~1 2 3 4~6 7~8 9~11 12~14 15~16 17~19 20~26 8.76 4.95

I 0~5 6 7~8 9 10~11 12~13 14 15~16 17 18~19 11.42 2.87

L 0~3 4~5 6 7~8 9~10 11~12 13 14~15 16 17~20 10.25 3.05

M 0~5 6~7 8~9 10~11 12~13 14~15 16~17 18~19 20 21~26 13.27 3.39

N 0~2 3 4 5~6 7~8 9~10 11 12~13 14 15~20 8.21 2.67

O 0~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6 10.42 3.79

Q1 0~4 5 6~7 8 9~10 11~12 13 14 15 16~20 10.15 2.54

Q2 0~5 6~7 8 9~10 11~12 13~14 15 16~17 18 19~20 12.26 2.88

Q3 0~4 5~6 7~8 9~10 11~12 13~14 15 16~17 18 19~20 12.21 3.41

Q4 0~2 3~4 5~6 7~8 9~11 12~14 15~16 17~19 20~31 22~26 11.46 4.79

在16个人格因素的基础上,卡特尔进行了二阶因素分析,得到了四个二阶公共因素,并计算出从一阶因素求二阶因素的多重回归方程。这四个二阶公共因素即是综合相应一阶因素信息的次元人格因素,其计算公式和解释为:

适应与焦虑型(X1)=(38+2L+3O+4Q4-2C-2H-2Q2)÷10;低分特征: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到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的及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也可能对困难的工作缺乏毅力,遇事有知难而退、不肯奋斗努力的倾向。高分特征: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状态感到不满意。可能会使心情受到破坏和影响身体健康。

内向与外向型(X2)=(2A+3E+4F+5H-2Q2-11)÷ 10;低分特征:内倾,趋于胆小,自足,在与别人接触中常采取克制态度,有利于从事精细工作。高分特征:外倾,开朗,善于交际,不受拘束,有利于从事贸易工作。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X3)=(77+2C+ 2E+2F+2N-4A-6I-2M)÷10;低分特征:情感丰富而感到困扰不安,可能是缺乏信心,颓丧的类型,对生活中的细节较为含蓄敏感,性格温和,讲究生活艺术,采取行动前再三思考,顾虑太多。高分特征:富有事业心,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精力充沛,行动迅速,但常忽视生活上的细节,只对明显的事物注意,有时会考虑不周,不计后果,贸然行事。

怯懦与果敢型(X4)=(4E+3M+4Q1+4Q2-3A-2G)÷ 10;低分特征:怯懦,顺从,依赖别人,纯洁,个性被动,受人驱使而不能独立,为获取别人的欢心会事事迁就。高分特征:果断,独立,有气魄,有攻击性倾向,通常会主动寻找可以施展这种行为的环境或机会,以充分表现自己的独创能力,并从中取得利益。

卡特尔通过对实验资料的统计,并搜集了7500名从事80多种职业及5000多名有各种生活问题的人的人格因素测验答案,详细分析各种职业部门和各种生活问题者的人格因素的特征和类型,提出了综合多种人格因素得分进行分析的“预测应用公式”。在这些公式中,卡特尔根据各因素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的某种行为表现所起的作用大小,对不同因素进行了加权处理,因而在综合分析中所依据的标准是在统计标准上加上了社会适应性标准。按照这样的双重综合标准对受测者做出评价,就不仅要考虑每个因素的得分,还要考虑各因素的作用方向和权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情况。

比较常用的公式及其解释有以下几种:

心理健康的人格因素(Y1)=C+F+(11-O)+(11-Q4)。通常在0到40分之间,均值为22分。一般低于12分者仅占人数分配的10% ,情绪不稳定的程度较显著。

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2Q3+2G+2C+E+ N+Q2+Q1。通常总和分数介于10到100分之间,平均为55分,60分约等于标准分7,63分以上约等于标准分8、9、10,总和67分以上者一般应有所成就。

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Y3)=2(11-A)+2B+E+2(11-F)+H+2I+M+(11-N)+Q1+2Q2。由此式得到的总分可通过下表换算成相应的标准分,标准分越高,其创造力越强。标准分高于 7者属于创造力强者的范围。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Y4)=B+G+Q3+(11-F)。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总分介于4到40分之间,均值为22分。17分以下者(约占10%)不太适应新环境,25分以上者通常有成功的希望。

对于16PF测验结果不能针对某一个因素孤立地去看待其意义,因为每种因素分数的高低及其重要性,要依赖于其他因素分数高低和全体因素的组合方式。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版)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的艾森克(H.J.Eysenck)教授编制的,是目前医学、司法、教育和心理咨询等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问卷之一,1975年发表了最新修订本。问卷分为成人版和儿童版,分别适用于16岁以上成人和7~15岁儿童,施测仅需要10~15分钟。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编制以特质论为理论基础。在早期研究中,艾森克通过因素分析抽取出两个维度,即神经质(Neuroticism,又称“情绪性”)N和内外倾性E(Extroversion),以后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又增加了第三个维度精神质P(Psychoticim),或称“心理变态倾向”。艾森克认为,神经质、内外倾性和精神质是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人们在这三方面的不同倾向和不同的表现程度,便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现在广为流行的“大五”人格结构理论中仍包含神经质和内外倾性两个维度。

被试以“是”或“否”作答。然后依照E、N、P、L四个量表记分。内外倾性E因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强度有关;神经质N因素与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有关;精神质P因素与某些易发展为行为异常的心理特质有关;L(Lie)为测谎量表,是后来加进去的效度量表,用以测定被试者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倾向,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分)。是则打“+”号,否则打“-”。每个答案无所谓正确与错误。这里没有对你不利的题目。请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目上太多思索。回答时不要考虑应该怎样,只回答你平时是怎样的。每题都要回答。

1.你是否有广泛的爱好?

2.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你是否都要考虑一番?

3.你的情绪时常波动吗?

4.当别人做了好事,而周围的人却认为是你做的时,你是否感到洋洋得意?

5.你是一个健谈的人吗?

6.你曾经无缘无故觉得自己“可怜”吗?

7.你曾经有过贪心使自己多得分外物质利益吗?

8.晚上你是否小心地把门锁好?

9.你认为自己活泼吗?

10.当看到小孩(或动物)受折磨时你是否难受?

11.你是否时常担心你会说出(或做出)不应该说(或做)的事情?

12.若你说过要做某件事,是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把它做成?

13.在愉快的聚会中,你通常是否尽情享受?

14.你是一位易激怒的人吗?

15.你是否有过自己做错了事反责备别人的时候?

16.你喜欢会见陌生人吗?

17.你是否相信参加储蓄是一种好办法?

18.你的感情是否容易受到伤害?

19.你想服用有奇特效果或有危险性的药物吗?

20.你是否时常感到“极其厌烦”?

21.你曾多占多得别人东西(甚至一针一线)吗?

22.如果条件允许,你喜欢经常外出(旅行)吗?

23.对你所喜欢的人,你是否为取乐开过过头的玩笑?

24.你是否常因“自罪感”而烦恼?

25.你是否有时候谈论一些你毫无所知的事情?

26.你是否宁愿看些书,而不想去会见别人?

27.有坏人想要害你吗?

28.你认为自己“神经过敏”吗?

29.你的朋友多吗?

30.你是个忧虑重重的人吗?

31.你在儿童时代是否立即听从大人的吩咐而毫无怨言?

32.你是一个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人吗?

33.有礼貌、爱整洁对你很重要吗?

34.你是否担心将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35.在结识新朋友时,你通常是主动的吗?

36.你觉得自己是个非常敏感的人吗?

37.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你是否不常说话?

38.你是否认为结婚是个框框,应该废除?

39.你有时有点自吹自擂吗?

40.在一个沉闷的场合,你能给大家添点生气吗?

41.慢腾腾开车的司机是否使你讨厌?

42.你担心自己的健康吗?

43.你是否喜欢说笑话和谈论有趣的事?

44.你是否觉得大多数事情对你都是无所谓的?

45.你小时候曾经有过对父母鲁莽无礼的行为吗?

46.你喜欢和别人打成一片,整天相处在一起吗?

47.你失眠吗?

48.你饭前必定洗手吗?

49.当别人问你话时,你是否对答如流?

50.你是否宁愿有富裕时间、喜欢早点动身去赴约会?

51.你经常无缘无故感到疲倦和无精打采吗?

52.在游戏或打牌时你曾经作弊吗?

53.你喜欢紧张的工作吗?

54.你时常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单调吗?

55.你曾经为了自己而利用过别人吗?

56.你是否参加的活动太多,已超过自己可能分配的时间?

57.是否有那么几个人时常躲着你?

58.你是否认为人们为保障自己的将来而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所费的时间太多了?

59.你是否曾经想过去死?

60.若你确知不会被发现,你会少付人家钱吗?

61.你能使一个联欢会开得成功吗?

62.你是否尽力使自己不粗鲁?

63.一件使你为难的事情过去之后,是否使你烦恼好久?

64.你曾否坚持要照你的想法办事?

65.当你去乘火车时,你是否最后一分钟到达?

66.你是否“神经质”?

67.你常感到寂寞吗?

68.你的言行总是一致的吗?

69.你有时喜欢玩弄动物吗?

70.有人对你或你的工作吹毛求疵时,是否容易伤害你的积极性?

71.你去赴约会或上班时,曾否迟到?

72.你是否喜欢周围有许多热闹和高兴 测量伯格自我自尊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活动理论自尊人格测验罗森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