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包车“变形”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鲁峰)
非法运营的“校车”事故不断,令人痛心,同时我们也该关注一下乡村中的“公交”现实。2012年12月24日,笔者受邀前往朋友的老家——山东沂蒙山区莒南县的一个小村庄,准备参加朋友次日的婚礼。婚礼搞得非常热烈,颇具传统色彩。婚礼结束时天色已晚,笔者未能赶上回去的列车,只好又住了一晚。朋友知道我第二天要早点走,就说:“没问题,我们附近村子有专门跑临沂的车,我帮你联系。”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司机师傅,他让我第二天早上5点40分左右在村口等待。
第二天,笔者5点起床赶往约定地点。5时45分,看到从黑暗中颤颤巍巍驶来的面包车。上了车,坐在司机师傅安装在后备厢位置里的板凳上,笔者感到很“难受”。由于板凳很高,超出前面座椅近30厘米,颈部难以伸直,只好弓着腰。环视车内,笔者发现,车上已经坐了9个人。司机一边接打电话一边发动了汽车,在随后的几分钟里,司机开着车,打着远光灯在漆黑的乡村小路上转了几圈后,车里又“塞”进了5个人。此时这辆核载7人的面包车已经“塞”了14个成年人。随后,司机拐上大路,开着强灯,鸣着喇叭,一路高速行驶。车里的人们谈笑风生,而笔者却惴惴不安。笔者询问身边的一中年男子:“经常坐这车吗?”男子回答说:“经常坐,比坐其他的车方便,还便宜,和镇上去临沂的钱一样。”
笔者了解到,由于去镇上乘车会有几公里路要走,再加上天冷天黑路滑,许多百姓都不愿意自己去镇上坐车。于是有人就看准了这个“发财路”,将自己的面包车一改,变成了毫无客运资质及手续的“小客车”,价格和镇上发往市区的班车一样,而且免费去村子里接送乘客,并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意”。“只要有人想去市里,给他打个电话,他就一早开车去村里接人,常年如此。”坐在笔者身边的中年男子说。
一小时后,这辆载着14个成年人的面包车终于“安全”地来到了临沂市区,将一个个“乘客”送到了目的地后,天刚蒙蒙亮。我们知道,天黑路滑、醉酒驾驶、疲劳驾驶、严重超载等原因都是导致车祸事故多发的罪魁祸首,如果再加上交通执法部门监管不力,不能严格执行车辆安全检查,出现事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像该县存在的“黑出租”现象,在其他很多地方也存在,这就需要地方交通执法部门负起责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查此类无客运证非法改造车辆营运的行为,只要存在“监管盲区”,就有可能酿成惨祸。 面包车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