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美防长要用AI与中国比“军事快闪”?

作者:宋晓军

再说美防长要用AI与中国比“军事快闪”?07月22日晚上10点多我到了上海,准备参加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于第二天举办的“武装力量与百年大党”研讨会。第二天一早,我从学院招待所房间的窗户向外看时,发现正对着的教学楼上挂着的一条横幅上写着:树牢联合作战鲜明导向,培养联合作战政工人才。随后在吃早饭时,一位大校军官上来与我打招呼说:“我每次都会认真读我女儿订的《三联生活周刊》上您的专栏文章。”听到他这样说,又想到我刚看到的横幅内容,我就确定了这期专栏文章的题目。

先说我确定专栏文章题目的原因。我在7月22日上市的2021年第30期《三联生活周刊》上写了一篇题为《美防长要用AI与中国比“军事快闪”?》的专栏文章。文章的大意是,今年5月13日美防长奥斯汀签署了一项战略,该战略的内容是借助人工智能(AI)决策为美军打造一个新的联合作战概念——“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之后奥斯汀又在7月13日的一次科技峰会上表示,AI技术对JADC2的成形将发挥关键作用,而JADC2又是在军事领域与中国竞争的重要解决方案。简单说,JADC2试图使“远道而来”抵近中国周边的美军可以对解放军形成“以快制多、以快制近”的作战优势。当我想到刚与我打招呼的那位军官正在从事的教学工作是“培养联合作战政工人才”以及他可能很快会看到我写的文章内容后,我就确定了这期专栏文章的题目。

再说我在7月23日研讨会上发言的大致内容。依据研讨会的题目,我首先说了毛泽东主席在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上所确立的“党指挥枪”建军原则对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性,接着我又谈了2014年10月中央军委再次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推动“十三五”期间人民军队“军改”的指导意义。在谈了这两点后我说,如果说前者是当年确保人民军队“以弱胜强”的“法宝”,那后者就是在新时期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法宝”。随后我又列举了美军正在推动JADC2的例子。我引用了美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首席国防预算专家哈里森(Todd Harrison)在今年2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哈里森在这篇题为《重新思考新政府中的军事角色和任务》的文章中说(大意):实现JADC2的障碍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各军种是否可以放弃自己的“领地”,进行无缝对接的默契合作,如果只是让各军种使用自己的JADC2方法或“临时组队”,将是为失败开出的“处方”。在引用了这段话后我说,客观上人民军队在培养联合作战人才上,确实比美军晚了较长的时间,但在实现军种间无缝对接的默契合作这一点上,人民军队是有赶超“法宝”的,即“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从克服“军种本位主义”这个几乎所有国家军队都会滋生的“顽疾”上看,人民军队的这个“法宝”应该具有独特的“疗效”。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离京前的一个感想。7月22日下午在去北京南站的路上,我特意让出租车司机从西向东穿行了一下南横街,为的就是回望一下1919年12月26岁的毛泽东来京召开“驱张大会”时所在的烂缦胡同里的湖南会馆。当时我就想,10年后年仅36岁的毛泽东之所以能为人民军队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最初一定与他26岁时对像湖南省督军张敬尧那样的旧军阀深恶痛绝有关。而就在不到一个月前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是这样描述毛泽东确立的这个建军原则的——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中国军情
人民军队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