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高职院校阅读推广服务育人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 徐笛源[摘 要] 医学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与知识传播的核心载体,在“三全育人”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愈发关键的角色。鉴于国家对职业教育及医学人才培育的高度重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的功能,以促进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图书馆应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思维方式,通过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将阅读与医学教育紧密结合,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深入探讨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服务育人方面的具体实践路径。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高职院校;阅读推广;职业教育;图书馆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8-0013-04
“三全育人”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系统性、全面性战略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需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医学高职院校中,“三全育人”理念的核心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医学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及综合素质,实现其全面发展。具体而言,“三全”教育要求从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四个层面协同发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新格局。医学高职院校需将“立德树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将德育元素有机融入各类实践活动中,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并积极在家庭与社会中营造有利于“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1]。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高职院校阅读推广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医学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学教育不仅涉及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阅读,医学生得以接触更为广泛的知识领域,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还提高了他们的人文修养。同时,阅读已成为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对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学高职院校应积极推动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为医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和有效的阅读指导,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与效果
医学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活动应紧密结合医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学习特点,精心挑选相关医学书籍和文献进行推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学知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深化对医学理论的理解,提升临床实践技能。此外,阅读推广还能引导学生关注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了解前沿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从而增强医学教育的时效性和前瞻性,确保教育内容与医学行业发展的紧密衔接。
(三)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医学作为关乎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学科,对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通过阅读医学伦理、医学人文等方面的书籍,医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医生的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时,阅读还能激发医学生对社会健康问题的关注,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彰显其作为医学人才的社会担当与使命。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高职院校阅读推广的现状
(一)阅读推广深度融入校园文化活动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医学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活动实现了深度融合。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近年来积极探索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结合点,通过举办读书文化节、医学知识挑战赛、阅读感悟分享会等一系列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与参与度。这些活动不仅覆盖了学生群体,还吸引了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共同创造了积极向上、充满书香氛围的阅读环境。此外,图书馆还紧密结合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具有鲜明主题的阅读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阅读推广的时效性和实效性。这些实践充分彰显了“三全育人”理念中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面培养的要求,有力促进了学生阅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2]。
(二)智能化设施助力阅读推广现代化发展
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智能化设施的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在智能化设备的引进与升级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包括安装瀑布流电子阅读屏、大数据展示屏以及先进的图书防盗系统等,不仅优化了读者的阅读环境,还显著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这些智能化设施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阅读服务体验,还借助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等功能,有效促进了知识的广泛传播与深入交流。同时,教师阅览室和研讨室新配置的多媒体投影系统等设备,也极大地提升了学术研讨的便捷性和效率。这些现代化设施的引入,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力地推动了阅读推广工作的深入发展。
(三)特色馆藏与数字资源建设并进
在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进程中,特色馆藏与数字资源建设实现了同步强化。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在中医文献特色馆藏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与中医药学院的深度合作,精选了丰富的中医药图书资源供师生借阅,有效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同时,图书馆还不断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开通了多个权威的医学数据库资源,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基本满足了师生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多样化需求。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体系,还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和保障[3]。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高职院校阅读推广的实践路径
(一)“全员育人”助力阅读推广
第一,精准把握读者阅读需求。为确保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各项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实施,需全面且深入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医学高职院校阅读推广工作的核心原则。图书馆可通过在线问卷调查、读者意见箱等方式,广泛搜集读者在阅读推广中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以期快速且准确地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针对师生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馆可提供精准化的阅读建议,如需学习某项医学技术,可邀请领域内专家推荐由易到难的书籍,并配套相应的在线教学视频,辅助师生进行自主学习。师生应积极参与阅读推广活动,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此外,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读者数据资源,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师生的阅读偏好,从而使阅读推广活动更加精准、有效。
第二,打造专业的阅读推广队伍。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和阅读推广的主体,其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图书管理员的积极配合。一是学校应高度重视图书管理员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图书管理员。在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需加大新型图书管理员队伍的建设力度,组建一支专业的阅读推广团队,并积极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参与到阅读推广工作中来,为阅读推广活动配备专业的宣传和服务人员。二是学校应加大对现有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打造一支具备多学科背景和较强综合工作能力的复合型阅读推广团队,为新媒体时代下全方位、立体化的阅读推广新方式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在新媒体环境下,阅读推广人员需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导向,加速转变为“专家型知识指导者”,成为阅读资源的挖掘者和处理者,并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适应现代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和先进服务模式。三是学校应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经费和人员的投入,设立专项阅读推广经费,用于购置新媒体时期阅读推广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并持续资助阅读推广的后续工作。
第三,构建全方位的合作体系。网络和多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图书阅读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数字化信息环境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传统图书在受众中的吸引力逐步降低,这给医学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为应对数字化信息来源的影响,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时必须主动与外部机构合作,整合各类资源。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具备前瞻性与开放性,拓宽合作视野,积极与政府部门、其他医学高职院校、企业及志愿者组织等展开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社会资源的作用。医学高职院校阅读推广的合作体系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作为党的办学阵地,高校应主动加强与政府机关的沟通协作,争取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二是强化与其他医学高职院校的合作。图书馆可进行区域联合,建立区域性联盟,共享优质的阅读推广经验与资源,共同提升阅读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阅读普及。三是促进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与企业合作,促使企业举办专业讲座、实习实训等活动。医学毕业生最终将步入社会,而他们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对薄弱。与企业紧密合作,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校企双赢。四是开展与志愿者组织的合作。在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要顺利开展阅读推广,必须充分借助志愿者的力量。通过与志愿者组织合作,招募并培训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工作,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4]。
(二)“全程育人”助力阅读推广
第一,深耕“医学书香”文化土壤,强化校园阅读环境建设。一是推行“医海探索,经典为伴”阅读沙龙计划。为充分借助医学高职院校的学术氛围与课外教育平台,全方位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培养他们持续阅读的习惯,促使其在阅读中深化知识理解、积累实践经验、实现个人成长,我们精心策划了这一阅读沙龙,活动将人文素质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深度融合,致力于传承医学领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在持续的学习互动、思想交流中共享知识成果、交流成长感悟,进而实现全面发展。二是举办“诵读医学华章,彰显职业风采”主题阅读竞赛。该竞赛旨在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医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他们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同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对朗诵艺术的热爱。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进一步浓厚了校园阅读氛围,让学生在品味医学经典与文学佳作的过程中深切感受文字的力量,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迈向更高层次。三是举行“启航新时代,阅读引领未来”年度读书节开幕活动。在“世界读书日”期间,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职工工会以及图书馆联合发起,以“启航新时代,阅读引领未来”为主题,隆重举办年度读书节开幕仪式。这一活动不仅是学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具备高尚医德与精湛医术的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四是开展“四月春韵,捕捉医校风采”短视频征集活动。为充分展现医学高职院校的独特魅力,记录学生的美好瞬间,彰显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图书馆精心策划了此次“四月春韵,捕捉医校风采”短视频征集活动。参赛者可通过镜头捕捉校园的美丽景色,记录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现医学生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医学事业的坚定信念。这一活动旨在激励全校师生共同探寻美、感受美、创造美,增强大家对校园的热爱之情,珍惜在校的宝贵时光,让青春岁月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5]。
第二,构建读者反馈机制,提升阅读推广服务效能。建立科学、有效的读者反馈体系,对提升阅读推广活动质量、引导读者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阅读推广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深入调研读者,广泛收集反馈意见,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后续阅读推广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体来说,一是依托图书馆官方网站论坛,工作人员在该平台主动收集、跟踪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与读者互动交流,及时采纳合理建议。二是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针对参与阅读活动的读者展开系统调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细致整理和归纳分析。总之,建立并运行反馈体系,能让图书馆精准掌握阅读推广活动的实际效果,及时调整推广策略,避免盲目操作和低效投入,确保阅读推广活动真正发挥实效。同时,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能进一步激发师生参与阅读的热情。通过读者反馈机制的运行状况、读者满意度等量化指标,可以有效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性竞争态势,促使图书管理员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