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张贺年卡

作者: 关立蓉

一早醒来,拉开窗帘,阳光轰轰烈烈,瞬间向室内翻涌过来。女儿快放假回家了,趁着好天气,帮她整理一下房间。

书架上有些浮尘,用一块软布轻轻擦拭,手指轻轻拂过一本本厚重的大书,在《白夜》和《蝇王》之间,夹着一个黑色文件袋,不由心生好奇,打开,是一叠中国邮政出品的贺年卡。有些贺卡纸质已泛黄,但只一眼,便心神悸动,这是父亲生前寄给我们的新年贺卡!随军来南京十多年,历经四次搬家,不少书籍和信件不知所终,而这些年来,女儿一直忙于学业,实习、通勤、租房、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诸多细碎的事就像玻璃碴,一片片卡进生活的缝隙里。没有想到,她默默点亮缝隙里透出的亲情光芒,保存着这些浸润着暮色光影的贺卡。

2011年春节,辛卯兔年,女儿的本命年,父亲寄来第一张贺卡。贺卡上,他用小楷写了一段话,一笔一画,铁画银钩:前几日收到小兔子的短信,给我们拜了早年!也祝你们在兔年里健康快乐,祝小兔子学业进步……见字如面,看到父亲14年前的新年问候,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南京南通相距不过300公里,为了生活奔忙,竟很少回家。父亲从来没有直接跟我们表达过思念,或者说过想让我们回家的话。他是那种传统的中国式家长,很内敛,不太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现在回想,他的很多思念都是有迹可循。回家的前几天,他会反复打电话,问我们到家的确切时间。父亲有只头盔式电筒,是他夜间照明的宝贝,有时候我们晚上回来,他就顶着电筒,站在家门口等我们,像亮着的小灯塔。

2013年是蛇年,父亲以红色贺卡为底色,抄录了一副对联:雪伴梅香招祥瑞,笔掀墨浪舞龙蛇。在贺卡背面,他又写道:勤奋刻苦,不懂就问,祝小兔子考入理想的高中。那时女儿已读初三,面临中考。父亲中师毕业,做过10年小学老师,一生喜爱读书看报,他把学习看作是人生中顶顶重要的事。可惜我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高考中以6分之差名落孙山,这对他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清晰记得拿到分数条的那个晚上,我一夜无眠,隐隐听见,隔壁房间里传来父亲沉重的叹息声。好在女儿很勤奋,学业颇为顺利。2018年的贺卡上,父亲写道:去年一年,我们家最大的喜事就是小兔子考上了南京大学……现在看到这些文字时,依然能感受到父亲的欢喜。

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没有收到父亲的贺卡,想来是因为疫情,他担心我们收件不方便。 2021年寒假,女儿要完成一项家族史的调查作业,她对外公外婆做了近3个小时的电话采访,整理成近3万字的文章,记录下外公外婆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生活。女儿把录音资料保存在硬盘里,这世界永远留下了我父亲的声音。

2023年春节前,父亲寄给我们最后一张贺卡,卡片内页,父亲画了一幅图,是我们南京家的平面图。图上,他准确标注家具放置的位置,还做了密密的注解,怎样改动更美观。父亲患有青光眼,动过手术,那时身体也已很虚弱,他是如何支撑自己,写下这些蝇楷小字?我不忍辨别,只是更悲切地感受到他没有说出口的爱和不舍。值得欣慰的是,那年春节后,我们回家看望他,告诉他,女儿已通过层层考试,将成为上海一所中学的历史老师。他暗淡的眼睛突然放出光来,喃喃说道:小时的引导很重要。女儿幼时在老家读书,我工作忙碌,父亲承揽接送女儿上下学的任务。这一路,也就成了女儿的历史课堂,3年幼儿园,6年小学,听遍上下五千年历史。那一年,我给父亲的礼物是南京图书馆颁给我的优秀读者奖杯,奖杯由金属铸成,很沉。临出发前,先生说行李已经很多,不要再带这么重的物品。但我知道,这对父亲很重要,落榜之后的30多年,我从未放弃过读书,父亲见到奖杯,一定很高兴。

黑色文件袋的背面,女儿贴上黄色的彩纸,剪成门笺的样式,那是我们老家的传统,家有逝去的亲人,过年时,门楣上贴黄门笺,黄色的门笺,声声悲歌。文件袋的右下方有几行字:我到现在还没完全反应过来,一整天觉得浑身很痛,下午出门时,看见一个老爷爷在过马路,好像狂风穿透了我的身体,我浑身像筛子一样抖了起来……这是女儿在她外公离开后的那些日子写的吧。

我把贺卡一张张摆在书桌上,一共11张,贺卡正面,喜庆的红色依然温润眼帘,成为我们怀念父亲的窗口。离去的亲人,从我们身体里抽空一部分,但同时又让我们生出新的力量,携着新的自己努力前行,认真过好每一日,让沉淀在生命中的亲人,像云层中隐隐的星群,闪亮一次又一次。

编辑 东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