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拉松需“烧脑”供能 等

跑马拉松需“烧脑”供能

《自然·代谢》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跑完马拉松后,跑者特定脑区的髓磷脂数量似乎会减少(髓磷脂是包裹在神经元周围的一种物质),这种效应在比赛两个月后会完全恢复。

长期运动会迫使人体消耗储备的能量。比如,马拉松跑者主要将糖原这种碳水化合物作为一种能量来源,但当肌肉中的糖原耗尽时便会开始消耗脂肪。髓磷脂包裹在大脑神经元周围,主要由脂质组成,起到电绝缘的作用。此前对啮齿动物的研究显示,这些脂质可作为极端代谢条件下的一种能量储备。

此次研究,通过测量10位马拉松跑者大脑髓磷脂水分数(髓磷脂含量的一个替代指标),发现大脑12个白质区域的髓磷脂含量会一致性减少。比赛两周后,髓磷脂含量显著上升,两个月完全恢复。该研究团队指出,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评估这些变化对于与这些区域相关的神经生理学和认知功能是否也有影响。另外,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小,有必要在更大人群中进行测试。

新技术防AI“越狱”

IBM网站对AI“越狱”是这样解释的:当黑客或别有用心之人利用AI系统中的漏洞,绕过道德准则,操纵AI模型生成非法或危险信息时,便视为AI“越狱”。黑客惯常利用的AI“越狱”手段包括提示词植入、角色扮演诱导、现在就做任何事(DAN)、敏感词拆分等。

为更好地推动AI发展,确保其安全可控,增强客户信任,包括微软和元宇宙平台等公司在内的科技巨头,正竭力防止AI“越狱”。AI初创公司Anthropic推出了一款名为“宪法分类器”的新系统,其可作为大语言模型的保护层,监测输入和输出内容是否存在有害信息,确保用户免受不良信息的侵扰。微软推出了一项新功能:当AI模型编造内容或产生错误反应时,它会迅速提醒用户。2024年年底,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元宇宙平台公司携手,推出了一种通用防御框架,以有效应对策略性植入的提示词攻击,为AI的安全防护再添一道屏障。

人工甜味剂致动物胰岛素激增

从低热量甜品到零糖饮料,人工甜味剂一直是满足人们嗜甜欲望的选择。而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团队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的研究揭示,最常用的糖替代品之一——阿斯巴甜可能对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其会导致动物体内胰岛素水平上升,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炎症反应,并随时间推移提高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团队给小鼠连续十二周喂食含有0.15%阿斯巴甜的食物,这相当于人类每天饮用约三罐无糖汽水的量。结果显示,相较于未摄入含甜味剂食物的小鼠,这些小鼠动脉中的脂肪斑块更大、更多,同时炎症程度也更高,这些都是心血管健康的负面标志。

血液分析表明,阿斯巴甜进入小鼠体内后导致胰岛素水平激增。进一步研究表明,升高的胰岛素水平促进了动脉中脂肪斑块的增长,特别是通过一种名为CX3CL1的免疫信号分子的作用。当实验中从小鼠的一个免疫细胞中去除CX3CL1受体后。该研究为理解人工甜味剂如何潜在影响心血管健康提供了新视角,并强调了未来研究中需要关注的相关机制。

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活检”

英国利兹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款创新性的微型磁性机器人。它能在人体内执行3D扫描,进行“虚拟活检”,并首次从胃肠道或肠道深处获取了高分辨率3D超声图像,这标志着早期癌症检测技术的重大突破。

该机器人实现的“虚拟活检”,无需侵入性操作即可获得诊断数据,使得医生能够在单一程序中完成病变的检测、分期乃至潜在治疗。这一进展为多种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该内窥镜使用树脂3D打印而成,直径仅为21毫米,适用于结肠镜检查等实际临床应用。研究团队已经在模拟的人体结肠、食道及胃结构上测试了此系统,并进一步在人工结肠模型以及猪身上进行了实验,以符合医疗器械审批的监管要求。

火星中心可能存在固态内核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实验室进行的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火星中心可能存在固态内核。

2023年,一个由多国行星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数据任务发现,火星或有一个全液态的核心。当时研究认为,这一液态内核与地球内核相似,应该主要是由熔融铁金属组成。但它的密度较低,表明火星核心肯定含有大量其他较轻的元素,如硫。

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团队此次在实验室中进行了高压高温实验,以确定火星内核中硫铁化合物相的晶体结构和密度。他们认为,如果火星中心的温度降到约1960开尔文以下(此温度在该区域估计温度范围内),硫铁化合物相可能开始结晶并形成固态内核。要确定火星内部是否存在固态内核,还需要进一步的地球物理学测量,但这项研究支持了火星内部存在固态内核的可能性。

编辑 林洋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 填字游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