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李其谚 郭玉龙

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表明,自主学习能力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设自主学习环境、优化教学方法和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策略。通过实践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  评价体系 案例分析

引言: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规划、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以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其次,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最后,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尽管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对自主学习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学习,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普遍存在,缺乏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机会。此外,现有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包括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等。其次,优化教学方法,如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再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最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规划、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四、实践案例分析

以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为例,教师通过设计“自主阅读”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并指导学生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案例分析表明,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策略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优化教学方法、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案例证明,这些策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未来,教师应继续探索更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明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2

2.李静怡王伟强“自主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 15(3): 45-52

3.陈学智《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1

4.吴晓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基础教育研究》, 2022, 18(4): 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