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上的早茶
作者: 常品谦在东台,早茶是舌尖上的狂欢,更是一种特色民俗。
晨光初染黛瓦时,东台城的青石巷已泛起人间烟火。早茶馆门前铜壶喷着白雾,像一支未歇的晨曲,将整座小城唤醒。我跨过被岁月磨得发亮的榆木门槛,迈进常去的那家茶馆,早茶馆里已是人声鼎沸,茶博士肩搭白巾穿行其间,铜壶嘴划出银亮的弧线,茶香便随着水线在青瓷盏里徐徐绽放,瞬间我被温暖和热闹的气息包围了。
入座后,先沏杯茶,热气腾腾的茶香四溢,轻轻抿上一小口,身心舒畅,神清气爽。老茶客们执盏的手势都带着祖传的章法,三指托底谓之“托月”,两指扶边唤作“掬星”,杯沿轻碰唇齿的动作,分明是篆刻在血脉里的茶经。
当堂倌托着黑漆木盘逶迤而来,鱼汤面的鲜香已先声夺人。作为东台早茶的招牌,这碗让人垂涎欲滴的鱼汤面最见功夫:里下河的鲫鱼与新鲜的猪骨在卯时星辉下开始相拥,文火细煨五个时辰,直熬得鱼骨化髓,汤色凝脂。银丝面在汤中舒展如写意山水,撒上翡翠似的青蒜,恰似画龙点睛。鲜香扑鼻,面条爽滑劲道,大汤小面,每一口都夹带着海火之交的美味醇厚。邻座老爷爷抿了口面汤,眼角的皱纹里漾开笑意:“这滋味,和我爷爷那辈灶台上做出的一模一样。”
竹编蒸笼揭开时,胖乎乎的大肉包正顶着露珠般的油花,热气腾腾。咬开云朵般松软的面皮,肉馅肥瘦相宜,浓郁的汤汁在口中爆开,味道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还有那烫干丝,更是精致,洁白的干丝被切成细丝,码放整齐,加上切好的大蒜和爆炒的花生,浇上卤汁,再撒上姜丝。用筷子轻轻拌匀,入口爽嫩,口感层次十分丰富。
东台的晨光在茶汤里渐渐明亮,这方水土将千年文脉熬成了早茶三味:鱼汤面里煮着江河浩荡,大肉包中裹着红尘温暖,烫干丝上雕着岁月静好。茶客们唇齿间的每一次开合,都在续写生生不息的早茶诗篇。
常品谦: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六(11)班学生
指导老师:吴爱霞
编辑 东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