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爬虫技术的稽核对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作者: 韩梅 贺磊

摘要:针对日配供应商稽核对账流程中存在的多源异构系统登录(涵盖10多个供应商平台) 及数百家门店单品数据核验导致的低效人工操作和高差错率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爬虫技术的智能化稽核对账系统架构。该系统能够自动爬取供应商对账单数据,并集成ERP供货单信息,构建了跨平台数据融合与智能比对引擎,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稽核。该文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核心设计框架、异构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以及多维度校验算法,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财务对账效率,为企业提供高精度、高并发的财务监管解决方案,助力供应链财务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与风险管控能力的升级。

关键词:爬虫技术;稽核对账;系统设计;自动化信息采集;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5)07-0090-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标识码(OSID)

0 引言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财务数据的激增,传统手工对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高效、精确财务管理的日益增长需求。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基于爬虫技术的自动化对账系统,通过数据自动采集、智能清洗和精准比对,快速识别财务异常并发出预警。系统集成报表分析功能,为企业提供财务洞察和决策支持,推动财务管理向智能化转型。

1 研究意义

基于爬虫技术的稽核对账系统能够自动收集和整理各类财务信息[1]。该系统替代人工收集数据,从而显著提高稽核对账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工操作所导致的错误率。同时,该系统缩短了对账周期,可实现实时对账和周期自动对账,帮助企业识别和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促进稽核对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已有许多关于爬虫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2],例如,使用爬虫技术从金融新闻网站和财经数据提供商抓取竞争对手的财报数据,包括收入、利润、资产等指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爬虫技术自动收集财务信息、如何进行数据分析以及如何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等方面。然而,针对稽核对账系统的具体设计与实现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3 爬虫技术概述

3.1 爬虫技术基本原理

爬虫技术是一种用于从网页自动收集和提取信息的工具[3]。其运作原理基于模仿人类上网行为,像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一样,精准定位目标网站,模拟用户的网页加载操作,向目标网站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这些请求涵盖请求类型、身份标识、请求参数等关键信息。服务器收到请求后返回数据,根据HTML数据格式进行解析;如果页面是前后端分离的,可通过API接口更方便地读取相应数据。最后,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从解析后的页面中提取所需数据,如发货单号、商品编号、数量等关键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存储到数据库备用。

3.2 爬虫技术分类

根据应用场景,爬虫技术大致分为三大类:通用爬虫技术、聚焦爬虫技术和增量爬虫技术。通用爬虫主要用于收集目标网站的所有信息或指定网页的信息,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采集[4],如大型搜索引擎;聚焦爬虫则针对特定主题或领域进行数据采集,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本研究课题主要采用此类爬虫;增量爬虫则只收集新增或变化的数据[5]。

4 稽核对账系统需求分析

4.1 功能需求

4.1.1 数据采集

利用爬虫技术,定时、批量、自动化收集企业内外的财务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订单信息、发货单信息、对账单信息、财务报表、交易记录等关键信息,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时效性。

4.1.2 数据清洗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系统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这一过程提升了数据质量,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1.3 数据比对

将清洗后的数据与企业的账务数据进行比对,通过预先设定的数据格式和比对公式,进行自动校准。如果出现对比结果不一致或某些数据达到设定阈值,系统会将异常数据单独展示,并形成报表,方便用户导出查看。

4.1.4 风险预警

根据数据比对结果,系统对识别出的潜在财务风险进行预警推送。特别是当稽核对账结果存在价差、量差、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丢件、坏件等问题时,系统会实时推送给负责人,以便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4.1.5 报告生成

根据客户需要,生成不同维度的稽核对账报告,展示对比结果不一致或某些设定数据达到阈值的报表。风险预警信息也同样可以形成报表进行下载打印。

4.2 性能需求

4.2.1 高效性

系统需要能够快速采集海量财务数据,高效清洗和准确比对稽核数据,提高稽核对账的效率。

4.2.2 准确性

系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不断优化算法,以确保采集数据和比对数据的准确性,避免系统出现误报和漏报的情况,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2.3 可扩展性

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适应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确保在业务增长或调整时,系统能够灵活调整并持续支持企业的运营需求。

4.2.4 安全性

系统严格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采取数据隔离和物理隔离的防护措施来防范任何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风险。数据权限、功能权限完全独立,管理员权限分级、分类下放,既确保企业管理的权限能够灵活设置,又能有效防止权限滥用。

5 稽核对账系统设计

5.1 系统架构设计

稽核对账系统采用4层架构设计,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数据采集层负责利用爬虫技术采集财务数据;数据处理层负责对爬虫技术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业务逻辑层负责实现数据比对、风险预警和报告生成等功能;用户界面层提供一个既友好又便捷的操作界面以及清晰直观的页面显示,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轻松上手、高效操作,同时保证界面设计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使用户能够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提升整体的用户体验满意度。

5.2 模块设计

5.2.1 数据采集模块

利用爬虫技术自动采集企业内外部的财务数据。同时,还需要考虑反爬虫机制的限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被目标网站屏蔽或限制,确保获取的数据完整且准确。网页的结构复杂多样,不同网站的内容展示方式各异,爬虫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处理动态加载内容、复杂HTML结构等情况。在系统中需要提前设置各个系统的登录用户名与密码,每10分钟拉取一次检查是否有最新需要对账的订单。当用户名与密码失效后,系统会自动提醒用户重新登录。可以根据财务系统的性能以及业务需求,对读取数据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

5.2.2 数据处理模块

对于从各种来源采集到的原始数据,系统包含一个专门的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模块。该模块的核心任务是彻底去除重复、明显错误以及无效的数据项,确保数据集的纯净性和准确性。此外,该模块还需执行数据的格式化处理步骤,即将数据转换为统一、标准的格式。这一步骤对于后续的数据比对、分析及挖掘工作至关重要,能够极大地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

5.2.3 数据比对模块

将清洗后的数据与企业的账务数据进行比对,根据对比结果进行对账处理,生成对账结果报表和对账差异报表,标识出异常数据并进行处理。该模块需要确保比对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时,还需要对比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方便用户查看和分析。

5.2.4 风险预警模块

根据财务数据的比对结果,依据既定的风险预警算法和判定规则,对组织内部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精准的预警和及时提示。为了确保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到关键的预警信息,该模块还需配备完善的预警信息推送和通知功能。

5.2.5 报告生成模块

生成稽核对账报告,将比对结果和风险预警信息整合到报告中。同时,系统还提供报告的导出和邮件发送功能,方便用户进行存档和分享。

6 稽核对账系统的实现

6.1 系统实现

根据系统设计和模块划分,通过微服务架构模式以及各业务板块分层的设计思想,前端服务框架采用MVVM框架模式,利用主流Vue.js响应式框架,借助H5、JavaScript、CSS等前端技术及iView等前端UI框架,打造响应式的平台网页应用。后台服务框架以微服务架构模式为基础,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利用主流SpringBoot框架,以Rest API接口风格进行接口的开发及相关数据的处理,支撑稽核对账系统的后端服务。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6.2 系统测试

对稽核对账系统依次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功能达到设计目标。同时,还对系统进行了压力测试和安全性测试,以确保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和遭受恶意攻击时依然能够稳定运行,保障数据安全。

6.3 系统优化

稽核对账系统上线后,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我们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和改进。比如,不断优化爬取频率设置,避免对服务器造成太大压力,通过加大延迟,防止过于频繁的访问导致目标服务器宕机或爬取服务器被封禁。同时,在处理海量数据时,采用分布式爬取模式,利用多节点并行爬取的方式,提高爬取效率。这些优化措施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7 案例分析

某大型乳业企业成功部署基于爬虫技术的智能化稽核对账系统后,其财务数据治理能力实现了全面升级。系统通过多线程爬取技术实现了跨平台异构数据源(覆盖10+供应商系统及数百个终端门店) 的高效整合,并结合ERP全链路数据构建了智能匹配引擎,完成了日均数万级SKU的自动化对账核验。运行数据显示:1) 效率与精度双提升:全量对账流程自动化率达92.6%,较原人工模式效率提升了300%以上;数据匹配准确度达99.4%,人工核对工作量缩减了70%,有效规避了漏核、错核风险。2) 动态风控与协同优化:基于规则引擎的异常检测模块实时触发预警(响应时延<15秒) ,通过企业级IM平台定向推送至业务、财务及供应链部门责任人;跨部门协同处理时效提升了65%,异常闭环周期由原48小时压缩至8小时内。3) 经济效益显著:年度直接节省财务人力成本约280万元;因账务纠纷导致的供应链滞缓事件同比下降了83%,资金周转率提升了19%。本案例验证了该系统在复杂供应链场景下的技术可行性与商业价值,为快消品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用的业财一体化解决方案。

8 结束语

本研究聚焦于基于网络爬虫技术的智能化稽核对账系统架构设计与工程实践。首先系统阐述了分布式爬虫技术的数据捕获机制及分类模型(通用型爬虫、聚焦式爬虫、增量式爬虫) ,并基于此研究框架深度解构了乳制品行业稽核对账业务场景中存在的多源异构数据整合、动态规则匹配及异常实时预警等核心需求。通过构建分层式技术架构(数据采集层、清洗转换层、智能核验层、决策输出层) ,实现了跨平台账单数据自动抓取、ERP-供应链数据智能映射以及规则引擎驱动的差异定位功能。

实证案例的横向效能比对表明:相较于传统人工模式,系统将单次对账周期压缩了83%,日均处理量提升了12倍,差异识别准确度达99.2%。研究进一步论证了该系统在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动态权限适配及合规风险管控方面的技术优势,为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自动化审计提供了可扩展的技术范式。

未来研究将聚焦于融合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差异归因分析,并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增强对账溯源可信度,推动稽核系统向认知智能阶段演进。本成果对快消品、零售等高频对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示范价值,其技术路径可向跨境贸易、医疗采购等复杂场景实现跨行业迁移。

参考文献:

[1] 焦赛美.网络爬虫技术的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28-30.

[2] 崔超艳,张嘉惠.会计对账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2):17-19.

[3] 苏旋.分布式网络爬虫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4] 么士宇.基于分布式计算的网络爬虫技术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

[5] 袁学敏.一种基于明细对账稽核方法及系统:CN105225192B[P].2018-10-19.

【通联编辑:代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