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选| 吾国吾民:灾难面前的应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往期精选| 吾国吾民:灾难面前的应对0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从武汉到重庆,从鄱阳湖到安徽的小县城,这场席卷整个南方的洪水给无数人的生活带来难解之疾。从“战胜洪水”到“洪水风险管控”,世代与长江共生的人们,将如何怀以敬畏之心施以自救;而在深受内涝困扰的小城中,人们又将如何破解这一恶性循环?

往期精选| 吾国吾民:灾难面前的应对1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惟愿冬天早点过去”是这个冬天武汉全体急诊一线医护人员的心愿。相比近17年前的非典,此次武汉爆发的新型肺炎显然更狡猾、更来势汹汹。唯有行动,使我们相信。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的日夜守护,百步亭见证着疫情之下个人与社区的彷徨,灾难面前,人的意志永远也不该停歇。

往期精选| 吾国吾民:灾难面前的应对2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我们再次派出记者分赴都江堰、汶川、北川、绵竹等地,既去探访我们当年在地震采访中认识的朋友,也再次走进当地百姓的生活。这里记载着县城的今生与前世,也有与震后伤病相处的日常。有人挺过十年涅槃依然生生不息,也有人说,“新生活”是个伪命题。

往期精选| 吾国吾民:灾难面前的应对3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4月20日上午,地震之殇又一次席卷了四川。在雅安,如果对山下城镇的大部分人来说,由于汶川地震积累的经验,救援部队的快速到达,地震带来的伤害和恐惧已经是记忆的话,在山上因地震形成“孤岛”的村庄里,危险和恐惧还是正在发生着的生活。

往期精选| 吾国吾民:灾难面前的应对4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SARS病毒席卷全国的十年后,我们找到当年被感染的医生和护士,后遗症给他们的十年生活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疫情过后的香港展开调查与问责,而整个广东省则经历了十年伤痛与重生。那些“看不见的损害”,那些生死之间的故事,那些病毒的未解之谜……在这十年间从未走远。

往期精选| 吾国吾民:灾难面前的应对5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21日晚一场大雨,冲刷着人们长达16个小时的回家之路,也冲刷着亟待拯救的三万份电影录像带。北京正被一场灾难改变,这座古老的城市既是暴雨下的脆弱结点,也是离水患并不遥远的“水城”。望京爱心车队的灯光撕开雨幕,照进这个夜晚每一个北京人的心中。

往期精选| 吾国吾民:灾难面前的应对6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从大灾中生成国民力量到一种崭新国民意识的觉醒,这是伤痛中最值得欣慰之处。 在特殊时刻形成的激情涌现的国家/国民关系结构,终将回归日常。我们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并使用这一时刻的国家/国民关系结构——“全面而统一的民族国家认同感”,或许是未来面临的新的挑战。

往期精选| 吾国吾民:灾难面前的应对7点击进入阅读本期>>

从温州平阳出发去南京,然后取道杭州,坐动车D3115回家乡,金显眼的此次出行,表面原因是为了去南京考驾照,实质上是为了给9岁的大儿子金扬钟一个快乐的暑假。可是7月23日,一切终结:坐在16车厢15、16座的父子俩,被邪恶之灾夺走生命。

地震
灾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