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能大赛引领的高等职业教育实施路径探究

作者: 陈秀花 刘源

基于技能大赛引领的高等职业教育实施路径探究0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技能大赛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引领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技能大赛凭借其前沿性和实践性,推动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确保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同时,技能大赛着重考查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技能大赛还是连接企业与学校的桥梁,有力地推动了产教融合,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技能大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技能大赛的锻炼,学生能够获得更多企业的关注,拓宽就业渠道,为职业生涯开启辉煌的开端。

[关    键   词]  技能大赛;高等职业教育;实施路径;中药学;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9-0177-04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育这类人才的关键阵地,其教学质量与效果备受瞩目。技能大赛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和教学手段,正逐步成为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深入探究了技能大赛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以及基于技能大赛引领的高等职业教育实施路径。通过对技能大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能力、产教融合、创新精神以及就业渠道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展开深入剖析,揭示了技能大赛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层面的独特价值。

一、技能大赛的内涵

所谓技能大赛,通常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组织或企业等主办,以特定职业或专业领域的技能要求为标准,通过竞赛形式对参赛者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赛事不仅涵盖传统工艺技能,还涉及现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中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体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对接[1]。技能大赛的设计往往围绕实际工作场景,模拟真实工作任务,要求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项目或解决具体问题,以此全面考察其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技能熟练度以及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此类竞赛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的深度融合,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和就业适应性。同时,技能大赛也是职业教育成果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目标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途径,有着独特的特点与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着重强调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致力于培育既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课程设置紧密贴合行业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持续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育与社会需求保持同步[2]。在培养目标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涵盖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它不仅聚焦于学生当前就业所需技能的培养,更着眼于其未来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力求让学生具备适应职业变化、不断学习与进步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设立实训基地、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创新中实现自我提升。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技能竞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和竞争意识,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增强就业竞争力,还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与创新。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凭借其独特的特点和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技能大赛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一)促进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强调,职业教育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内容。技能大赛以其前沿性和实践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风向标,不仅展示了最新的行业技术和技能要求,还促使学校将这些前沿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3]。通过参与和准备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得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其引领效应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项目式学习、模拟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使得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场景,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载体,强调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技能大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其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与创新能力[4]。学生在备赛过程中反复锤炼技能、不断挑战自我,从而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技能大赛的标准往往与行业标准紧密相连,这使得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技能能够直接对接职场需求。

(三)推动产教融合

为响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技能大赛作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与企业合作举办或参与技能大赛,不仅加强了与产业界的直接联系,还实现了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和良性互动[5]。在合作过程中,学校能够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前沿,将企业实际需求融入教学内容,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企业通过参与技能大赛,能够直接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这种模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技能大赛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创新项目是技能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敏锐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这些创新项目,学生被鼓励跳出传统框架,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技能大赛中的创新项目往往与实际问题紧密相连,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五)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技能大赛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对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发挥着显著的引领作用。通过参与技能大赛,高职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还能在竞技舞台上充分展示个人的才华与实力。这一过程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技能大赛成了学生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被企业认可和赏识的机会。获奖学生往往能够获得企业的青睐,从而增加其就业机会。

四、基于技能大赛引领的高等职业教育实施路径——以民办四川天一学院中药学专业为例

(一)引领中药学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持续更新

技能大赛凭借其前沿性和实践性,在学院中药学专业领域发挥着关键的引领作用。为与“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大赛”省赛等高水平赛事保持同步,学院持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力求使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契合,以培养出更能适应行业发展的中药学专业人才。近年来,学院深入剖析技能大赛的考核标准以及行业需求,依据技能大赛的最新要求,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展开了全面更新。这一更新过程不仅融入了最新的行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还着重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6]。例如,在更新后的课程体系中,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中药基础理论,课时量适度增加,以此确保学生扎实掌握中药理论基础。同时,中药学课程也更新了内容,增添了对最新中药研究成果的介绍,在课时安排上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方剂学课程则强化了对方剂配伍规律和应用技巧的教学,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学院的中药炮制技术、中药鉴定技术等实践性课程,以技能大赛的考核标准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表1所示)。

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参与教学改革后的中药学专业学生,在“中银杯”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比赛中成绩斐然,这充分证明了教学改革成果的有效性。

(二)强化中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

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在于强调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特性对学院中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学院教育体系中,技能大赛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更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增强其职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优势,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赛事,如“中银杯”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等。这些赛事涵盖中药学专业的核心技能,融入了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技术要求,确保学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备赛期间,学院注重系统培训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技能指导,助其掌握比赛所需技能。同时,利用模拟实训设施,创造与真实职场相似的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能。近三年来,学院中药学专业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的热情持续高涨,参赛人数从最初的2人增加到如今的30多人。这一数据既反映了学生对技能大赛的积极态度,也彰显了学院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显著成效。比赛中,学生展现出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问题解决能力,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为自己和学院赢得了荣誉。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学生在技能大赛中的竞争力,还证明了学院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实力[7]。

(三)促进中药学专业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与合作

技能大赛宛如一座桥梁,架起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学院中药学专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一融合模式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注入全新活力,同时也为中药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的人才支撑与技术创新源泉。在产教融合进程中,学院中药学专业与多家中药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双方共同举办或参与各类技能大赛,如德阳市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借助这些平台,学院与企业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近五年来,学院与中药企业合作举办的技能大赛多达10场,参与企业数量更是攀升至50家,这充分彰显了学院与企业在产教融合方面的积极态度与丰硕成果。对于学院中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为他们创造了更多实习与就业机会。已有320名学生在与企业的合作中获得实习岗位,这一数据既体现了企业对学院教育质量的认可,也反映出学院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更值得欣喜的是,其中80%的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被企业正式录用,这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为企业输送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外,产教融合还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企业的技术研发团队能够充分借助学院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共同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还为学院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技能大赛的推动下,学院与企业的合作愈发紧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正逐步形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