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博物馆收藏的本质是什么?
作者:曾焱新年第一期,依然是博物馆系列,一本《故宫的清单》。
一座博物馆收藏的本质是什么?如果用意大利学者翁贝托·艾柯的思路来回答,它的本质,是一张无限的、浩瀚的、令人心生原始崇敬的清单。艾柯关于清单的洞见,正是我们策划这期封面的灵感来源。
在阅读艾柯著作《无限的清单》一书时,他说,清单有“无所不包”的特性,这正如故宫前院长郑欣淼先生说的,清代文化艺术发展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集大成”,也就是对传统的全面整理和总结。
书中提到,清单的另一个特性是“不及备载”。这种“不及备载”既是类别上的,视觉上的,同时也是研究和思考上的。如何看待故宫中的收藏?随着时间的递进,我们可能有迥异于收藏者的视角变化。
因此,这本杂志的后半部分,我们邀请了11位故宫之外的学者、作家和艺术家撰文。对于同一件书画,同一个文物,这些拥有文博知识体系之外的历史学家,艺术史家,艺术家,诗人,也许就提供了从前所“不及备载”的解读。他们分别是卜正民、王澍、白谦慎、西川、巫鸿、辛德勇、扬之水、沈卫荣、陈丹青、徐冰和戴锦华。(以姓氏笔画为序)
汉学家卜正民,研究以明代社会文化史、全球史为主,他的著作《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对学界和读者影响深远。引起他好奇的是《明人射猎图》。按照明朝的帝王肖像画传统,皇帝们通常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上,一脸阴郁地盯着你。唯有宣宗驰骋马背的肖像,与那些画像截然不同。他想通过这样的画像信息来暗示什么?这便是他在文章中接下来解答的问题。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艺术史学者巫鸿选择讲述的宋摹本《洛神赋图》。在他看来,这幅画有一个不可被忽视的特殊性,那就是,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不以女德宣教为内容的女性题材绘画。他认为,《洛神赋图》应当被看作是女性题材绘画,而不是狭义上的仕女画,这样才能注意到里面包括洛神、曹植、神仙和侍从等更为丰富的情景和人物关系。
11位专家的精彩叙述,在这里无法一一讲述。欢迎读者收藏一本杂志来细读。
在封面报道之外,还有两篇文章格外值得关注:
一篇是社会记者李晓洁的调查:“蛋壳”爆雷:一场漫长的溃败。既有对蛋壳暴雷事件的完整追述和调查,也有我们想要了解的事件背后:长租公寓行业巨头走向溃败,看似突然的崩塌,背后是长久的资金链危机。(《“蛋壳”爆雷:一场漫长的溃败》)
另一篇是网络热点事件,一个无辜的年轻女子在小区门口取快递时,被便利店店主偷拍后发上网络,并被造谣为女业主寂寞出轨。虽然事件已经付诸法律,看似讨回了公道,但这名当事人的生活和工作却再也无法回到正轨。除了事件本身,记者吴淑斌以深度调查采访指出的是,在如今碎片化传播和群体无意识传播的可怕社会环境下,任何人都能扣动伤人的扳机,这才是值得反思的。(《当舆论扳机被扣动:“玩笑”打乱的两段人生》)
完整目录
| 封面故事 |
天子的清单:如何看懂故宫的宫廷收藏?(丘濂)
故宫藏品清点,那些曾经被忽略的文物(丘濂)
故宫藏六件珍贵书画
故宫藏六件珍贵瓷器
故宫藏六件珍贵玉器
《明人射猎图》:马背上的皇帝(卜正民)
故宫建筑群,一个典型的“中国盒子”(王澍)
八大山人:骨子里的旧王孙气质(白谦慎)
石鼓,石鼓文,石鼓歌(西川)
宫制货郎图:宫廷里的时令画(扬之水)
《洛神赋图》:“女性空间”中的人物与情感(巫鸿)
《唐故赵氏夫人墓志铭》:隐存于清宫角落里的大唐秘史(辛德勇)
《喜佛图》:如何发现和解读故宫中的宝藏和秘密?(沈卫荣)
《黄山图册》:弘仁暴露了观看的位置(陈丹青)
故宫藏画与《背后的故事》(徐冰)
《展子虔游春图》:重访的入口(戴锦华)
故宫藏六件珍贵青铜器
六件宫廷生活珍品
| 社会 |
调查:“蛋壳”爆雷:一场漫长的溃败(李晓洁)
调查:当舆论扳机被扣动:“玩笑”打乱的两段人生(吴淑斌)
| 经济 |
市场分析:互联网为什么迎来了反垄断风暴?(谢九)
| 文化 |
专访: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蒲实)
时尚:2021是“灰黄”的(杨聃)
| 专栏 |
邢海洋:北煤南运与拉闸限电
袁越:英国新冠病毒的启示
张斌:644之后,问君何往
宋晓军:新《国防法》中的“内外兼修”
编辑/灰灰 剪辑/天健 设计/侯子晗