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研究
作者: 潘继强 魏佳 郑坤 冯永政摘要:该研究旨在探讨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并研究将两者进行整合的可行性。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传统评价机制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新型评价指标和方法,并探讨了该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的整合研究,该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整合方案。这一研究成果对改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5)07-0162-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标识码(OSID)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微型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面授式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度,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1]。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混合式教学模式被提出并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的面授教学与在线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然而,在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新型评价机制的应用还相对有限。因此,有必要对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进行研究,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绩。本研究旨在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1 课程目标
微型计算机原理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具有很强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及常用接口技术,建立微机系统整体概念,使学生具备微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课程以Intel 8086为核心,使学生能够层层深入,逐步掌握各种80x86的体系结构、组成原理、指令系统等内容;在接口技术部分,主要围绕个人计算机中常用的接口进行讲述,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中断控制器、定时器/计数器等常用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课程目标如表1所示:
2 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1 灵活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中展现出极高的灵活性,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须按固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课堂授课。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则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时间安排选择在线学习,摆脱了时间和地点的束缚。他们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观看视频课程、阅读相关材料,并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2]。这种灵活性使学习更加贴合个人需求和兴趣,增强了学习动力和效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日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无需担心与其他事务冲突,可以选择最佳的学习环境和时间段,从而提高学习的专注度和效率。通过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节奏,学生能更好地与内容相匹配,同时也培养了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2.2 互动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中增加了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通过在线讨论板和小组项目,学生可以与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充分交流与互动。他们可以在讨论板上提出问题、分享想法,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和解答。这种互动学习方式促进了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分享,激发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3]。同时,互动和合作学习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需求的机会,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指导。
2.3 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和知识吸收率。相较于传统的口头授课和书面材料传授知识的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视频教学、图像示例和模拟实验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来呈现知识与原理。通过视频教学,学生可以在动画和图像展示的过程中更直观地理解关键概念,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图像示例和模拟实验则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理解计算机原理的工作原理,提供了更为真实和直观的学习体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原理变得生动直观。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学生不仅获得了更丰富、生动的学习体验,还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了课程内容,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如图1所示。
3 评价机制研究
新型评价机制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贴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提供更全面、准确和有效的评价手段。因此,本文考虑从线上学习、期末考试、课堂测试、课堂表现、学习笔记、作业撰写方面,给出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的评价方式。如图3所示。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的评价机制需从实践操作与项目表现、综合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在线平台的测试和评价工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3.1 实践操作与项目表现
传统考试评价往往难以全面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和项目表现中的能力。因此,新型评价机制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项目表现。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可以结合实践项目和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通过引入编程实践、机器器件搭建和调试等实际操作,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参与小组项目也是评估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小组项目中,学生需要展现团队协作、沟通和领导能力,这有助于评估他们在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表现。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表现的评价,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4]。因此,实践操作与项目表现的评价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至关重要。
3.2 综合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新型评价机制应当注重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潜力和能力。传统考试形式难以全面评估这些方面,因此,通过小组合作项目、演讲或学术报告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小组合作项目中,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角色分工和贡献情况,以反映其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评价,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成功。因此,新型评价机制应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提升。
4 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的整合研究
4.1 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至关重要。教师可以结合传统面授课程和现代在线教学资源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面授课程、在线视频教学、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面授课程提供直接的互动和指导,在线视频教学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并根据自己的节奏消化知识,实践操作则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在线讨论、小组合作项目等活动,增加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学习机会。此外,注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5]。教师可以利用图像、视频、模拟实验等多媒体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和复杂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2 评价策略
在教学评价策略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学生的实践操作、项目表现、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针对该课程,重点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项目表现至关重要。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作业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利用在线平台的测试和评价工具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也至关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在线平台的表现,及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引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定期的在线测试和问卷调查,教师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评价策略的设计应全面考虑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并结合实际操作、小组合作项目、在线平台评价等多种手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长。
4.3 教师支持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新型评价机制中,教师的支持和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首先,通过在线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包括课程资料、视频教学、练习题等,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线平台还可以提供答疑功能,让学生及时解决疑惑和问题。其次,教师应当进行定期的评价和反馈,通过在线平台的测试和评价工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并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讨论、邮件沟通等方式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和解决学习困难。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线上或线下的辅导活动,提供额外的教学支持。通过这些方式,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5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在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整合方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并结合新型评价机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对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数据数量有限、仅采用小范围的实证研究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实证研究,并继续探索更多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整合方案,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 崔永利,李兰英,李妍,等.基于OBE理念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混合式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17):77-79,85.
[2] 潘继强,郑坤,陈勇,等.新工科背景下微机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2):149-151.
[3] 孟锦涛,汪婵,刘晓伟,等.基于线上线下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23,20(11):141-145.
[4] 傅明娣.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油脂, 2023, 48 (1):156.
[5] 余越凡,周晓云,杨现民.职业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中职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实训课程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49-54,77.
【通联编辑: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