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爱情指南
作者:宋诗婷近几年,全球持续增长的情趣用品销量一方面见证着人们性需求和性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这些走高的数据也在暗示,艾里克·克里南伯格笔下的那个“单身社会”正在成为现实。
个人主义的极端化已经开始入侵亲密关系领域。
截至 2010年,超过 50%的美国成年人处于单身。2016年10月,日本官方公布了“2015年国势调查确定数值”的统计结果,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的终生未婚率分别为23.4%和14.1%。而2010年,这一数据的男性人口比例为20.1%,女性为10.6%。
如今,年轻人不再像从前一样渴望爱情、婚姻或任何形式的亲密关系,他们的欲望和爱被分解、拆散,看起来仿佛消失不见。交友软件和虚拟世界取代了现实生活中的友谊和爱情,体验感越来越好的情趣用品和速食式的自慰也让真实的性爱失去了它原有的强大吸引力。
更不用说,在不久的未来,VR、人工智能,各种形式的增强现实装备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情感模式和性体验。
去年11月,日本35岁公务员近藤明彦耗资1.75万美元,与著名的16岁虚拟偶像“初音未来”喜结连理。事实上,早在2007年,英国人工智能专家戴维·利维就在其著作《和机器人恋爱,和机器人做爱》中预测,到2050年人类将会与机器人拥有亲密关系。2017年,一份样本为1.2万人的调查显示,在18至34岁的人群中,27%的人认为未来与机器人建立感情关系甚至恋情是正常的。
这听起来有点科幻,但爱情向来就是宣扬着多巴胺、催产素的科学,再加上那么点想象力和自我催眠,本质上和科幻也相差不远。
那就谈谈科幻与爱情吧。
有些科幻构建的爱情就在近未来,离我们并不遥远。电影《她》和《银翼杀手》中,人类爱上人工智能的桥段眼看就要成为现实。《黑暗的左手》中性别正在消失,这也像是在声援着当下越来越被接受的泛性别恋和LGBT群体。在《我们》的世界里,人类放弃了自由和爱,想象力、爱恨意识被认为是一种“灵魂上的疾病”。
人与机器、人与其他物种、人与无形的意识……在遥远的近乎空想的未来,人类将拥有更丰富的情感选择,更花样繁多的性爱体验,但对于爱和性,我们还在乎吗?
这一次,我们也邀请了四位科幻作家,让他们创作四则未来爱情故事。如果在硬科幻的世界里,爱情难以成为主角,那就让科幻在爱情的世界里发挥点作用。
当硬科幻倾力展现世界的真实面目时,爱情自然后退。但未来不会后退,它只会让人更养尊处优,只会有更多时间留给我们选择爱或不爱。
最终,让我们做出情感选择的不是别的,恐怕依然只是人性的光芒和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