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要刊速览(61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在失业率高达13.3%的底特律,当下要雇到足够的机械工程师对里卡多(Ricardo)这样的汽车咨询和发动机研发公司来说却成了难事。通用电气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公司在家电部门投入10亿美元改进冰冻技术,这笔钱可以创造1300个工作岗位。德勤会计和咨询公司最近则以17万名雇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服务公司,它正处于扩张中,招聘数量达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里卡多、通用和德勤这样外向型的公司正推动着一个被人忽视的乐观事实:2010年9月,美国经济终于不再挤出劳动力了。现在,创造就业岗位正处在一个关键拐点。根据美国全国就业报告的数据,12月,私营部门的雇佣岗位令人惊讶地增加了29.7万个,制造业活跃,零售业强健。缠绕在美国经济脖子上长达19个月的高失业率终于开始松动。金融危机中,大约800万个工作岗位蒸发,要爬出这个无底洞,实现6%的完全就业率,大概得到2015年。■
心理学家玛丽·德·亨泽尔是弗朗索瓦·密特朗去世前的最后几位访客之一。“死亡是多么漫长的过程。”这位法国前总统对她如是感慨道。密特朗辞世15年后的今天,他的访客们回忆了他与前列腺癌最后的斗争。1995年12月中旬,皮埃尔·贝尔热受邀与密特朗共进午餐。密特朗极端虚弱,眼神涣散,令人无法想象他在7个月前还是法国总统。尽管如此,他依然在竭力掩饰自己病重的事实。12月31日,密特朗邀请朋友们参加他著名的最后的晚宴。外界关于这个夜晚有许多传言,比如他如何吃下了一种叫做雪鹀的禽类珍馐。但事实是,那晚的密特朗已经衰弱到了极点,他无法站立,也无法吃东西。“他想尝尝牡蛎,但却失败了。”但他仍然坚持谈论希拉克和阿根廷总统梅内姆,直到午夜。第二天,“他开始自杀”,拒绝进食,并拒绝治疗,直到1996年1月8日清晨与世长辞。■
环顾世界,一边是加州监狱看守、英国警察、法国铁路工人、希腊公务员和教师的罢工浪潮;另一边是在赤字陷阱里被套牢的富裕国家政府。缩减公共开支还停留在口头阶段,这些部门的工人就已经闻风占领欧美的街道了。“产业关系”于是回到政治的核心——不再是撒切尔时代面临的旧式劳资冲突,而是纳税人和英国自由主义者威廉·科贝特所谓的“吃税人”的冲突。在很多富裕国家,国有部门的工资和养老金平均水平高于私有部门,工作也更稳定。过去30年来,私有部门的工会组织经历了解体,成员数量大大减少,英国工会成员占雇员人数比例从44%下降到15%,美国从33%下降到15%。但公共部门的工会却越发茁壮,英国一半以上的雇员都加入了工会,美国则从1960年的11%升到了36%。公共部门工会的力量不仅体现在通过罢工关闭垄断企业且不影响自身就业上,他们还能对这些企业员工施加政治影响力。■
狂躁与消沉,繁荣与破裂之后,“镇静阶层”卷土重来。这个阶层的成员没靠对冲基金或什么金融游戏的魔术赚过钱。他们在学校里成绩优异,毕业后进入好公司、律所和医院,财富像温柔的雪花缓缓降落在他们身上。这帮人属于成功人士,工作间隙出没在街边的露天小酒店,一年中有那么几次坐上飞机去山中度假。不过当他们在意大利凝胶冰淇淋店无法决定是买野生黄莓还是姜汁石榴口味时,你会察觉到他们超人的平衡中掺杂着一种焦虑。他们受过最好的职业训练,有最棒的球技,能解最难的微积分,但一旦涉及爱情、友谊和人生重要的取舍时,他们束手无策。过去30年来,科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人类深层思维的认识有了巨大的突破,其核心是,我们主要不是意识的产物,相反,潜意识给我们提供了更多认知环境的手段。30年的认知和意识革命强调,感情重于纯理性,社会联系强于个人选择,道德直觉胜过抽象逻辑。■
美国的衰落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历史上,苏联和日本都曾被认为是美国的挑战者,但苏联败给它在经济上的僵硬,而日本作为一个小国难以对美国构成威胁。当下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刻。如今,新经济体的崛起已经在世界经济榜单上挤下了美国的一个又一个欧洲盟友。中国、印度、巴西、土耳其,这些新兴国家都有他们各自的外交偏好,共同遏制着美国影响世界的能力。想想印度和巴西发起的气候谈判,巴西和土耳其在联合国制裁伊朗决议上投出的反对票,这只是开始而已。不可逃避的事实是,世界经济与政治力量正在向东方转移。美国无疑还十分强大:经济最终将会复苏,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力量仍独占鳌头,技术上的领先优势目前也没有国家可以超越。但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这17年中,美国享受过的全球统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环球要刊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