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兹曼回忆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贝)

朗兹曼回忆录0( 克洛德·朗兹曼 )

朗兹曼说:“勇气还是怯懦的问题是贯穿我的回忆录的一根红线。”随着即将走到人生的终点,他更加热爱生命,因为他看到过太多死亡。他的内心受到死亡、殴打、处死和暴力的困扰。书名“巴塔哥尼亚兔子”指的是他在巴塔哥尼亚驾车时,看到一只兔子突然跳进车灯的光线中,让他想起溜过奥斯威辛铁丝网的兔子。

朗兹曼1925年出生于巴黎,父亲是犹太人,他的母亲1934年离开了家,朗兹曼和他的弟弟、妹妹跟父亲一起搬到了郊区。战争爆发时,老朗兹曼预先挖了一个地下防空洞,训练他的孩子迅速从卧室逃进防空洞。他的妹妹比他小5岁,后来成为一名演员,做过德勒兹和萨特的情人,36岁时自杀身亡。很小的时候,朗兹曼就显示出了勇于冒险的品格,上高中时参加了抵抗组织。1944年底法国解放时,朗兹曼前往巴黎读书。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和《理智的年代》等书让他着迷,他开始了一段更加疯狂地努力奋斗的岁月,当然也包括假扮教士侵吞捐款,从大学书店偷哲学书。他还开始大胆地勾引女性,在这方面他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母亲的爱人、诗人Boully给他找了一个情妇,一个已婚的女生意人。

1948年,从索邦大学拿到哲学学位(专门研究莱布尼茨)的朗兹曼前往柏林为德国学生教授哲学和文学。他关于民主德国的一些文章引起了萨特的注意,萨特邀请他去参加《现代》杂志的编辑会议。很快他就成了萨特圈中的熟人和热心人士,他感到自己对波伏瓦很有吸引力。1952年夏,他决定去以色列做一些研究,走之前,他邀请比他大17岁的波伏瓦去看电影。不想浪费时间的波伏瓦没好气地问:“什么电影?”他说:“什么都行。”以此表明他的用意不是看电影。他们在她的寓所过了夜,波伏瓦向他坦白说:“我必须告诉你,我的生命里有过5个男人了。”朗兹曼写道,他知道他将成为第六个。在以色列的几个月里,他跟波伏瓦保持密集的书信往来。回到巴黎后,他搬去跟她一起住。朗兹曼写道:“我们像已婚夫妇一样一起生活了7年,从1952到1959年。”跟波伏瓦的关系帮助26岁的朗兹曼进入了法国顶级文化圈。朗兹曼1982年向波伏瓦的传记作者承认他是一个投机分子,但“她很漂亮!我对她也真的有吸引力”。他还认为这种交换很公平:“他们帮助我思考,我向他们提供思想养料。”

朗兹曼是一个行动的人。他在书中记述了他的各种探险活动:登山、滑雪、驾驶滑翔机、熟练地深海潜水、学习打猎、驾驶坦克和战斗机、做战地记者。他还描述了他性爱方面的探险,但他最努力的探险是学术方面的。从以色列回到巴黎后,他认为萨特关于犹太人的著述需要订正。他告诉萨特后,萨特鼓励他写一本书。他写了100页,得到萨特和波伏瓦的称赞,但朗兹曼放弃了这一努力,他知道他还需要提高:“我是一个成熟很缓慢的人,我不怕时光的流逝。我知道我这一生要到下半辈子才能发挥出全部的潜力。”他每个月还给Elle杂志写专栏,但为了保全自己的自由而拒绝做全职工作。

朗兹曼在制作《浩劫》时非常耐心。邀请他制作这部片子的人要他在18个月内制作出一部两小时长的片子,他保证会如期完成,但后来借钱继续拍摄,然后又花了5年时间编辑350个小时的素材。他没有给影片配画外音和字幕,保留了采访对象的回答,他自己的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英语提问,以及他的波兰语、意地绪语和希伯来语翻译的声音。最后的效果就是一系列摄人心魄的表情、动作,以及各种声音的交响,不停的说话声。他说:“我写文章和拍纪录片都是用一样的方式:彻底调查,把自己放在一边,把自己全部忘掉,进入我想刻画或审问的人的理性和愚蠢、谎言和沉默,直至达到一种幻觉般的高度警觉的状态。”

朗兹曼回忆录1( 《巴塔哥尼亚兔子》 ) 回忆录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