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火海的“火”
作者: 田田纳瓦勒·萨达维(1931—2021年):埃及作家、医生、女权运动领袖。
萨达维1931年出生于埃及塔赫拉村的穆斯林家庭。10岁时,家里安排她相亲,她用生茄子涂黑牙齿将对方吓跑。幸运的是,萨达维的父母允许孩子们接受教育,这让她拥有了知识和思想,懂得同情“被婚姻埋没了志向”的母亲。
从开罗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萨达维又取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硕士学位。而后她回国就职于公共卫生部,同时担任医学健康杂志的主编。萨达维6岁时被施行“割礼”,成为医生后,她对这种旧俗愈加深恶痛绝。1972年,萨达维推出首本非虚构作品《女人与性》,揭露割礼对女性的身心摧残。这本书在非洲乃至非洲以外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引发“美国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女人与性》很快遭当局封禁,萨达维因而失掉工作。
赋闲在家时,萨达维决定尝试写小说。她想起童年记忆里遭村长奴役的村民,包括一名投河自尽的女孩。她梦到村长进了监狱,但祖母说“村长是不被惩罚的神”。《神死在尼罗河畔》同样只能在黎巴嫩出版,且基于“神不能死”的谬论被迫改掉书名,直到多年后的英译版才夺回原有名字。萨达维的另一部小说《零点女人》同步问世。她的研究案例中有名女囚出生在穷困家庭,在历经数次背叛与凌辱后谋杀了企图控制她的皮条客。小说以女囚为原型,描摹了女性的自我认同。很多女性读者给萨达维写信,同她探讨“反抗”的议题。
1981年,萨达维被扣上“反国家罪”入狱。狱中女人大多以泪洗面,她却唱歌、跳舞;狱卒不提供纸笔,她便用“粗短的黑色眉笔”和“一小卷破卫生纸”继续写作。20世纪90年代起,萨达维流亡海外,先后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名校任教。她坚持写作,部分作品被译成几十种语言,其本人以“阿拉伯语女作家”的身份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无论文字还是社会活动,萨达维一直揭示面纱下女性值得被看到的真实。1982年获释出狱后,她创建埃及首家合法而独立的女权主义者组织“阿拉伯妇女联合会”,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并发行杂志,亦曾担任联合国中东与非洲女性计划顾问。面对反对势力和激进分子的威胁,她表示“真理使我不再恐惧死亡或毁灭”。
2008年,埃及通过禁止女性“割礼”的法律。但萨达维深知,有诸多女性在该法律出台前已经接受割礼,她们需扭转更多根深蒂固的陋习,争取更多男女平等的机会。萨达维主动终结了三段婚姻,结束最后一段婚姻时她年过七旬——她表示自己不能与“父权制男人”共度一生。2005年,萨达维竞选新一届总统,尽管她清楚不太可能获胜,尽管对手阻止她在媒体露面,但当她愤怒地伸出手指,再次成为划破阿拉伯世界的利剑。
有人将萨达维誉为“阿拉伯世界的波伏娃”,她说自己“比波伏娃更自由”。人生暮年,满头白发的萨达维常穿红衣,似乎在回应“野蛮又危险女人”的指责。她著有回忆录《走过火海》,还用一部小说《回环之歌》展示过一对双胞胎兄妹的不同命运——那首无始无终的“回环之歌”早已化作启迪全世界的性别故事。
编辑 王冬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