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静不枯

作者: 黄永武

怎样才能处静不枯呢?首先得找个好寄托,人的快乐大都是从寄托中产生的。心静的人,最大的寄托莫过于山水了。寂寥枯淡中最容易助长道心,所谓道心,不必是仙灵佛慧,而是让心灵找到好的寄托,不断成长。

其次是要在无味中求味,无情中求情。譬如说,每天听风声有什么趣味?但明朝的李朴,细听风声调调刁刁,风吹过窍穴时大小争鸣,窍穴迎风时参差别响,他细心领会,写了一本《调刁集》。又如,做梦有什么价值?但明朝的丁元公,专在梦里作诗句,像“长江月梦深”“读书去夕阳”“西风百碎澄潭月”,句法似通非通,极有奇趣,连诗集的名字《立承草》也是在梦里得来的。

心静淡泊,是不和别人竞争,但仍须留心“我与我周旋”,每日自修进步,并不是任由日月奔荡。自我周旋就像鸟在飞、鱼在跃,人心在进修中活泼快乐起来,才能处静不枯。

(遇 见摘自九州出版社《山居功课》一书)

上一篇: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