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大地震,“一把巨刀切入地球”

作者: 郑立颖

缅甸大地震,“一把巨刀切入地球”0
3月31日6时20分许,中国救援队和中国公羊救援队合作在缅甸曼德勒天空公寓成功救出一名孕妇。图/新华

西恩·桑达尔从床上跌落时,墙体的裂缝已如蛛网般蔓延。她看了一眼表:12点50分。

第一波地震持续了近两分钟,当桑达尔摇摇晃晃站起来走出房门时,走廊的碎玻璃和断裂的楼梯让她双腿发软。她再次摔倒,血从腿上的旧伤口处渗出。

家人的呼救声从楼下传来。她咬紧牙关,拖着伤腿冲出摇摇欲坠的楼房。桑达尔回忆道:“有生以来第一次,我问自己:我还能活下来吗?”

当桑达尔跑到楼下时,曼德勒的街道尘土飞扬,尖叫声此起彼伏。有人试图徒手扒开瓦砾,喊着亲人的名字;有人跪在坍塌的公寓楼前痛哭。这座缅甸第二大城市,瞬间被“彻底摧毁”。

相关数据显示,此次地震是该国自20世纪初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也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强的地震。当地时间3月28日12时50分,实皆断裂带(Sagaing Fault)发生7.7级主震,12分钟后,6.4级余震接踵而至。地震波横扫伊洛瓦底江平原,不仅造成缅甸曼德勒地区重大伤亡,内比都和仰光也震感强烈,甚至还波及700公里外的泰国曼谷和中国云南省。

“这场强震如同一把巨刀切入地球。”英国剑桥大学地震学家詹姆斯·杰克逊这样形容。他还用“纸张撕裂”来比喻此次地震:“破裂以每秒两公里的速度延伸,就像快速撕开一张纸。”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4月1日表示,这次强震造成2719人遇难,另有4521人受伤,约441人失踪。

缅甸大地震,“一把巨刀切入地球”1
3月23日,缅甸曼德勒一处建筑物群。
缅甸大地震,“一把巨刀切入地球”2
3月29日,该建筑群震后遭到损毁。图/视觉中国

“百年一遇的灾难”

第三代缅甸籍华裔岳祖宣正在泰国曼谷参加志愿活动时,地震发生了。当时,他在曼谷郊外一所贫困小学的操场上帮忙布置场地,脚下突然传来轻微震颤。他立即给表弟发信息:“我这边好像地震了,家里怎么样?”

两分钟后,表弟的消息传来:“家里地震了,人没事,但房子塌了。”

视频画面中,在曼德勒的家乡,三层小楼已化作瓦砾堆,曾经爷爷奶奶最喜欢坐在上面看电视的实木沙发散了架。岳祖宣愣在原地,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我从未想过,灾难会离我们这么近”。

家乡的微信群里,更多画面不断传来:邻居阿婆被压在房梁下呼救,寺庙的僧侣在街边露宿,医院走廊挤满血迹斑斑的伤者……作为远程志愿者,岳祖宣只能在各个平台转发灾区所需物资的信息,让更多人了解不同区域所需的援助物资,从最初的食物、水、铲子、车辆,到后来的裹尸袋。

“一开始我以为只是小震,没想到是百年一遇的灾难。”他声音沙哑地说道。

缅甸官方媒体《环球新光报》报道,震区五座城镇建筑倒塌,两座桥梁损毁,其中包括曼德勒主干道上的一座关键桥梁。一张医院急诊科招牌碎裂的照片显示,这家拥有千张床位的重点医疗机构也遭受重创。

在佛教圣地曼德勒,地震摧毁了许多历史建筑,其中包括历史悠久的皇宫和寺院。统计数据显示,缅甸有超过2000处历史古迹位于中部实皆断层线附近。

部分经过核实的目击者视频和图片显示,位于曼德勒西南部、拥有约200年历史的马哈昂美寺在此次地震中受损,现场堆积大量废墟。一段拍摄于曼德勒东南部的视频记录了一座著名佛塔在地震中剧烈摇晃的场景,金色尖顶断裂,现场尖叫声不断。

多位缅甸僧侣上传了所在地损毁情况的视频。曼德勒的一位僧侣发布了所在寺庙钟楼倒塌的照片,他表示钟表仍在走动,但附近建筑出现裂缝,僧侣们无法待在室内。当地时间3月29日凌晨,他又发布了一组僧侣们在街边露宿的照片。

全家都是佛教徒的桑达尔对这些寺院再熟悉不过,当她看到百年历史的宝塔和寺庙倒塌时深感心痛。

距离曼德勒300公里的缅甸首都内比都也震感强烈。视频显示,当地一家医院已变成“大规模伤亡现场”,道路龟裂,建筑物倒塌。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缅甸办公室中国籍雇员刘翀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内比都的一家咖啡馆里,毫无预警地被摔在地上,人们都惊慌失措地躲到桌下。

强震过后,在驾车返回办公室的路上,刘翀看到的场景恍如末世:地面裂缝纵横,高速公路损毁,部分商场楼体坍塌,甚至出现巨坑,建筑墙体大面积开裂。

尽管曼德勒和内比都正全力抢修基础设施,但多数地区电力、通信和网络仍处于瘫痪状态。“这是这个饱经磨难的国家遭遇的又一场浩劫。”刘翀叹息道。

缅甸大地震,“一把巨刀切入地球”3
3月28日,缅甸内比都一家医院内,许多地震中受伤的人员集中在临时区域救治。图/视觉中国
缅甸大地震,“一把巨刀切入地球”4
3月28日,缅甸内比都一处损毁路面。图/视觉中国

缅甸大地震,“一把巨刀切入地球”5
3月31日,缅甸曼德勒,地震发生后,民众排队领取救援物资。图/IC

“倒塌的建筑杀人”

缅甸地处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交汇处,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边界。

“这是一场可预见的灾难。”新加坡地球观测站首席研究员韦生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韦生吉团队已在缅甸开展地震危险性研究逾十年。他表示,3月28日地震发生于实皆断裂带,该断裂带地震前每年以2厘米的速度加载压力。古地震学研究和仪器记录表明,该区域数百年来多次发生强震,仅20世纪就发生过9次7级以上地震。最近一次7.5级以上大地震发生在1946年,距今已有70多年。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位于缅甸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南岸。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分析指出,本次大地震的极震区包括实皆省东南部、曼德勒省大部,以及内比都直辖区。极震区是地震专业术语,指的是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曼德勒是缅甸人口第二大城市,人口约170万,是该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缅甸华人的主要聚居地。实皆地区位于缅甸西北部,人口超过500万,8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内比都直辖区,则是缅甸的行政首都。人口密集,是这些极震区的共同特点。

此次地震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是发生在“地震空区”,这是断裂带中沉寂了200余年的一段。“地震学界早已预料到这一段可能发生大地震,我们的共识是,此次大地震实属必然。”韦生吉补充说,他们此前已将这一风险告知缅甸政府和当地科研机构。

研究还显示,此次地震破裂方向主要向南,导致南部震感更为强烈。“其机制与2023年土耳其地震相似,均属走滑型地震。”韦生吉强调。

美国东北大学复原力研究项目主任丹尼尔·奥尔德里奇则指出,经济欠发达国家通常因地震、洪水、火灾和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更多,主因在于三重机制的缺失:一是严格的建筑行业监管,确保达到最高安全标准;二是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有助于提升民众抗灾能力;三是高效的灾害应急响应系统。例如日本同强度地震鲜少造成伤亡,只有9级以上特大地震才会出现重大损失。

奥尔德里奇向《中国新闻周刊》坦言:“很遗憾,缅甸在上述三个方面均存在显著短板。”

研究还发现,距离震中地带仅十多公里的曼德勒是缅甸人口密度第二大城市,超百万居民居住在“木材与无筋砖石结构”建筑中。奥尔德里奇强调:“砖块和土坯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在地震中极易开裂和崩塌。”

更让专家担忧的是缅甸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乱象。曼德勒密集的高层建筑矗立在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上,地基稳定性堪忧;实皆市是距离震中最近的城市,过去15年无序扩张,建筑标准执行松懈,与2023年土耳其地震前的情况如出一辙。

岳祖宣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了这一说法,他家的祖宅是自建的三层楼房,地震发生后,家人可以及时逃脱,但他家附近的高层公寓内,居民伤亡惨重。

“地震不杀人,倒塌的建筑杀人。”伦敦大学学院减灾专家伊兰·凯尔曼的论断在缅甸再次得到验证。

英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罗杰·穆森还指出,本次地震发生的深度较浅,意味着破坏会更加严重。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仅为10公里。“这次地震的破坏力非常大,因为它发生在很浅的地方,冲击波在从震源传到地表时尚未消散。建筑物受到了全力冲击。”穆森解释道。

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地球物理学家威廉·耶克也指出这次地震与土耳其地震的相似之处:“高震级、浅震源、人口密集区——这三个要素组合必然导致重大灾难。”

截至3月30日,联合国人道协调厅最新统计显示,地震已造成当地1700栋房屋、670座寺院、60所学校及3座桥梁损毁,多处历史建筑与公共设施遭重创。曼德勒伊洛瓦底江大桥完全坍塌,桥体几乎全部没入江水。此外,多座暂未坍塌的大型水坝的结构安全性也令人担忧。

缅甸大地震,“一把巨刀切入地球”6
3月28日,云南瑞丽市财富广场商业区房屋因地震受损,有人员受伤。
缅甸大地震,“一把巨刀切入地球”7
3月28日,泰国曼谷一家医院疏散患者到街道上。本版图/视觉中国

“几十年来最脆弱的时刻”

缅甸的脆弱性,远非仅由地质因素和建筑条件所致。在二战前夕,缅甸一度是亚洲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但二战后期,在1942年至1945年短短三年间,缅甸先后遭受日本军队进攻和联军大反攻的摧残,全国主要建筑、矿区、工厂、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几乎全数被毁。缅甸民族院公共关系和国际关系研究室副主任迪哈汗形容,当时的缅甸如同“亚洲的波兰”。

1948年独立后,缅甸曾经历过短暂的和平时期。但到了奈温的强权统治时期,不仅缅甸经济没有能够在废墟上重建,原有的经济机构还遭到严重破坏。此外,这个拥有135个民族的国家,还一直承受着复杂的民族冲突和政治纷争困扰,内部战事频繁。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着广袤肥沃农田和丰富矿产资源的缅甸人均GDP仅为160美元,不到邻国泰国的五分之一。1987年,联合国将缅甸列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