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狄更斯有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与狄更斯有约0( 企鹅出版社推出的《双城记》与《远大前程》合订本 )

作家弗兰岑在节目现场说,他是狄更斯的“粉丝”,狄更斯的小说“非常棒,令人手不释卷”。但是《新共和》杂志说,关于这两部小说,奥普拉不能向她的会员提供合适的指导。她的选择并不恰当,“这两部书的差别非常大,主题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写作水准不同,学者们认为,二者中《远大前程》要好得多。把这两部小说放在一起读不会产生什么营养。整体不会大于部分之和”。

女演员艾米·波勒说:“《双城记》有最好的开头——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它无所不包!这部小说中还写到葡萄酒、断头台和革命!它里头有巴士底狱的革命风暴,有小说中最佳的坏人德法日太太。在结尾,还有一个很浪漫的突然的转折——一个男人为了他爱的女人替另一个男人而死。”但伦敦大学教授约翰·萨瑟兰认为,奥普拉选了狄更斯最好的一部小说——《远大前程》和最差的一部小说——《双城记》。他认为《双城记》久负盛名,但名不副实。“上个世纪,学校都把狄更斯这部小说作为指定读物。为什么呢?是因为它是裹着经典文学糖衣的历史课。还有比它更轻松的法国大革命指南吗?”

《双城记》中最好的地方是对女主人公的父亲马内特医生的刻画。他因为打抱不平,被投入巴士底狱监禁了18年,孤独的囚徒生活导致他精神失常,他只有靠不停地做鞋才能不变得丧心病狂。他的女儿露西用爱的力量使他恢复了理智。“这是一个感人的、有说服力的情节。但是,奥普拉为读者挑选这部小说仍让人感到失望,因为这部小说过于风格化。”

萨瑟兰认为,《双城记》的失败是由于狄更斯在创作《双城记》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为了搞慈善而在他家排练一出戏时,他爱上了比他年轻28岁的女演员爱伦·泰尔兰,“因为她必须在演出时露出大腿,她的羞涩和矜持吸引了他”,为此他决定抛弃他“乏味”的妻子。她已经给他生了10个孩子,但她必须走掉。伦敦整个文人圈都在议论这件事,很少有人赞成狄更斯的做法。狄更斯觉得他快要疯掉了,只有写作——类似于马内特医生不停地做鞋——才能使他不至于失去控制。《双城记》因为其作者经历的事情而成为一部缺陷很明显的小说。比如,在小说的结尾,西德尼·卡顿说:“我做了一件比我所做过的好得多的事情。”

吊诡的是,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做出了高尚的自我牺牲,狄更斯本人却抛弃了他可怜的妻子。他一直积极鼓吹家庭温暖,比任何人都更加努力地利用圣诞节这一天歌颂幸福家庭生活的美好。小说有两个主人公,他们爱上了同一个姑娘。其中的卡顿牺牲了自己,另一个得到了那位姑娘。狄更斯本人也分裂成了两半。高尚的那个狄更斯,虽然爱上了情人爱伦,但是他知道他不应该抛弃妻子。另一个狄更斯则想听从他内心的召唤。这样的精神压力使他的风格夸张成了自我嘲讽,也使小说的情节变成了矫揉造作的情节剧,显得很虚假。

​与狄更斯有约1( 狄更斯 )

狄更斯接下来一部主要作品《远大前程》就一点儿也不虚假。在写两部小说之间的几个月里,他内心的风暴已经渐渐平息。小说中皮普与艾斯黛拉的关系显然反映的是他与他年轻的情人之间的关系。穷铁匠的儿子皮普因为得到一位神秘人士的资助而变成了绅士。艾斯黛拉被养大就是被用来伤他的心的。《远大前程》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狄更斯的困境?埃德加·赖特在狄更斯传中说,爱伦受到了狄更斯的强迫,她不喜欢狄更斯的身体,所以《远大前程》中的艾斯黛拉那么冷漠。之后的狄更斯传记都揣测说狄更斯与他的情人之间非常的关系非常纯真。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真相。“《远大前程》令人心痒的特点正是其伟大之处。我们不希望从我们最敬佩的文学作品中得到简单的答案。如劳伦斯所说,如果你想给一部小说盖棺定论,你要么会杀死它,要么它起身走开。在《双城记》中,狄更斯钉钉子。在《远大前程》中,他的笔触非常完美。” ■

(文 / 小贝) 文学小说狄更斯双城记远大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