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父爱如山”

作者: 胡晓刚

感怀“父爱如山”0

“父爱如山”,不陌生,很熟悉,何为父爱,何又为山,字面理解,无万分之一。父亲一个个温馨爱抚的动作,张开双臂的拥抱,扛在父亲肩膀上放肆地骑马奔腾……我们从幼儿被关爱,一直到为人父母的我们去爱护、爱抚自己的孩子,在爱与被爱中不断地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更多的依靠;“父爱如山”,父亲的肩膀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遮风挡雨;“父爱如山”,巍峨挺拔,为我们撑起一片避风的港湾;每当我们遇到困难,都是父亲第一个挺身而出;“父爱如山”,每每为家里的生计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尽管皱纹满容也只是一笑而过。

时光如梭,不复返;春夏秋冬,四季交换,不惑之年已来到,成长之中突觉天空不断地在升高,地面不断在延伸,方知自己真的长大了;在当了两个孩子的父亲之后,方知父爱之伟大,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他们填上,“父爱如山”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在耳边无时无刻的唠叨,没有日夜陪伴的温柔,母爱的伟大,往往让我们忽略了父爱的存在。

从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到“妇女能顶半边天”,再到现在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似乎没有听过“爸爸也不错”吧。中学课本中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有关站台离别的描写,“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描写的是父亲,可为什么我更感觉像是母亲呢?父爱母爱都是人世间最难以诉说的爱、无私的爱,更是难以偿还的爱,而父爱潜移默化地,以特有的、沉默的力量在影响着我们,父亲的熏陶和影响是骨子里的,我们除了对他的依赖,更多的是保持着一份敬畏。

“父爱如山”,更多的是默默付出,肩扛重任,为子女撑起遮风避雨的“保护伞”,为家庭的生计无怨无悔的“老黄牛”精神,父爱总是把自己的喜悦快乐与家人们共同分享,把自己的苦闷、辛酸往肚子里咽;父爱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他无比高大、无比坚强的一面,它是家庭的顶梁柱,是保护家人的使命,是义无反顾的责任感,“父爱如山”的责任感为家人撑起了一片万里晴空。

喜欢父亲小时候抱着自己的样子;喜欢小时候跟在父亲后面,犹如一条小尾巴一样,紧紧跟随;喜欢远远地看着父亲走来,然后欢天喜地地在口中喊着“爸爸”,朝着父亲走来的方向飞奔而去;喜欢睡在父亲软软而富有弹性的大肚腩上,父亲用那宽大有力的手轻拍着我,哄我入眠;喜欢跟父亲一起打翻牛奶、菜汤时一起画大字的场景……

初为人父之时,父亲早已经退休,每每看着父亲,看到的仍然是无尽的关怀与关爱;仍然是眼中那个仿佛永远都长不大的小屁孩;同时也看到了父亲那满头的银发已不复年轻时的模样,佝偻的身躯更显老态龙钟,虽然父亲已不再年轻,但在我的心中却有种说不出的美。

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人生就像一列列火车,当列车缓缓开动,看着风景倒退,心中思绪万千,目前自己也已步入中年,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逐渐承担起了家庭主心骨、顶梁柱的作用,儿时的美好一直深深地印刻在内心之中。

蓦然回首已是秋,我们感恩“父爱如山”带我们走过的每一道风景线;我们理解善待“父爱如山”给我们茁壮成长的一切;我们用“父爱如山”的传承拥抱丰富多彩的未来,品味每一个岁月的醇香悠然,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