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乡赌风之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汪燕)
乡人善贾,他们走南闯北,以勇气、智慧、实干精神赌未来、赌生活。然而渐渐富起来的他们,身上的“赌”性由隐变显,也开始“变味”。
正月里一个亲戚新房落成摆酒。酒足饭饱,主人迅速撤去碗筷,几分钟时间,吃饭用的八仙桌变成了赌桌。我大哥已然醉意十足,他身上有几万元借来投资的钱,来之前嫂子拜托我看住他,“不要让他乱来”。不到一小时,哥哥所在的赌桌上,已有了四五万元的输赢,看得我目瞪口呆。眼看哥哥就要动用借来投资的钱,我赶忙上去拉他下桌。他正在兴头上,哪里肯停下来?气呼呼地把借来的钱扔给我,转身向另一个赌友支了2万元。更多的时候,赌桌上的金钱往来是一个数字,先欠着也可,所以手头没现钱的人也跃跃欲试。
“赌”,在我们这里就像吃饭睡觉,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听到赌徒故事。我曾在公交车上听一个赌徒忏悔:“去年在山上赌(躲警察),被抓了,在派出所住了几天。今年还是老老实实做点买卖。”我曾在小店买盐时听老板娘向别人诉苦:“……病得都走不动了,我们兄弟姐妹凑了3万元让他去医院检查。钱交他手上,他居然从床上爬起来去了赌场……”我也曾听奶奶折纸元宝时说起两个同族的伯伯:“外面好好的生意不去做,天天跑到山上躲起来赌。老二家夫妻俩一起上赌桌。上个月听说赢了30万元,我还劝过他们,把钱拿来起个新房。现在倒好,倒输10万元!”一个邻村妇女更甚,被骗去“赌窟”,稀里糊涂输了上百万元,挪用了家里做生意的资金不说,还偷偷借了高利贷。事发后,家族生意因资金周转不灵奄奄一息,亲友虽恨得咬牙切齿,还是含泪借钱还了高利贷,希望她安全健康,回头是岸。
身边收入一般的工薪阶级,不敢像生意人那样在赌桌上“一掷千金”,但出入棋牌室或是在家里摆个牌桌也是稀松平常。家附近有“棋牌室”一条街,往往人声鼎沸,灯火通明。一个在银行上班的同学,过的是“白天数钞票,晚上搓麻将”这等让人“艳羡”的生活;另一个同学,有段时间抱病在家,我们前去看望,却惊见其身着一袭大红睡衣,手中把玩几方麻将,精神抖擞地正和前来探病的一帮亲友酣畅厮杀……
流毒所至,乡中孩童的“赌”之天赋也不可小觑。一位朋友的弟弟,年方十一,赌瘾惊人——以压岁钱及零食为赌资,他身边已有一群固定的“赌友”。我和先生都是教师,曾不止一次撞见我或他班上的学生蹲踞于公园假山亭榭处,偷偷过赌瘾。没有思想可供交换,人们于是打牌搓麻将,交换钞票。乡人的精神之城如此荒芜,我心甚忧。 赌风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